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MexAB—OprM主动外排系统(外排泵)在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中的作用及其过度表达的机制。方法联合L-酚丙氨基-L-氨基酰-β-萘胺(MC-207,110)和环丙沙星(CIP),测定26株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MIC;用RT—PCR法扩增MexAB—OprM内膜转运蛋白MexB的结构基因mexB和内参照基因16SrDNA片段,根据mexB与16SrDNA扩增产物的电泳扫描比值,分析mexBmRNA的表达水平,判断MexAB—OprM的表达情况;用PCR法扩增MexAB—OprM调控基因mexR并对其产物测序,用Blast软件在GenBank中与已知序列比对。结果联合MC-207,110后有20株(76.9%)CIP的MIC值下降4倍及以上;26株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有22株MexAB-OprM高表达,其中有15株mexR基因发生变异,13株发生点突变,出现氪基酸替换.2株发生插入突变,导致氨基酸插入;点突变位点是336G—A、603G—A、660G—A、584C—G、653T—A,后两者导致氨基酸替换103Ala—Gly、126Val—Glu,插入突变是在470和474核苷酸间插入碱基GGC,导致66和68氨基酸间插入Ala。结论MexAB—OprM主动外排系统的高表达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起重要作用,调控基因mexR的突变是其高表达的原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给当前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病原菌用常规的方法分离开,然后运用沉渣划线法对血平板、麦康凯平板进行接种,然后放置于35℃的孵育箱中培养24h,之后鉴定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00例标本中共分离出316株细菌,同时检出细菌和真菌两种共5例,其中革兰阴性菌共有154株,占48.73%;革兰阳性菌共有131株,占41.46%;真菌共有31株,占9.81%。316株病原菌中共有30株真菌没有做药敏试验,其余286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耐药性较高,其中青霉素G的耐药性为94.03%,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均为100.0%,粪肠球菌对红霉素耐药性最高为100.0%。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原菌的种类大部分都是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真菌感染比较多,耐药菌株也增加了,临床上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该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药敏结果科学的选择药物,以保证抗菌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25株对亚胺培南耐药与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为临床的诊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对石门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从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425株铜绿假单胞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数据运用WHONET5.6和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论(1)、三年来共分离出425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IRPA41株,占9.6%,ISPA384株,占90.4%;(2)、IRPA与ISPA对阿米卡星均表现为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均小于6%,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IRPA与ISPA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生素敏感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ISPA对上述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小于15%,而IRPA均大于20%;(3)、2013年—2015年三年来我院分离出的IRPA与ISPA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无明显变化,始终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但对头胞他啶、头胞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表现出逐年增高,尤以IRPA更为明显。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严重,相对于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建议严格掌握亚胺培南的使用指征,治疗此类细菌感染宜参考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防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甚至是泛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诱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使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n=40)使用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手术时间和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具有起效迅速、苏醒快的优势,且麻醉过程中对患儿血压、心率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是小儿手术理想麻醉诱导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背景:体外实验表明,淫羊藿苷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炎,其抗炎作用在磨损颗粒存在的条件下是否依然有效?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淫羊藿苷对磨损颗粒诱导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①体内实验:将8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钛组和钛+淫羊藿苷组采用钛诱导小鼠颅骨无菌炎症模型,对照组、淫羊藿苷组也进行相同手术过程,但不植入钛,淫羊藿苷组、钛+淫羊藿苷组建模当天灌胃给予淫羊藿苷200mg/(kg·d),对照组、钛组灌胃给予等量的安慰剂,2周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定量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蛋白或mRNA的表达量。②体外实验: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别与核因子кB受体配体、核因子кB受体配体+淫羊藿苷、核因子кB受体配体+钛颗粒及核因子кB受体配体+钛颗粒+淫羊藿苷共培养72h,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RT-PCR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基因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体内实验:在钛颗粒存在的条件下,口服淫羊藿苷可明显减少颗粒诱导的炎症细胞浸润,使炎性增厚的骨膜变薄,抑制颅骨标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②体外实验:经钛颗粒刺激后,细胞培养基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质量浓度显著增加,细胞中相应mRNA表达量上调,而经淫羊藿苷干预后这两种炎性因子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量显著下调。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在体内外均可显著抑制钛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
简介:目的测定男性与女性患者七氟烷吸入诱导下气管插管的半数有效浓度(MAC-EI50)并进行统计学比较。方法择期全麻患者,男性组(M组)31例,女性组(F组)35例,呼吸回路进行七氟烷预充后行肺活量法面罩吸入,调节七氟烷吸入浓度,进行序贯法吸入,首例患者设定浓度为4%,待气体浓度吸入(Fi)与呼出(Ft)均接近或达到设定的目标浓度(Fi/Ft=1)时,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维库溴胺0.15mg/kg,2min后进行气管插管,采用插管反应作为判断指标,出现7个交叉点(有效浓度-无效浓度)达到试验终点。结果M组七氟烷的MAC-EI50为3.021(1.8MAC),其95%的可信区间CI为(2.208,3.520)。F组七氟烷的MAC-EI50为2.744(1.6MAC),其95%的可信区间CI为(2.358,3.093)。两组间进行u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也是影响气管插管时气体麻醉的MAC值的一个因素,男性的MAC-EI50明显高于女性。
简介:目的分析2013-2015年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3-2015年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微生物室做细菌培养,培养结果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的122株菌株,进行药敏结果分析,并进行纸片扩散法复查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122株MDRP标本来源主要以痰液和分泌物为主,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科;122株MDRP中有90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2.95%、73.7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稍低,分别为36.07%和42.62%,未发现对多黏菌素B耐药株;多重耐药基因分析发现,122株MDRP中有21株VIM-2基因阳性,有62株发生oprD2基因缺失。结论不再推荐碳青霉烯类药物用于临床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治疗,该院MDRP耐药机制以作用靶点发生改变为主,但也存在其他耐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