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通过比较埃柯的《傅科摆》和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这两部小说,指出小说能否超出通俗文学的界线在于作者:他自身的丰富程度,以及对生活的真诚感受。后现代文化思潮下,人们常常认为通俗小说长期以来遭到文学批评标准的歧视,被“边缘化”,因此要重新确立其地位,但真正的弱者其实是非通俗小说。较为复杂的思想,和对晦涩的写作技巧的追求,使后者在读者中的接受一直成问题,而文学批评的职责就在于将这些不易为人们认知的优点介绍展示给人们。
简介:在日本左翼文学研究领域,二战时期左翼作家的大面积转向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难题。大多数左翼作家在政府的高压政策和军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下,脱离左翼文学阵营,又大面积发生了左翼作家参加侵略战争、创作战争文学的事实,这在世界左翼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现象。其中火野苇平、上田广、石川达三的战争文学作品,甚至被批判为“侵华文学”、“文学战犯”等等,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左翼作家因素、从文学本体和文本自身的超时空存在来把握的话,虽然这些作品在创作意图、时代环境因素以及战争等当时的社会效果方面属于侵华文学范畴,但其中左翼文学青年早期形成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意识和平民意识、作品整体印象上模糊的反战意识,或者可以给清醒的读者留下反思契机。本文主要以左翼作家的战争文学作品为中心,对其创作机制、艺术方法选择及形成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