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肝脏疾病的血氨检测进行分析,探论几种肝病、遗传性疾病血氨测定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干化学法测定血氨浓度。结果:重肝患者、各类慢性肝炎及原发性肝癌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氨水平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氨测定可作为一些肝病、肝癌及肝病诱发消化道出血等患者的主要检测指标,有助于病情监测。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与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随机抽签方式对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74例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有37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开展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与快速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比较护理后的Harris评分、ROM评分和VAS评分,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护理后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拔管时间,研究组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开展健康教育与快速康复护理对其康复起到促进作用,缩短住院天数,疼痛也可明显减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不同免疫检验方式在抗 HIV检测临床中的结果。方法:随机选取 55例在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于我血站的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均分别利用金免疫层析法(对照组)、 ELISA检测法(试验组)施行检测,其中 40例 HIV抗体呈阳性患者、 15例 HIV抗体呈阴性患者,对比 2种检测法的可靠程度。结果:施行金免疫层析法的患者 HIV抗体的敏感程度( 87.50%VS97.50%)、特异程度 (80.00%VS93.33%)和准确率 (90.91%VS96.36%)均明显更低,且金免疫层析法与试验组 ELISA检测法 2种检测方法对比组间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金免疫层析试验法相比, ELISA检测法在艾滋病患者检测 HIV抗体临床中的敏感度和精准度相对较高,同时便于操作,值得在抗 HIV检测临床中大幅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非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从而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 2016年 ~2018年我市中心血站非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2016年 ~2018年血液报废量共计 22607.70U,其中脂肪浆为 15947.00U( 70.54%),过期为 2971.50U( 13.14%),血浆颜色异常为 1799.50U( 7.96%),制备破损为 318.00U( 1.41%),絮状物为 70.75U( 0.31%),渗漏为 183.00U( 0.81%),非标量为 278.20U( 1.23%),质控抽检为 940.00U( 4.16%),其它因素为 99.75U( 0.44%),质控抽检、其它原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脂肪浆、过期、血浆颜色异常、制备破损、渗漏、絮状物、非标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为减少血液报废,血站应不断规范采供血各项操作,完善血站质量管理措施,提升血液有效利用率。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开展研究的时间段是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选取该时间段内在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根据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3级高血压组。经检测发现,3级高血压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2级高血压组和1级高血压组患者,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3级高血压组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占比显著高于
简介:摘 要: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渐创新与不断进步,医疗检验设备的开发制造获得了猛烈的发展,新型产品的相继涌现,使医院医疗检测仪器逐渐向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小型化的的方向迈进。使得医疗检验设备整体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也随之增多,操作方面向智化迈进,工作原理牵涉到诸多学科尖端理论,如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材料学、免疫学、化学、计算机学等,其在医院的医疗设备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因此,对医疗检验设备进行强化管理,确保其稳定运行,并为临床诊疗过程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成为了医疗检验设备管理人员急需处理的热点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精密医疗维修检测仪器的管理体会,旨在为了提升医疗检测仪器的维修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表温度差异对末梢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40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患者在左右手温差10 ±2°C的情况下进行双手末梢血糖检测。参照组患者在左右手温度相同下的情况下进行双手末梢血糖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左右手末梢血糖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左右手的末梢血糖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表温度差异对末梢血糖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体表温度较低时尽量不进行末梢血糖检测,以防检测结果误差而影响临床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RT-PCR法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20年6月15日至2021年6月30日40000例疑似新冠肺炎或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样本进行研究,均应用RT-PCR法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应用成都迈克生物试剂盒首检,对于首检阳性或疑阳性的样本用长沙圣湘生物试剂盒复检,总结假阳性样本数量及其原因。结果:40000例样本中初检阳性17例,复检阳性0例,阴性17例,即假阳性17例。假阳性样本中3例因结果判断失误所致,7例非特异性扩增因素所致,7例核酸污染因素所致的。结论:核酸污染、非特异性扩增、结果判断失误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假阳性发生的主要原因,故需进一步完善PCR实验室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规范操作,准确判断结果,以降低核酸检测假阳性率,为疫情防控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发热门诊患者核算检测标本运送管理进行分析,做好实践研究。方法:通过选取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00例患者,通过详细记录患者第一周到第十四的检测出报告时间。结果:通过对患者取样到接收时间进行研究,其中第一周到第7周时间分别为1.4h、1.2h、1.3h、1.4h、1.3h、1.2h、1.3h,整体时间一般均在1.2h以上,占用时间相对较多。第八周到第十四周整体时间呈现明显下降态势,相比之前明显好转,时间分别为1.1h、1.0h、0.9h、1.0h、1.1h、0.8h、0.9h。通过对实验室接受标本时间-出报告时间中第一周到第七周时间分别为2.2h、2.0h、2.4h、2.3h、1.6h、1.5h、1.6h。第八周到第十四周时间分别为1.7h、1.0h、2.4h、2.2h、1.7h、1.6h、1.6h。通过对患者取样到出报告时间进行分析,其中在第八到第十四周取样到出报告时间明显降低,整体情况好转。结论:在优化相关防护知识的同时,防治意外的出现。通过快速进行核酸检测结果的应用,为医生提供临床依据,缩短患者的发热门诊时间,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5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实验组行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动脉压(t=10.2541,P=0.0000)低、血氧饱和度(t=12.5441,P=0.0000)高、心率(t=18.5256,P=0.0000)优,P<0.05。实验组(X2=6.5313,P=0.0015)不良反应低,P<0.05。实验组术后苏醒时间(t=5.2142,P=0.0315)、恢复定向力时间(t=4.6824,P=0.0425)、VAS疼痛评分(t=3.4275,P=0.0125)均低,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麻醉效果好,可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值得应用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标志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20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并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检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荧光定量PCR法(P<0.05)。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的200份检测样本中,有184份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患者实际病情符合,符合率为92.0%,有16份样本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验,有12份样本检验结果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75%;有4份样本检验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25%,两种检查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要高于荧光定量PCR法,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