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QF-PCR)检测分析自然流产组织,探索该联合检测手段特点与应用,进而为自然流产发生遗传学因素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45例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织,并采用Array-CGH联合QF-PCR技术进行遗传变异情况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QF-PCR技术共检测出染色体数目异常213例,Array-CGH技术补充检出染色体结构异常24例,综合遗传学异常检出率达到68.7%(237/345),并检测出本地区常见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类型。高龄孕妇(≥ 35岁)与非高龄组(<35岁)、孕早期孕妇(<10周)与非孕早期组(≥ 10周)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显著增高[84.43%(141/167)比53.93%(96/178)、59.42%(205/284)比9.28%(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rray-CGH联合QF-PCR技术分析全面准确,互为补充。部分染色体异常在流产组织中较为常见,需重点检测分析。应对高龄孕产妇开展及时产前遗传咨询与监测,对孕早期发生流产警惕遗传学因素。

  • 标签: 流产,自然 微阵列分析 基因组 异常核型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QF-PCR)检测分析自然流产组织,探索该联合检测手段特点与应用,进而为自然流产发生遗传学因素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45例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织,并采用Array-CGH联合QF-PCR技术进行遗传变异情况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QF-PCR技术共检测出染色体数目异常213例,Array-CGH技术补充检出染色体结构异常24例,综合遗传学异常检出率达到68.7%(237/345),并检测出本地区常见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类型。高龄孕妇(≥ 35岁)与非高龄组(<35岁)、孕早期孕妇(<10周)与非孕早期组(≥ 10周)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显著增高[84.43%(141/167)比53.93%(96/178)、59.42%(205/284)比9.28%(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rray-CGH联合QF-PCR技术分析全面准确,互为补充。部分染色体异常在流产组织中较为常见,需重点检测分析。应对高龄孕产妇开展及时产前遗传咨询与监测,对孕早期发生流产警惕遗传学因素。

  • 标签: 流产,自然 微阵列分析 基因组 异常核型
  • 简介:目的比较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HBVC蛋白和Pol蛋白特异性CTL表位变异差异,以探讨乙型肝炎重症化和慢性化可能机理。方法对51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LA-A2和A11分型;用巢式PCR扩增血清HBVC基因与Pol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根据HBVS基因序列,用VirusBlast软件鉴定患者感染HBV基因型;用VectorNTI软件对目前已知HLA-A2限制性4个C蛋白和5个Pol蛋白特异性CTL表位与HLA-A11限制性1个C蛋白表位进行序列分析。结果247例(47.86%)患者HLA-A2阳性,其中AHB67例,CHB109例,CSHB71例;220例(42.64%)患者HLA-A11阳性,其中AHB67例,CHB107例,CSHB46例;CTL表位变异分析结果如下:①在3组HLA-A2阳性患者,表位变异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三组HLA-A2阳性HBVB基因型患者,P455-463和P816-824表位变异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在三组HLA-A2阳性HBVC基因型患者,各表位变异无显著性差异;④在三组HLA-A11阳性患者,C88-96表位变异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HBVC基因型患者,表位变异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HBVB基因型患者,各表位变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某些HBVC蛋白和Pol蛋白特异性CTL表位在AHB、CHB和CSHB患者间变异有明显差异,并且受感染病毒基因型影响。CTL表位变异可能与乙型肝炎重症化和慢性化机制相关。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特异性CTL表位 核心蛋白 多聚酶蛋白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近年来精准靶向治疗使部分患者获益,但总体预后仍不理想。以BRCA1/2为代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相关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伴随着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中广泛应用及确切疗效,PARP抑制剂也逐渐应用于结直肠癌。文章就目前PARP抑制剂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PARP抑制剂 同源重组修复缺陷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PARP)是一类在真核细胞中高表达核酶,在DNA损伤修复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PARP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几种小分子 PARP抑制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多种肿瘤维持治疗。PARP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PARP促作用和PARP捕获作用,导致DNA单链断裂持续存在,在DNA复制过程中,转变为双链断裂。研究证明,PARP抑制剂不仅具有显著抗肿瘤效应,而且与放射治疗联合具有一定协同作用。本文将阐述PARP抑制剂联合放疗潜在理论基础,总结近年来PARP抑制剂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进展,梳理该领域目前亟待解决问题,并对其在抗肿瘤治疗中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PARP抑制剂 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外周血和组织样本检测结直肠癌大鼠Kirsten肉瘤病毒基因同源基因(KRAS)一致性,评估其指导结直肠癌患者靶向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451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及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样本;外周血进行IAMB检测,组织样本同时进行组织IAMB法和Sanger测序。并选择其中44例样本同时进行外周血NGS检测和组织参比试剂盒检测。分析不同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和组织KRAS基因状态一致性。同时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靶向治疗相关随访数据。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比较使用配对样本McNemar检验;外周血和组织样本一致性检验使用Kappa检验。结果IAMB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样本KRAS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7.9%(216/451)、45.2%(204/451),IAMB法检测外周血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39.0%(176/451),外周血和组织IAMB法检测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分别为72.2%(156/216)、91.5%(215/235)、82.3%(371/451)。1例组织样本未检测到KRAS基因突变而外周血检测到KRAS基因突变患者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2个月后即发生进展,其疗效低于文献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结论外周血IAMB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有助于结直肠癌患者个体化治疗辅助诊断。

  • 标签: 结直肠癌 靶向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肺炎衣原体(TWAR)与心脏病相关性,多方面探讨冠心病发病因素。方法采用聚合链反应(PCR)法,对冠心病100例,高血压病40例,心肌疾病40例,心律失常40例,正常对照60例,血清TWARDNA进行检测。结果不同组别间TWAR阳性率差别有高度显著性(χ2=30.52,P<0.05),其中冠心病占31.0%,心肌疾病占32.5%,高血压7.5%,心律失常12.5%,正常对照1.67%,提示冠心病和心肌疾病TWAR阳性率较高。结论冠心病、心肌疾病TWAR阳性检出率比高血压,无临床心脏病证据心律失常和正常对照组高,提示TWAR是引起冠心病和心肌疾病原因之一。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诊断 肺炎衣原体 PCR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聚合链反应检验法在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验中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5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分别对患者进行聚合链反应检验法检验和细菌培养法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细菌阳性检出率,并比较两种检验方式不同细菌检出率。结果聚合链反应检验法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数据对比P<0.05。聚合链反应检验法对加特纳菌检出率高于细菌培养法,数据对比P<0.05。结论聚合链反应检验法在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查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升阳性检出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 阴道炎 阴道细菌检查 应用价值
  • 简介:建立免疫磁珠分离(ImmunomagneticSeparation,简称“IMS”)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简称“PCR”)快速检测阪崎肠杆菌方法。制备以生物素介导偶联链霉亲和素免疫磁珠,优化偶联和捕获条件。合成阪崎肠杆菌ITS(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简称“ITS”)靶基因序列引物和探针,同时构建内参质粒(InternalAmplificationControl,简称“IAC”),建立能够实时监控反应过程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在1mL体系中添加粒径为80nm链霉亲和素免疫磁珠0.3mg,孵育30min,可获得80.5%以上捕获效率。建立基于内参荧光PCR体系针对质粒检测时,Ct值(Cyclethreshold,简称“Ct值”)与模板拷贝数有着良好线性关系(R2=0.998),IMS-PCR检测体系对阪崎肠杆菌菌液检测灵敏度为33.3CFU/mL,可在3h内完成。针对4株阪崎肠杆菌标准菌株和5株非阪崎肠杆菌菌株检测也显示出较好特异性和稳定性,人工模拟样品检测结果与采用国标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可用于快速检测样品中阪崎肠杆菌和疾病预防。

  • 标签: 免疫磁珠 荧光定量PCR 内参 阪崎肠杆菌 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细菌培养、聚合链反应(PCR)和血清抗百日咳毒素免疫球蛋白G(AntiPT-IgG)水平检测对疑诊百日咳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110例百日咳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百日咳鲍特菌培养及其特异核酸PCR检测,其中78例留取血清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ntiPT-IgG水平。结果细菌培养与PCR组阳性率分别为21.8%和3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8,P>0.05)。咳嗽病程<2周病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2.1%,明显高于2~4周(14.3%)与>4周(9.1%)病例(χ2=6.522,P<0.05)。<2周病例PCR阳性率(39.6%)也明显高于咳嗽2~4周(25.7%)、>4周病例(13.6%)(χ2=6.126,P<0.05)。78例患儿血清AntiPT-IgG水平为(75.727±78.454) IU/mL,其中<2周和2~4周AntiPT-IgG水平中位数分别为5.909 IU/mL和20.948 IU/mL,阳性率分别为14.7%和38.1%。>4周和恢复期AntiPT-IgG水平分别为(79.281±68.254) IU/mL、(107.242±75.750) IU/mL,阳性率分别为39.1%、57.1%。结论疫苗时代,应综合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辅助临床诊断百日咳。咳嗽病程<2周可疑患儿细菌培养和特异核酸病原检测阳性率高,咳嗽病程4周后血清学检测辅助诊断更为有效。

  • 标签: 百日咳 细菌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抗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1(PARP-1)表达水平、活化程度在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TBI患者,于创伤后24 h内取外周静脉血,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嗜中性粒细胞,反转录-聚合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ARP-1 mRNA表达,高通量比色测定法检测细胞PARP-1活性。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ARP-1表达水平、活化程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Cox回归法分析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因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定各组间差异,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最小P值法研究变量最佳界值。结果急性TBI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ARP-1 mRNA水平在中度损伤组、重度损伤组和特重损伤组分别为0.27±0.16、0.40±0.22和0.45±0.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346,P<0.05),各组PARP-1活性分别为30.7±12.5、48.2±10.7和55.6±13.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586,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PARP-1活性和mRNA水平均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呈明显负相关(r=-0.658、-0.732,P<0.05),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显示,PARP-1高活性(比值比:2.590,P<0.05)是TBI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在重度以上损伤患者中。结论监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ARP-1活化及表达程度有助于预测临床TBI患者预后和转归。

  • 标签: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创伤性脑损伤 中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卵巢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抑制剂(PARPi)出现打破了卵巢癌治疗困境。随着PARPi广泛应用,耐药问题开始出现。充分了解PARPi耐药机制有望成为逆转PARPi耐药重要途径。PARPi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卵巢癌可扩大PARPi获益人群。文章对PARPi耐药机制及PARPi联合用药进行综述。

  • 标签: 卵巢肿瘤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抗药性 药物疗法,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诊断病例中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quantitative fluorescent-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F-PCR)结果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诊断门诊同时完成染色体核型分析及QF-PCR检测10 967例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和QF-PCR检测成功率、染色体核型正常及异常检测一致率,以及2种方法对常见染色体病(21、18、13-三体及性染色体病)检测一致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ve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QF-PCR检测染色体病嵌合体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1)10 967例产前诊断标本中,染色体核型分析培养失败率为0.99%(109/10 967),而QF-PCR总检测失败率为0.10%(11/10 967)。(2)在培养成功10 858例产前诊断标本中,9 960例(91.73%)染色体核型结果正常,此时QF-PCR与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一致率为99.89%(9 949/9 960)。染色体核型异常病例共898例(8.19%),其中常见染色体异常(包括21-、18-、13-三体和性染色体异常)病例共694例(77.28%),其他染色体异常204例(22.72%)。QF-PCR与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一致率为95.68%(664/694)。(3)染色体核型分析与QF-PCR检测21-、18-和13-三体和性染色体异常一致率分别为99.74%(382/383)、100.00%(125/125)、100.00%(33/33)和81.05%(124/153),而分析常见染色体异常嵌合体一致率为44.44%(24/54)。(4)QF-PCR对于染色体嵌合比例 >18.5%病例检出灵敏度为0.958(95%CI:0.789~0.999),特异度为0.600(95%CI:0.406~0.773),曲线下面积为0.811(95%CI:0.696~0.926),P<0.001。(5)对染色体核型提示嵌合而QF-PCR阴性30例随访发现,10例(33.3%)选择引产,2例(6.7%)失访,18例(60.0%)子代出生后健康存活。结论在产前诊断病例中,QF-PCR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21-、18-、13-三体检测一致率均较高,而对于性染色体检测结果差异较大。

  • 标签: 产前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核型分析 染色体畸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细菌类微生物污染细胞培养液中使用聚合联反应快速检测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2月哈尔滨市某院三级医院内200个细胞株(被人为污染海拉细胞系)进行本次研究,全用PCR快速检测,统计检测有效率。结果 统计后,共出现40个细胞株扩增片段,检测有效率能达到20.00%,可凸显出PCR扩增灵敏度。结论 使用PCR快速检测能较快速分析细胞培养中出现污染细菌类微生物情况,检测敏锐度和有效性明显,能为早期检测污染提供帮助,值得使用。

  • 标签: PCR 细菌类微生物污染 细胞培养液
  • 简介:目的建立不同水源中GⅡ型诺如病毒(NoVGⅡ)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RT-PCR)检测方法,对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10份疑似引起诺如病毒中毒水样进行NoVGⅡ检测。方法以瓶装水、河水和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纤维素膜-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富集病毒,对取样体积、病毒洗脱条件、PEG终浓度及PEG沉淀条件等进行了优化,提取病毒RNA、建立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通过外加MS2计算方法回收率,评价所建方法对水样中诺如病毒回收效果。结果建立方法对瓶装水、河水和生活污水中NoVGⅡ平均回收率分别为(60.1±8.0)%、(22.0±6.5)%和(35.7±8.1)%,10份送检水样中3份检出NoVGⅡ。结论建立实时荧光RT-PCR方法适用于瓶装水、河水和生活污水中NoVGⅡ检测,饮用水被NoVGⅡ是引发某市人员中毒原因之一。

  • 标签: 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GⅡ型诺如病毒 检测方法
  • 简介:背景:皮肤利什曼病(CL)很久前就在库库罗瓦地区被报道过。作者比较了采用显微镜和皮损抽取培养传统诊断方法与采用来源于皮损寄生虫特异性DNA进行聚合链反应(PCR)扩增诊断方法敏感性。方法:标本(n=25)来源于在地区皮肤病诊所临床诊断CL患者。部分标本Giemsa染色并行镜检,并用Novy—Nicolle—McNeal(NNN)血琼脂培养基培养体前鞭毛生长。其他标本用于提取DNA,PCR扩增动基体微环DNA保守区。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溴化乙锭染色,观察到预期大小(120bp)PCR产物。结果:25份标本培养、显微镜检查、PCR检测阳性率分别是44%、68%和100%。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PCR) 皮肤利什曼病 诊断技术 血琼脂培养基 地方性 土耳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影响。方法5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对照组、3-AB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基质金属蛋白(MMP-9)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对照组及3-AB组海马CA1区TNF-a和MMP-9表达均明显增高(均P<0.01);与脑缺血对照组比较,3-AB组海马CA1区TNF-a和MMP-9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PARP抑制剂3-AB能明显降低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炎性因子TNF-a和MMP-9表达水平,提示其有减轻炎症反应及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脑缺血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3-氨基苯甲酰胺 肿瘤坏死因子-a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摘要奥拉帕利(olaparib)、卢卡帕利(rucaparib)及尼拉帕利(niraparib)均为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抑制剂(PARPi),是一类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新型抗癌药物。PARPi通过靶向抑制细胞核内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PARP),从而特异性杀死同源重组修复通路(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pathway)缺陷癌细胞。在我国,卢卡帕利已完成临床试验,奥拉帕利及尼拉帕利则于2019年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用于对铂类药物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维持治疗。中国目前仍缺乏对此类药物临床应用经验。这3种药物均已在美国、欧洲、中国香港地区上市,并已完成临床试验研究阶段。笔者拟就目前PARPi在卵巢癌治疗过程中适用人群、疗效及安全性等研究现状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PARPi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聚ADP核糖聚合酶类 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卵巢肿瘤 突变 奥拉帕利 卢卡帕利 尼拉帕利 维持治疗
  • 简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作为一种常见糖尿病并发症,对其发病机制研究一直是关注焦点。经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假说集中与多元醇通路异常、蛋白质非糖基化产物堆积、蛋白激酶C及氨基己糖途径有关。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PARP)作为统一机制中一个关键分子,与DR发病机制及其防治密不可分,对其进行适当干预,可成为DR治疗重要方法之一。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链反应(FQ—RT—PCR)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mRNA表达水平,并进行疾病活动性相关分析。方法:用PrimerExpressv2.0软件,根据GenBank提供序列,在人IL-2RαmRNA第2和第3外显子之间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提取总RNA,加入已优化一步法FQ—RT—PCR反应体系,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后切胶回收,并与pUCm—T载体连接。制备好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进行克隆。经测序分析确定为特异性片段后,用T7RNA聚合转录为cRNA,作为FQ—RT—PCR系列浓度标准品。评价FQ—RT—PCR检测IL-2RαmRNA特异性、线性、精密度和探针稳定性等。定量测定HLA—B27阳性活动组与阴性非活动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RαmRNA基因表达水平,结合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探讨与炎症活动相互关系。结果:成功构建了cRNA标准品。该方法线性范围为7~107cells/ml,其批内CV8.4%,批间CV9.6%;扩增产物克隆双向测序结果经BLAST比较、分析,证实为IL-2RαmRNA特异性片段。对各30例HLA—B27阳性与阴性强直性脊柱炎测定表明:与正常人对照组结果比较,HLA—B27阳性组与HLA—B27阴性组IL-2RαmRNA和sIL-2R都有明显增加(P<0.01)。IL-2RαmRNA对炎症活动评价灵敏度为96.7%。结论:FQ—RT—PCR具有灵敏、特异、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IL-2RαmRNA与sIL-2R比较更能反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状态,可能为免疫药物疗效评价和药物筛选提供基因表达水平上信息。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IL-2RΑ 强直性脊柱炎 TaqMan mRNA检测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