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舌侧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状况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采用舌侧正畸治疗的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并比较其治疗前后牙周指数的变化,包括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bleedingindex,SBI)及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结果治疗前患者的GI、PLI、SBI、PD分别为1.10±0.80、1.23±0.73、1.30±1.02及(1.38±0.77)mm,治疗后的GI、PLI、SBI、PD分别为1.30±0.65、1.40±0.72、1.57±1.14及(1.57±0.72)mm,舌侧正畸治疗后牙周指数略高于治疗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侧正畸治疗对牙周状况无显著影响,是一项可以推广的正畸治疗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乳腺癌病人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以及科学的医学随访,以提高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认识、诊疗水平提供临床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例乳腺癌中12例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以及诊疗情况病。结果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首发癌中位年龄为54岁,1期和2期在异时性乳腺癌的发病多,病理类型在第一侧和第二侧发病无显著性差别。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手术手段,结论原发双侧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手术方式。双侧乳腺癌相对于单侧乳腺癌来说,同时性比列高、且双侧病理类型大致一致,并未发现her2阳性和basal-like所占比例增高,大致同单侧原发乳腺癌。自查体检以及乳腺超声是及时发现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简介: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大鼠缺血后肢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建立左后肢缺血模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山莨菪碱注射液8m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于缺血后肢分5点进行肌内注射,连续14d;观察术后即刻、7、14、28d健侧后肢与缺血后肢脚垫温差及术后28d大鼠后肢肌肉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结果治疗组两侧后肢脚垫温差(1.75±0.18)℃,较对照组(2.57±0.13)℃小(P〈0.05);治疗组缺血后肢肌肉组织中的MVD(4.60±1.50)较对照组(3.33±1.05)高(P〈0.05)。结论山莨菪碱对大鼠缺血后肢侧支循环的建立有促进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结合物理治疗对严重烧伤后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严重烧伤患者中抽取5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能力评分方面的指数远远优于参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烧伤患者采用外科手术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烧伤后的功能重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全部72例患者分成各自3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3.7±32.8)min、术中出血量(108.5±44.8)min、住院时间(20.5±2.8)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5.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P<0.05);骨性愈合时间(11.8±2.0)周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2%,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肱骨干骨折患者,以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给予治疗,手术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并且患者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技术在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1机均分成ABC两组,分别对其实施单层吻合技术,双层吻合技术及国产吻合器吻合技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上均显著优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AC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层吻合技术及国产吻合器吻合技术在治疗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首选吻合技术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同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对胃癌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病例均来自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并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分别实施传统双层吻合技术、采用单层吻合技术、吻合器吻合技术。结果2、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1组患者,2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2例,3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为1例,1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为5例(p<0.05)。结论实施吻合器或单层吻合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的过程,同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与CT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治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CT诊治重建,观察组予以MR诊治重建,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ACL(前交叉韧带)测量值以及PCL(后交叉韧带)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ACL(前交叉韧带)测量值以及PCL(后交叉韧带)测量值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ACL以及PCL的测量值稍高于对照组。结论MR与CT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治重建中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MR的应用效果略高于CT,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治疗,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为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肺癌化疗患者临床护理,可有效减少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其预后转归,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实施介入导管溶栓治疗以及外周静脉溶栓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05月收治的10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式的研究;对照组(53例)选择外周静脉溶栓疗法进行疾病治疗;观察组(53例)选择介入导管溶栓疗法进行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溶栓效果以及患肢消肿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效果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同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患肢消肿效果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选择介入导管溶栓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溶栓效果的提高以及患肢消肿效果的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病情康复以及生活品质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徳湿舒水凝胶伤口敷料预防外周静脉营养治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对200名经解释拒绝行CVC置管术需行外周静脉营养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标准进行判断,观察组在留置针穿刺处上方2cm处采用徳湿舒水凝胶伤口敷料,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静脉炎发生人数为5人,静脉炎程度为Ⅰ级,对照组静脉炎发生人数为83人,静脉炎程度为Ⅰ-Ⅲ级,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周静脉营养治疗中使用徳湿舒水凝胶伤口敷料对预防静脉炎有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