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客运高速化的快速发展,铁路客运站(尤其是大型客运站)的旅客发送量得到了迅猛增长。铁路客运站候车室的合理布局与运用优化,是提高车站整体客运服务水平和作业效率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我国铁路客运站旅客候车行为特性、旅客到达规律和候车模式等,建立大规模多目标组合优化模型,并运用AnyLogic仿真系统对候车室运用方案进行优化计算和仿真评价分析。
简介:摘要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寻求符合用户需求的车辆不同性能间的“最佳平衡”,即特定循环工况下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平顺性和操纵性能的综合分析。动力传动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是车辆设计、匹配及性能研究的基础,但传动系统建模复杂,得出的结果仅仅是理论值,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别。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采用建模仿真进行动力系统匹配已成为研发汽车动力系统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其实际工作状况进行仿真分析,能够很好地预测各种条件下的系统性能,不但可以事先灵活地调整设计方案,合理优化参数,而且可以降低研究费用,缩短开发周期。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训练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模型,构建一种包括跨中线上颌骨缺损的虚拟重建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影像科就诊的汉族成年口腔疾病患者CT资料,选择100例健康上颌骨及15例上颌骨缺损(5例单纯单侧缺损、5例单侧缺损并累及颧骨、5例跨中线缺损)CT数据。应用Mimics软件在健康上颌骨数据及其附近区域创建球型模体并模拟上颌骨缺损,分别为单纯单侧缺损、单侧缺损并累及颧骨、跨中线缺损,以原始图像为虚拟重建的正确参照;人工缺损与正确参照配对后分为训练集(70例)、验证集(20例)以及测试集(10例),前两者用于训练GAN模型,测试集用于评估GAN性能。15例上颌骨缺损CT数据导入训练完成后的GAN模型中进行虚拟重建,对单侧缺损分别采取镜像和基于GAN的方式进行虚拟重建,而对跨中线缺损仅采取基于GAN的方式进行虚拟重建,重建结果分为镜像重建组(10例)、单侧缺损GAN重建组(10例)和跨中线缺损GAN重建组(5例)。对测试集、镜像重建组、单侧缺损GAN重建组进行定量评价,定量指标为Dice相似性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和95%豪斯道夫距离(95% Hausdorff distance,HD95),对各组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检验。对测试集、镜像重建组、单侧缺损GAN重建组和跨中线缺损GAN重建组进行定性评分,对各组总分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和事后检验(Bonferroni校正法)。结果测试集、镜像重建组、单侧缺损GAN重建组DCS(分别为0.891±0.049、0.721±0.047、0.778±0.057)和HD95[分别为(3.58±1.51)、(5.19±1.38)、(4.51±1.10)mm]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08,P<0.001;F=3.62,P=0.041);其中,测试集DSC显著大于镜像重建组(P<0.05),测试集HD95显著小于镜像重建组(P<0.05)。测试集、镜像重建组、单侧缺损GAN重建组、跨中线缺损GAN重建组定性总分[分别为8(1)、6(2)、6(2)和4(2)分]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13,P<0.001);两两比较显示,测试集总分显著高于镜像重建组(P<0.05)。结论本项研究提出的基于GAN的虚拟重建方法,其单侧缺损虚拟重建效果优于镜像技术,亦可实现跨中线上颌骨缺损的虚拟重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潜伏期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联合硬膜外阻滞对初产妇围生期镇痛效果、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5例):潜伏期VR联合活跃期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一活跃期硬膜外阻滞组(B组)。A组潜伏期(规律宫缩至宫口开至1 cm)行VR干预30 min,B组潜伏期不进行VR干预,两组产妇均于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阻滞。记录两组产妇宫口开至1 cm时(T0)、宫口开至1 cm后30 min(T1)、宫口开至1 cm后1 h(T2)及硬膜外给药前(T3)、给药后10 min(T4)、给药后30 min(T5)、给药后1 h(T6)、给药后2 h(T7)、宫口开全(T8)时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疼痛评分,T0、T1、T5、产后2 h(T9)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评分[包括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 S-AI)评分和特质焦虑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 T-AI)评分],T0、T1、T5、产后3 d(T10)时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评分;ELISA法检测T0、T1、T9时两组产妇唾液皮质醇(cortisol, COR)、IL-6水平及脐动脉血COR、IL-6水平;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镇痛药物用量、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次数及产后满意度等。结果与B组比较:A组T1、T2时NRS疼痛评分,T1、T5时S-AI评分,T1时T-AI评分,T1、T10时EPDS评分,T1时唾液COR及IL-6水平降低(P<0.05),产后满意率升高(P<0.05)。与T0比较:A组T1~T8时NRS疼痛评分,T1、T5、T9时S-AI评分及T-AI评分,T10时EPDS评分,T1、T9时唾液COR、IL-6水平降低(P<0.05);B组T3~T8时NRS疼痛评分,T5、T9时S-AI评分及T-AI评分,T9时唾液COR、IL-6水平降低(P<0.05)。两组产妇脐动脉血COR及IL-6水平、产程时间、镇痛药物用量、PCA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潜伏期应用VR技术联合硬膜外阻滞行分娩镇痛可有效缓解初产妇围生期疼痛、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应激,提高产妇产后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为优化舰艇编队救护所执行海上多样化军事任务下的卫勤保障工作流程提供快速、高效的工具,为医疗队员开展常态化模拟训练、提升伤病员救治效率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方法运用仿真建模、计算机兵棋、软件工程等技术,构建编队救护所仿真训练平台,全要素、全流程动态推演、量化分析卫勤保障过程,在实施模拟训练的同时,优化舰艇编队救护所的卫勤保障方案和工作流程。结果使用该仿真平台进行仿真推演和模拟训练,能够切实增强编队救护所人员、装备配置的合理性和工作流程的科学性。结论编队救护所工作是海上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的重点和难点,舰艇编队救护所仿真训练平台通过动态推演、量化分析海上卫勤保障工作流程实现了卫勤保障研究和训练技术手段的创新。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深圳市某三级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数据,建立门诊运营仿真模型,发掘和改善医院管理问题。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提取儿科门诊数据设定模型参数,利用AnyLogic进行仿真建模,对比医院运营数据与仿真数据,通过模型理想运营的状态与医院实际状态数据,识别易被忽视、难以调查的问题,并通过现场追踪调查确认问题,改善流程执行,降低等候与拥挤。结果仿真数据与医院运营数据差距体现在初次看诊、检验项目、报告解读3个环节的等候环节。对这3个环节的流程改造,是提升整体服务能力的关键。结论仿真模拟与现场追踪是流程问题发掘的有效方式。运用仿真模型实现"大数据→仿真模拟→现场追踪→管理分析改善"的方法路径,适用于医院流程问题发掘的应用与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种植治疗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2018年1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就诊的1例下颌右侧第一磨牙缺失成年患者(女性,36岁)颌骨锥形束CT数据和厂家提供的数据,建立下颌骨和种植外科手术工具三维虚拟模型,导入虚拟现实软件(Unity 3D 5.5.1),结合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自主研发1套口腔种植虚拟现实培训系统。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轮转的10名进修医师和20名研究生作为受训对象(均无种植临床经验),根据医师年资,将同年资医师分层随机分为虚拟培训组和常规培训对照组,每组15人,两组进行相应培训后进行主观评分(包括解剖结构、手术视野、窝洞预备、种植体就位和流程掌握),并使用口腔种植虚拟现实培训系统进行测试,分析培训前后种植体近远中向、颊舌向、深度及角度偏差并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虚拟培训组5个维度的主观评分均显著大于常规培训对照组(P<0.05)。虚拟培训组种植体根部近远中向、颊舌向、深度及角度偏差[分别为(0.73±0.33)、(0.78±0.41)、(0.61±0.32) mm和6.66°±3.87°]均显著小于常规培训对照组[分别为(0.85±0.32)、(1.12±0.38)、(0.89±0.24) mm及9.68°±3.74°](P<0.05)。结论本项研究自主研发的口腔种植虚拟现实培训系统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预期性,可有效进行口腔种植治疗培训,强化医师口腔种植操作技能,有利于临床实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场员工处于沉浸式虚拟自然环境后情绪优化的效果。方法于2020年7月,选取15名受试者分别在虚拟自然环境和日常环境下完成两组跑步机步行训练试验,采集被试步行前后的皮肤电(EDA)、脉搏频率(Pf)、呼吸频率(Rf)及《自我情绪评定量表》(SAM)数据;计算SAM 3个维度的均值以及试验前后的情绪差值,受试者生理指标和主观情绪变化的差异性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与日常环境比较,受试者处于虚拟自然环境后的ΔEDA、ΔPf和ΔRf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使用虚拟自然环境前后愉悦度和唤醒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日常环境比较,受试者使用虚拟自然环境后的Δ愉悦度升高,Δ唤醒度和Δ优势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自然环境下步行有助于受试者改善情绪、放松心情、提高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