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科表皮葡萄球菌耐药近况和10年药敏变迁,为临床控制该类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92例表皮葡萄球菌(SE)药敏结果(A组),与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60例SE药敏结果(B组)进行总结和对比。结果近几年小儿感染SE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并发现1例对万古霉素中敏SE菌株,但所有SE对利奈唑胺、奎努普汀/达福普汀敏感。A组SE对苯唑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西丁、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等常用针对球菌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B组有显著增高(P<0.05),对利福平、氯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西司他汀等耐药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近年儿科感染SE对多种常用抗革兰阳性球菌的药物耐药率逐步升高,应及早做细菌培养并根据药敏选用有效抗生素,对重症感染和对苯唑西林耐药者及时选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4月~2011年3月采用外固定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18~75岁,平均45.8岁。按AO/ASIF分型A3型3例,B3型2例,C2型5例,C3型22例。开放性骨折2例,但皮肤及软组织损伤较轻,污染轻。受伤至手术时间为0.5h~3d。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5个月。影像学评估(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优25例,良7例。腕关节功能评分按照Gartland和Werley评分标准,优22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1%。本组骨折愈合时间6-9周,平均7.6周。本组3例出现浅表性针道感染,无外固定针松动移位滑脱、医源性骨折及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强调经皮克氏针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提高了骨折的稳定性,腕关节可中立位固定,避免过度掌屈牵引,可早期功能康复,功能评价优于单纯应用外固定架。
简介:摘要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多见,年龄大于70岁高发。常用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后外固定,固定效果欠佳,容易出现复位后再移位,主要因为无法提供有效固定装置对抗肌肉的牵拉和挤压。对严重粉碎性的桡骨远端骨折、明显压缩者容易产生各种远期并发症,如肢体短缩、慢性疼痛、尺骨茎突撞击综合征等。我院2012年-2015年对43例严重桡骨远端骨折者使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外固定架和VSD治疗严重胫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16例胫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清创VSD覆盖联合使用外固定架的方法恢复缺损皮肤完整性,恢复患肢正常的对位对线,维系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愈合后评定足踝功能及骨髓炎的发生概率。结果16例患者皮肤均完全愈合,1例出现慢性骨髓炎,发生概率为6.25%,骨折均最终愈合,2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需行关节融合术,3例发生针道感染,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足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1.25%。结论联合使用外固定架及VSD覆盖缺损皮肤的技术是治疗合并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损胫骨远端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手术创伤小、慢性骨髓炎发生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手术使用U形头托专用头架时引起的颜面部压疮的发生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3例发生面部压疮的颈椎后路手术患者进行颜面部压疮危险评估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发现颈椎后路手术颜面部压疮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手术时间的长短,长时间的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麻醉,失血,应激状态;潮湿及化学刺激;心理因素;护士安置体位经验不足,颜面部与头托支撑点的位置。结论合理体位安置(即颜面部与U形头托支撑点的位置应选择额部)和预见性皮肤局部护理(即额部和面颊部预防性使用美皮康,U形头托上除了凝胶防压垫,还应缠绕一定厚度的脱脂棉花),以及术中细心的体位管理对预防颈椎后路手术患者颜面部压疮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架,实验组则采用交锁髓内钉。对全部患者术后随访3月调查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接受交锁髓内钉的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发生7例术后并发症,实验组则为2例,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应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低,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氏针结合可调式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均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克氏针结合可调式外固定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常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较实验组患者明显较差,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入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且术后的并发症状明显低于常规组;身体的关节痛程度以及关节屈曲的范围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且组间相较治疗前后,实验组患者的关节屈伸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克氏针结合可调式外固定架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成效,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关节屈伸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