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巴曲酶、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观察组无一例恶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00%vs76.0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1.4vs16.1±2.0,P<0.05)。治疗后90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I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4d逐渐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90d的BI达(72.35±12.8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90d的BI(66.69±1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抑郁症与躁狂症患者心肌酶谱比较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30例抑郁症和3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的时间段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躁狂症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肌酶五项进行检测分析,对比观察抑郁症与躁狂症患者的心肌酶谱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的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与躁狂症患者的心肌酶谱有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心肌酶谱中的数据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及时了解患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后措施,有益于提升抑郁症和躁狂症治疗工作的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血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心肌酶谱,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心力衰竭73例,与同时期正常体检患者进行血清BNP、cTnI及心肌酶谱检查。结果观察组AST与BNP、以及CK、cTnI与LDH的值分别为(79.71±6.37)U/L、(187.13±14.06)pg/L、(247.01±19.07)U/L、以及(15.03±1.07)pg/mL和(260.03±17.03)U/L,均大于对照组,该两组上述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力衰竭者应用血清BNP、cTnI和心肌酶谱水平检测具有较高价值,能够反映疾病病况,从而尽早实施有效措施,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以临床疗效为基础,验证胶体金发和酶联免疫法在对丙肝病毒抗体检测方面的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抽取相同量的血液,离心制备血清液。实验组患者使用胶体金法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对照组的患者使用酶联免疫法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并将两组实验的结果通过SPSS进行u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对照组的数据进行u检验的P>0.05,两组数据的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在临床上检测丙肝病毒抗体的疗效相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前列地尔和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挑选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前列地尔治疗,给研究组前列地尔和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比)以及生化指标(UAER、Ccr、BUM、TC、TG)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前列地尔和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生化指标,保护肾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应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治疗的11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而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结合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2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血小板、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应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72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50m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100mg加速给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中有1例(2.78%)死亡,4例(11.11%)出血,31例(86.11%)血管再通;对照组36例患者中有2例(5.56%)死亡,6例(16.67%)出血,22例(61.11%)血管再通,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死亡与出血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理想,加速给药方法临床效果比较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薇诺娜柔润保湿霜(WMSC)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96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例和46例患者。治疗组患者每日外用薇诺娜柔润保湿霜和他克莫司软膏,连用4周后停用他克莫司软膏,并继续使用柔润保湿霜;对照组患者每日单一外用他克莫司软膏,连用4周后停用。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以及停药后2周各随访1次,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皮损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指数较前均有提高;整体观察,二组疗效在治疗第1、2周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第4周和停药2周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薇诺娜柔润保湿霜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4周后的疗效优于单用0.03%他克莫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腺甘脱氨酶(ADA)活性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结核性脑膜炎、23例化脓性脑膜炎、15例病毒性脑膜炎和20例非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CSF)进行AST、LDH、ADA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SF的ADA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人群CSF的ADA活性(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化脓性脑膜炎患者CSF的AST、LDH活性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和非脑膜炎患者(P<0.05),其他相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检测CSF的AST、LDH活性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CSF的ADA活性检测则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对CSF的LDH和ADA活性同时测定则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为观察组,收集同期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心电监护、吸氧、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溶栓前,对照组患者予普通肝素,观察组予低分子肝素腹壁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再通、血管再通情况及4周内牙龈、口腔、消化道等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再通率和血管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周内牙龈、口腔、消化道等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有效减少出血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时的血淀粉酶水平,分析血淀粉酶增高的相关因素及其与患者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共收集103例糖尿病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分为DKA组(57例)及非DKA组(46例),比较两组间血淀粉酶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血淀粉酶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DKA组血淀粉酶异常率为29.8%,非DKA组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病程、舒张压、空腹血糖、随机血糖、pH、碳酸氢根、餐后2小时C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收缩压、体重指数、空腹C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淀粉酶与PH值呈负相关(r=-0.327,P=0.018),而与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无相关(P>0.05)。结论DKA组血淀粉酶异常率高于非DKA组,可能与酸中毒有关,而与胰岛功能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12月为时间区间,纳入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奥美拉唑、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长、平均输血量多,研究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平均输血量少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缩短患者的止血、住院时间,减少输血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推广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有效避免在临床诊断中出现误诊现象。方法采集EDTA-PTCP患者EDTA与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在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并使用显微镜对EDTA及枸橼酸钠抗凝血涂片进行检测。并对患者的指血进行手工PLT计数。结果经比较,EDTA抗凝法计数PLT与枸橼酸钠抗凝法及手工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DTA抗凝法计数PLT显著低于枸橼酸钠抗凝法及手工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TA可导致PLT假性减少,在常规使用过程中,应当选用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及人工计数的方式进行PLT的确认,进而有效减少误诊或漏诊现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抗凝血鼠药中毒导致的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方法和成效。方法以14例服抗凝血鼠药中毒导致的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各组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和治疗时间。结果在以上观察指标上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