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患儿男,7岁.因腹痛3d,于2003年11月3日下午来我院就诊.家长代述病史:3d前患儿开始腹痛,曾呕吐过1次,为胃内容物,大便正常,仅于来诊当日解稀便1次.在外院检查:WBC14.0×109/L,腹部B超未见异常.
简介:1例61岁女性患者因发热静脉滴注莫西沙星0.4g,1次/d,静脉滴注74min时患者突然双眼向右侧凝视,全身抽搐,颜面苍白,牙关紧闭,意识丧失,小便失禁。症状呈阵发性发作,每次发作持续3-4s,1min内共发作3次。心电图显示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短阵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立即停用莫西沙星,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氯化钾0.7g+硫酸镁1.25g静脉滴注。46min后患者神志转清,心电监护示窦性心率,未见早搏。患者既往有精神分裂症史36年,长期服氯丙嗪(400mg/d)。停用莫西沙星、氯丙嗪,先后给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他啶、奥氮平,患者发热消退。此后住院治疗20d内未再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简介:病例:患者,女,76岁。因“胸闷、憋气7天”于2015年11月12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10年前因“急性心肌梗塞”入院治疗,好转出院后逐渐出现胸闷、憋气等不适,活动后症状加重,近7天症状明显加重,夜间不能平卧。既往有高血压3级,冠心病病史10余年,平时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间断服用阿司匹林、呋塞米、螺内酯,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体温(T)36.8℃,脉搏(P)80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175/95mmHg,神志清,精神可,口唇轻度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余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诊断为左心衰,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为Ⅲ级。给予赖诺普利片(起始剂量5mg,qn)、阿司匹林肠溶片(0.1g,qd)、氢氯噻嗪片(50mg,qd)治疗。2015年11月12日晚患者第1次服用赖诺普利片30min后,出现眼睑、下唇肿胀,继而发展至喉部水肿,表现为喉咙紧缩感、呼吸不畅、憋闷。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并给予地塞米松5mg、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注射,10min后患者呼吸顺畅。患者入院前长期服用降压、利尿等药物,未出现不良反应。入院后饮食无异常改变,病房内无特殊过敏原,第1次服用赖诺普利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症状。因此,首先考虑为药物赖诺普利所致血管神经性水肿,立即停用该药,余治疗无变化,于次日上午患者肿胀明显缓解,2天后症状完全消失。
简介: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在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感染期间对患者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使用利奈唑胺(43例)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统计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降低幅度、恢复时间等指标,并分析其对治疗的影响。结果: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0.9%,发生在用药后(9.33±3.28)d,血小板水平较用药前下降了(58.8±15.7)%;停用利奈唑胺后(6.44±6.39)d血小板开始上升,(8.83±2.32)d后恢复至用药前水平。结论:利奈唑胺诱导老年人血小板减少为较为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停药后血小板可自行恢复到用药前水平。
简介:1临床资料病人,男,40岁,因外伤于2003-07-28入院治疗,为预防感染,用头孢曲松钠(0.5g/支,上海新亚药厂,批号:030235)2.0g/次,静滴,bid.2d后,大便稀软,大便次数由1次/d,增加为2次/d.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第7天时,增加至3~4次/d,并有下坠感.第11天早饭后,突发剧烈胃肠道反应,胃部胀满、阵发性腹痛、水样大便,1次/h,腹泻时伴有呕吐、出汗、无力等,症状类似急性胃肠炎,5h后症状基本消失.这期间未服用解痉药、止吐药及其他消炎类药物,饮食卫生.第2天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未再出现类似症状,所用输液器等与前11d相同.
简介:全麻诱导期间应用麻醉药物可诱发支气管痉挛,而有些肌松药可引起组胺释放从而导致支气管痉挛,维库溴铵极少引起组胺释放,本文主要就一例因维库溴铵致支气管痉挛的患者进行探讨分析,提出预防和治疗的意见,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