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在脊柱转移癌的治疗中,探究经皮椎体形成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脊椎转移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别不大,即两组患者的手术疼痛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治疗中,经皮椎体形成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其的治疗效果都比较不错,相对而言,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更佳,更利于患者的机体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诊断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鉴别价值。方法:本研究对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间50例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因分为两组,参考组(转移瘤性)25例,41节椎节,研究组(骨质疏松性)25例,30节椎节,其中研究组中包括10例Kummell病,11节椎节。观察两组MR1影像学特征以及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结果:研究组的特征更多表现为扁平形和倒楔形,而参考组呈现出楔形和凹陷形的特点,(P<0.05)。在椎体的影像特征上,研究组在T1加权像(T1WI)表现为低信号,T2加权像(T2WI)呈现高信号,而在扩散加权像(DWI)上同样为高信号。相比之下,参考组的椎体在DWI上显示低信号,且在T1WI上也显示出低信号。(P<0.05)。此外,研究组的椎体后缘多呈现膨隆状态,参考组则以成角形态为主,(P<0.05)。研究组ADC值为(1.31±0.51)mm2/s,显著低于参考组的(2.23+0.51)mm2/s,Kummell病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伴骨不连,又称缺血坏死,随着人口老龄化,近几年发病率不断提高,MRI各序列表现双低信号气体影,后期为充满液体或肉芽组织,T2加权像(T2WI)可见双线征 。结论:磁共振成像的特性以及ADC值在区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转移性肿瘤引起的骨折方面展现出了重要的鉴别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首次¹³¹I治疗前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首次¹³¹I治疗的全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460例DTC患者,根据¹³¹I治疗前是否发生CLNM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LNM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最大径≥2cm、被膜侵犯、病理N分期(pN分期)≥N1a及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水平≥2μg/L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明确了DTC术后首次¹³¹I治疗前CLNM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测CLNM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 18F- FDG显像 PET-CT 扫描诊断原发性乳腺癌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临床拟诊为乳腺癌的 36例女性患者术前行 18 F-FDG 显像 PET-CT 扫描 ,共发现 41个乳腺肿块,均实施手术治疗。结果: 41个乳腺肿块中 ,病理证实其中 33个为乳腺癌病灶 ,8个为良性病灶 ,PET-CT 检测乳腺癌原发灶的灵敏度为 87.8%,特异度为 88.9%,阳性预测值为 93.5% 。 发现腋窝淋巴结 86枚 ,59枚病理证实转移,对区域淋巴结转移 ,PET-CT 诊断的敏感度为 89.8%,特异度为 92.6%,阳性预测值为 94.6%。结论: PET-CT 诊新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较高,尤其对怀疑多中心乳腺癌,病晩期评价区域淋巴结状态或疑有远处转移者,可提供多方面的活体诊断信息,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辅助治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多西紫杉醇加卡铂或卡培他滨一线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本次选取了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乳腺癌肺转移患者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从中抽取了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单一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作为一线治疗,单一组患者采取多西紫杉淳联合卡培他滨作为一线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调查评估。结果: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单一组,组间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效果更好,数据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肺转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采取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作为一线治疗,可以充分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并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05月-2019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化疗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化学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64%,临床总有效率为84.9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51%,临床总有效率为64.15%。结论通过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病情缓解率,且研究结果也表明此种治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过敏性鼻炎鼻息肉复发与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 90例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 2018年 01月 -2019年 12月,随机分为两组,各 45例。参照组为行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观察组为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患者,分为复发组( 15例)和未复发组( 30例)。结果 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参照组,且在观察组中,未复发患者的 IL-6、 IL-8低于复发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患者来说,其炎性因子水平相对较高,并且其产生和鼻息肉复发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强化对局部炎性反应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简介:摘要搏动性耳鸣是指因为患者的头部、颈部、血管或其他器官结构发生异常而导致形成非正常性的异常声音,且异常声音能够通过耳部周围的邻近组织而传到患者内耳,从而使患者耳部能够感觉到拥有一定节律性的声音,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搏动性耳鸣。搏动性耳鸣在临床中拥有较高的发病率,根据相关资料报道称,在临床中所有类型的耳鸣患者中搏动性耳鸣患者约占4%-5%左右。搏动性耳鸣大多数与血管有关,耳鸣节律与血管搏动节律一致,统称之为血管性搏动性耳鸣,依据血管类型可以分为静脉性搏动耳鸣和动脉性搏动耳鸣两种。最近几年,相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一个导致静脉性搏动性耳鸣的重要原因就是体内的乙状窦发生相关病变。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搏动性耳鸣病例被首次提出后,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报道了搏动性耳鸣患者通过介入治疗而成功的病例;也有相关文献指出,临床中所有搏动性耳鸣患者中,约有21%-25%的患者是因为乙状窦发生相关病变而导致的。目前临床中仍未明确有关搏动性耳鸣的致病机制,因此,针对乙状窦相关性搏动性耳鸣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也没有统一的共识和标准。在此,探讨因乙状窦发生相关病变而导致的搏动性耳鸣的相关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及意义,同时,对改善搏动性耳鸣患者的预后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0月,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2例。对照组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12h、24h、36h、48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分泌物增多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能够优化手术指标,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