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心脑血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共纳入观察对象100例,均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接收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对观察对象进行分组,一组50例患者编组为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一组50例患者编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心脑血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老年心脑血管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对策及生活方式指导对糖尿脑血管患者的满意度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糖尿脑血管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护理对策及生活方式指导;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变化。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83.9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96.43%,比较χ2=6.104,P

  • 标签: 护理对策 生活方式指导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及并发症预防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11月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患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组,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到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少;观察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评分明显较低(p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心理状态 临床护理路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赋权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管患者监护期疗效的改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03-2023.03)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患者76例,遵照掷骰子法划分组别,38例开展传统护理干预者为参比组,38例开展家庭赋权护理干预者为试验组。比较二组干预效果。结果:比较生活质量、依从性评分、家属满意率,干预后试验组各项统计结果均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为研究患者护理干预时,开展家庭赋权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者依从性,使其维持良好生活质量,提高家属满意率,值得借鉴。

  • 标签: 家庭赋权护理干预 急性脑血管病 生活质量 家属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对改善急性脑血管患者远期预后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将我院10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疗法与基础性护理照拂)与观察组(50例,实施传统疗法+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护理干预),最后进行随访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更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亦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 长期随访 死亡率 ADL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临床护理价值和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8月-2023年8月,选取在这个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均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按照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护理干预)和参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实验患者的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比参照组人多高且整体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较参照组偏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护理干预,患者的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更高,生活质量相对提升,治疗效果显著提升,运用意义重大。

  • 标签: 护理干预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他汀类药物 服药依从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早期康复期间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的效果,以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心理状况等指标测评。方法:以84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开展研究,均分对照组(常规康复方案)、观察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案),以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心理状况等指标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均得到改善,且心理状况良好,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多发病。其不但日间变化迅速复杂,而且夜间的发病率也较高,早期发现,早期抢救,早期治疗,通过抢救能转危为安。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夜间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根本的一条。为了引起临床护理人员对冠心病夜间病情观察的重视,现结合临床上心血管的病理生理变化,根据对心血管病人的观察,谈谈护理体会。本文根据心血管内科疾病以及患者的特点,探讨心血管人的夜间发病情况,更好地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病死率。   【关键词】夜间护理观察;心血管疾病;患者   随着我国踏入老龄社会的步伐加快,人越来越多,而危害人健康和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演变快,夜间由于其自身生理特点易发生各种心血管事件,尤其是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在安静的夜晚比白天更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对心血管患者注意夜间观察和护理特别重要,对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谈谈老 年心血管疾病的夜间观察与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 2019年 10 月~ 2020 年 10 月共收治心血管患者 390 例,其中男 222 例,女 168 例,年龄最大者 96 岁,最小 60 岁。平均年龄 72 岁,夜间发生病情变化的心脏病人 101 例,占 26%;死亡 24 例,占 6%;其中夜间死亡 14 例,占死亡人数 58%。可见夜间是心血管人的高危时段。   2 了解人生理特点   期的生理机能逐渐发生退缩性变化。心脏功能由强变弱,心肌细胞变性或缩小,使心肌细胞利用的 ATP 和可动用的儿茶酚逐渐减少,使心肌不能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氧,表现为收缩力减弱,储备力降低,心排血量减少,心率减慢。心血管系统退行性变化,外周血管弹性减弱或消失,血管壁内钙质沉积,及胶原纤维的增生,血管的扩张性减退,出现进行性动脉硬化,引起单纯收缩期血压增高 [1]。期交感神经张力减弱,迷走神经张力亢进,心肌顺应性降低,心射血时间缩短,心搏量减少。由于期这些生理特点,各种心血管事件易发生于夜间。 3 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在普通病区夜间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工作较忙,易导致对心血管人的观察不周。并且可能夜间急诊病人入院而疏忽对其它病人的重视,护士频繁夜巡视也会导致患者夜醒次数增加再次入睡困难。以上因素都可能增加各种心血管不良事件夜间发生率。 4 夜间病情观察与护理 心内科护士在夜间值班时责任重大,不仅要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还要加强对病人的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1 夜间护士应详细做好床头及书面交接工作,了解病人日间病情变化,主要治疗心理,睡眠及饮食情况,并将交班内容整理在交接本上 ,以便夜间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防止遗漏治疗和护理。护理文件记录应体现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连续性、完整性、合法性,层次性和重点性等三基要求六大原则。 4.2 严格按护理等级要求定时巡视病房,要做到“四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说话轻,以免影响病人休息,不需要开大灯,尽量开壁灯,不需要开灯的,可以用小手电。由于现在科技发达,病区角落安装各种监控设备,查看监控是看护理人员是否按规定按时巡视,一旦出现不测造成事故纠纷,这也是有力的法律依据之一。 4.3 对病区患者的病情要做到心中有数 ,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精神状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主诉 ,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 ,并进一步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特别是对意志障碍,疲乏无力,白天出现过阵发性呼吸困难者,应高度警惕,并做好抢救工作。 4.4 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过程及不良反应。对睡眠不良的患者要及时反馈给值班医生 ,排除外周环境的干扰 ,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对患者与中年患者在剂量上有很多不同,因此,应根据人的排泄能力差,肾功能减退的特点,严格掌握剂量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血压、尿量及胃肠道反应。 4.5 保证患者睡眠,失眠是住院患者的常见问题,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陪护,病室光线宜暗;告知患者入睡前减少饮水量及不进食。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循环、呼吸压力;及时关灯,使其尽早进入睡眠状态。护士在凌晨气温最低时,要对病室的室温进行调节 (18~ 22 ℃为宜 ),适当增减衣被,减少患者自身对温度调节的能量消耗。 4.6 对不能自理的危重患者要定时翻身、扣背,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护理。 5 认真做好夜间治疗护理对夜间治疗的心血管患者,我们更应该保持高度慎独精神,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证治疗及时准确无误地进行。 5.1 据医嘱及病情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对于行心电监测,密切观察,详细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5.2 对静脉穿刺的患者,观察穿刺部位局部是否有肿胀;对使用微量泵静滴患者,查看输液泵是否正常运行,输入的液体量是否正确,输入速度是否符合医嘱要求。护士还应重视患者的不适、主诉及精神状态变化,注意及时疏导患者,减少各种不良刺激,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2]。 5.3 对于氧疗的患者,夜间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吸氧管容易脱落阻塞。应经常检查保持其畅通,同是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讲解说明高流量与低流量氧疗的意义,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以保证氧疗的正常进行。氧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绀及神志情况,据血气分析情况做好氧流量的调节。 5.4 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准备工作 如准备好除颤仪、吸痰管、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呼吸机等 ,以便及时抢救病人。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情况 ,并知道急救仪器的放置位置 ,以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顺利采取急救措施。 6 体会 通过上述的临床护理总结,大大提高了心血管患者的好转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使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由于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大,心血管人也越来越多,对他们护理工作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护士要重视心血管人夜间护理观察,掌握患者夜间变化特点,实施早期护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夜间危重患者较多应增加护理人员值班,保证人员到位,以最大限度为患者赢得救治最佳时机,提高夜间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明玉 .心血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7,4(17):105. [2] 蔡娜 .心力衰竭患者夜间不安全因素及人文护理 [J].山东医药 ,2018,48(32):155 . [3] 刘家永 .心血管人夜间病情观察和护理 [J].临床护理杂志 ,2018,3(3):17. [4] 杨杰孚 .住院病人的非药物睡眠方法 [J].世界医学杂志 ,2019,3(5):41-45.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公共卫生护理对心血管患者及心血管高危人群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的心血管患者以及心血管高危人群共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的方式,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公共卫生护理,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患者及心血管高危人群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采用公共卫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公共卫生护理,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2 型糖尿合并下肢血管变临床特点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36例 2型糖尿合并下肢血管变的患者行下肢血管彩超、CTA及 DSA 造影检查,根据血管狭窄情况选择介入治疗方式,全部病例均行动脉造影及动脉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结果:36例糖尿病患者均表现为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下肢血管超声及 CTA 显示糖尿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斑块、狭窄与血栓形成,病变累及下肢股动脉、髂动脉及胫前、足背动脉。介入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行胰岛素控制血糖、抗凝、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治疗后患者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踝肱指数明显提高。结论: 下肢血管 DSA 造影检查可以准确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阻塞部位及程度,血管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方法:将6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9年3月-2021年3月,并将所选患者平均分成参照组(n=30)及实验组(n=30)展开研究,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接受健康教育模式。对临床应用价值展开探讨。结果:实验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参考组(P

  • 标签: 老年心血管病 健康教育 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肾脏衰竭合并心血管患者实施血液透析的相关临床护理工作干预效果。方法:以本院70例行血液透析满足实验标准患者开展本次实验,并设置常规组及针对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常规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况发生率指标明显高于针对组,P<0.05;针对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肠梗阻,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强的护理操作对肾衰合并心血管且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后,血液透析过程中不良情况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也改善其生活质量,对患者疾病控制具有重要干预意义。

  • 标签: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 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的血液透析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患者,在基于不同护理方法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血液透析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及心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可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血压指标及心率情况。

  • 标签: 护理效果 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病 血液透析
  • 简介:脑血管意外是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与恶性肿瘤、心血管同为人类三大常见。我国近年来统计表明,脑血管意外在死因顺位中居第2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北方一些城市上升为第1位。1999年作者对我院445例急诊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0岁以上组主要死因首位的即为脑血管意外。因此,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急诊 护理对策 患者 流行病学特点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将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在老年心血管护理中发挥的疗效,分析护理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5月接诊的老年心血管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患者例数是70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采用的护理方式是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式是常规护理。对比指标: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组间数据的比较方式存在差异,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心血管病 老年患者 护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