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对郾城郝家台等5个遗址中的龙山墓葬出土人骨进行了稳定碳氮同住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龙山时期的河南地区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饮食传统,一种以水稻为主食,食肉较多,可能是受南方文化影响;另一种以小米为主食,食肉较少,明显是河南仰韶时期饮食传统的延续,这两种传统在郝家台和煤山遗址中同时存在。尤其是煤山遗址的情况显示食用水稻的人群地位明显较高,贾庄的情况也支持这一判断。不同饮食传统的地理分布特征可能反映了南、北方文化势力在河南地区的影响范围。这些现象从饮食的角度揭示了龙山时期河南地区的文化交流情况;同时也表明,稳定碳氮同住素分析方法能够突破以器物为对象的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为考古研究提供新信息。
简介:在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战略举措。当今,我国现代化进程进入了矛盾多发期,社会多种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地阻滞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这些矛盾和社会现象不解决,就很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化解社会矛盾,解决不平衡现象的有效途径。和谐社会由社会诸多要素构成,因此,可以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社会各组成部门、单位都有责任和义务在这场构建和推动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做出贡献。博物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这是摆在博物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试从二个方面加以探讨。
简介:笔者曾经撰写过一篇有关中国史前社会中心与周边形成的文章,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生存形态的变化,农耕社会产生新的分化,形成农耕型社会和农牧交错型社会。随着地域差别的出现,在华北农耕社会诸地域的统合过程中,从农耕社会分离出来的农牧交错型社会在周边地区出现,代表自我统合象征的中心意识产生自来。到了青铜时代的商代,以殷王朝为中心的华北农耕型社会,与代表长城地带北方系统青铜文化的畜牧农耕型社会对立抗争,由此产生新的文化接触。中国古代殷周社会与北边存在的北方系统青铜文化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从殷周社会看北方系统青铜文化社会,那里完全是未开化的夷狄之域。但是,这两个文化系统对东亚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北方系统青铜文化是朝鲜半岛无纹陶器文化和日本弥生文化的源头,另外与中国西南部的石寨山文化、越南北部的东山文化也有一定的谱系关系。两个文化系统还是诠释东亚史前社会文化系统的标尺。这两种文化系统的交错地带是在长城沿线,其中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对于探索交错地带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交错地带的物质文化和地域性的形成与扩大进行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就有关社会集团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本文主要依据内蒙古中南部特别是近年发表的有关岱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与龙山时代并行的考古资料,尤其是陶鬲的材料进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