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身体约束全流程闭环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东乡区人民医院ICU使用约束工具的住院患者100例,其中2021年1月~2021年6月ICU使用约束工具的50例住院患者未实施身体约束全流程闭环管理,2021年7月~2021年12月ICU使用约束工具的50例住院患者实施身体约束全流程闭环管理,比较管理前后非计划拔管率、身体约束率、约束医嘱开具正确率、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等。结果:管理后ICU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2.00%与身体约束率28.00%低于管理前14.00%、50.00%,约束医嘱正确开具率86.00%、有医嘱天数率96.00%和总满意度94.00%高于管理前68.00%、82.00%、78.00%,差异明显(P<0.05)。管理后ICU患者的主动服务、护理礼仪、健康教育和沟通能力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管理前,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ICU患者集束化护理中,身体约束全流程闭环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非计划拔管率与身体约束率,改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pulse,EMP)对中国仓鼠卵巢上皮细胞(Chinesehamsterovarycell,CHO细胞)和小鼠睾丸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探讨EMP对生殖系统影响的机制。方法电磁脉冲辐照CHO细胞和BALB/c雄性小鼠。分别干照后6h、12h和2h、12h取材。制备超薄切片。结果CHO细胞微绒毛减少,溶酶体增多,部分线粒体肿胀,胞浆出现少量空泡;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间隙加大,有空泡、有髓鞘样结构出现,细胞膜轻度肿胀,溶酶体明显增加,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内质网和核周间隙均扩张,核内出现空泡、髓鞘样结构。结论电磁脉冲辐照可导致CHO细胞和小鼠睾丸超微结构变化。可能是EMP引起生殖功能改变的原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神经外科躁动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筛选我院近段时间以来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降低作为此次临床研究观察的观察对象,并按照纳排标准的要求从中筛选出44名符合要求的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一般组和约束组,前者按照传统护理路径,后者采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进行专项护理。结果:约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病情恢复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减少对患者的进行约束的平均时间,同时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远远小于一般组(P<0.05)。结论:通过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发现以颅脑损伤为例的患者容易出现躁动现象,不利于治疗的开展以及病情的恢复。按照临床路径进行保护性的约束能够有效降低因躁动带来的各种风险,对于推进治疗有着显著的作用[1]。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的保护性约束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0例躁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约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舒适护理的保护性约束。比较两组患者的躁动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躁动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3.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 基于舒适护理的保护性约束可有效减轻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的躁动程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护性约束联合综合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我院接收的68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2至2021-3。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共33例)和护理组(共34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保护性约束联合综合护理,统计分析两组镇静躁动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镇静躁动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较参照组,护理组镇静躁动评分更低,留置针拔出、意外拔管、坠床、皮肤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保护性约束联合综合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可提高镇静躁动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建议优先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护性约束联合综合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我院接收的68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2至2021-3。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共33例)和护理组(共34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保护性约束联合综合护理,统计分析两组镇静躁动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镇静躁动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较参照组,护理组镇静躁动评分更低,留置针拔出、意外拔管、坠床、皮肤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保护性约束联合综合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可提高镇静躁动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建议优先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围绕神经外科躁动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保护性约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阐述。方法:选入实验样本均来自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神经外科并发躁动患者,共计人数6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人员分成两组,前30例采纳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后30例采纳舒适护理保护性约束干预措施,并对不同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指标实施收集记录,借助统计学系统(SSPS)完成分析检验,观察组间结果差异表现。结果:观察组约束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间P值可见﹤0.05数值,实现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舒适护理的保护性约束措施能够降低神经外科躁动患者非计划拔管、坠床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简介:肩周炎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3年来,我们采用手法、电针、特定电磁波(TDP)治疗肩周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象:本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6~66岁,病程20d~1年。患者全部有肩周疼痛,肩关节的运动受限,部分患者肱二头肌部位常见肿胀或压痛,不能做洗脸、梳头、穿衣、伸袖等活动。X线摄片无异常。方法:手法治疗:患者正坐,医者站于患者的患侧由肩部开始到肘及手,行轻揉手法,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根据病人个体情况做肩关节的上举、后伸、外展、外旋的缓慢牵拉运动,每个运动角度牵拉到最大限度,到患者有疼痛、但能忍受,持续30s,再恢复数次,反复
简介:目的探讨极低频电磁场对大鼠脑电图及脑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二级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磁场暴露组,每组24只,磁场暴露组大鼠置于ELF-EMFS(50Hz,400μT,〈1V/M)中连续暴露60d。终止暴露后6h、7d、15d和30d,采用MP150生理监测仪监测脑电图近似熵和功率谱分布;采用光镜观察大脑皮层组织结构。结果(1)磁场组大鼠脑电图(EEG)于暴露后6h和7d,近似熵降低;(2)磁场组大鼠EEG信号于6h出现δ频段相对功率值呈升高改变,而β频段相对功率值降低;对照组和入场前磁场组大鼠EEG基本节律为30μV左右的β波及少量不典型α波,偶见低幅θ波和δ波,磁场组大鼠θ波和δ波增多以及波幅增加,以β波为主要节律。(3)磁场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呈缺血性改变。结论极低频电磁场暴露会导致大鼠EEG近似熵降低、功率谱分布异常及脑组织结构损伤,且此改变主要发生于终止暴露后早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谵妄评估约束分级式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谵妄评估约束分级式护理,总结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谵妄评估约束分级式护理可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