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感染风险的变化情况。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共纳入90例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优化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和严格的感染防控措施;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和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优化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能够显著降低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感染风险,改善其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因此,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应重视感染防控措施,优化喂养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方法 随机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32例,综合护理(研究组)32例,研究分析2组的护理情况。结果 研究组MAP、FiO2等临床指标相对较低,对照组临床指标整体较高,P<0.05。研究组用氧时间偏短,出院较快,对照组住院时间偏长,整体恢复较慢,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30例(93.75%)高于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26例(81.25%),P<0.05。结论 在为此类患者展开治疗干预时,综合护理的落实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对促进病情恢复、护理满意度提升都有着积极作用。
简介:2002年1月~2006年6月,我院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方法(NPPV)治疗急性肺损伤(ALI)患者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草案)。原发病有多发性外伤、中毒、休克、病理产科、重症胰腺炎、严重感染等。将1998年6月~2001年12月共30例设为对照组,男25例,女5例,41.2±7.8岁,呼吸频率31±4次/min,pH7.31±0.12,Pa02/FiO2245±48,心率126±10次/min;2002年1月~2006年6月共30例设为治疗组,
简介:【摘要】目的:对谵妄评估量表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将50例在我重症医学科有创通气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抽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25例病人实施重症医学科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试验组25例病人CAM-ICU谵妄评估量进行谵妄评估,均来源于2020年01月到2022年12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谵妄发生率8.00%低于参照组20.00%,且试验组无不良事件和病死事件发生,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病死率为12.00%;试验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参照组,试验组住院费用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病人实施谵妄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膨肺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内所收治的5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痰液引流,观察组采用人工膨肺吸痰,对比两组呼吸气道阻力和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肺不张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气道阻力和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肺不张的发生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膨肺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可行有效护理方案。方法:选取 2016年 8月 -2019年 8月于本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 11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样本。以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各 58例。对比 2组机械通气时间、临床症状解除时间、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 31.48±5.04) d,少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气促、咳嗽与哮鸣音解除时间分别为( 2.06±0.75) d、( 2.44±0.49) d与( 4.16±1.43) d,均少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肺活量、深呼吸量与通气流速分别为( 2.34±0.67) L、( 1.62±0.63) L与( 4.48±1.82) L/min,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作为护理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之一,其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病情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早期心肺康复治疗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到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此采用早期心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长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长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上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早期心肺康复治疗护理,可以有效缩短使用机械通气[1],减少在重症监护室的时间,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ICU机械通气患者不同于一般患者,其大部分患者状态为昏迷、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等,多数患者的肌力较差,在使用多种管道或者医疗器械时,他们非常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面对这个问题,如何进行患者痛苦的减轻,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频率,就需要更多的经验和预防措施来补救,本文以下将从压力性损伤的多个角度阐述其相关因素和护理进展,希望可以对患者给予病情上的对症处理和及时帮助。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集束化策略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入住我院ICU患者108例,将2021年01月至2021年06月的患者53例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07月至2021年12月的患者55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ICU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收治且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应用早期活动的效果。方法:以医院ICU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8例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患者于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入院,基于随机抽签法分组,有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一致,均为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活动。结果:观察组谵妄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早期活动,可降低谵妄发生率,缩短实际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和评估一系列舒适护理措施,以期提高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从而促进其整体康复过程。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200例呼吸衰竭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环境调整、体位管理、疼痛管理、心理支持和营养支持等舒适护理措施。观察指标包括生理指标、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心理状况评分和通气效果。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心理状况评分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通气效果也显示出更好的表现。结论:舒适护理方案能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舒适度和心理状态,提高通气效果,对促进患者整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