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滇西北地区旱冬瓜林、人工生态林、桉树林、果园、耕地和云南松林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及理化性质进行实验分析,探索不同利用类型土壤酶活性及其理化性质微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旱冬瓜林最高,云南松林最低,且均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氨态氮、含水量酶活性的相关性较好。细菌和微生物量酶活性之间相关性较好,可将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作为衡量当地土壤肥力状况的综合指标。

  • 标签: 滇西北 不同利用类型 酶活性 理化性质 微生物
  • 简介:“生态格网”工艺科学地发展了都江堰使用的“竹笼”、“羊圈”工艺。在福建首先被试,占’应用到同青溪山口河段的治理当中,和传统的净而不美的“渠化”、“硬化”工程手段形成对比。从传统工程措施到回归自然河道的治理措施,建设生态格网生物护岸工程,其经济和生态优势将为其在福建拓展广阔前景。

  • 标签: 河道治理 生态格网生物护岸工程 邵武
  • 简介:本文根据东川的地貌特征、气候差异以及耕地面积情况,从节水灌溉对东川农业发展的作用,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应用,推广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议几个方面,对东川节水农业的推广应用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具体措施。

  • 标签: 节水灌溉 农业生态 东川
  • 简介:通过对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初步探讨,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付出受益方财政补偿、生态保护区建立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矿产资源开采收入提取、水电发电收入提取等近期实施补偿的方式,为我国水土保持补偿分类试点及逐步推广,尽快建立和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以加快我国水土流失防治,促进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机制 资金补偿
  • 简介:在探讨了侵蚀坡地芒萁的生长入侵规律后,提出芒萁作为南方红壤侵蚀区的地带性草被,在侵蚀坡地的生态重建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治理实践中,我们应该遵循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采用不同治理模式,为芒萁的入侵繁衍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人工群落的顺向演替;同时在侵蚀坡地生态重建过程中,可以通过乔灌品种的合理配置,最终构建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水土保持复合型森林植被,这对于今后的侵蚀坡地生态恢复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芒萁 生长 侵蚀坡地 生态重建
  • 简介:在城市周边的山地取土、取石,留下了大量破碎、裸露的山体,严重破坏了地表结构,既影响了城市周边山地的生态景观,也极易引发生态环境恶化。本文对裸露山体的整治和植被恢复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岩壁修理改造利用、耕作层重建土壤改造、人工造林适宜树种选育、人工造林配套技术、小流域综合整治等技术措施,以期为裸露山体的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重建提供参考。

  • 标签: 裸露山体 整治 植被恢复
  • 简介:崩岗滑坡泥石流工作分别于水土保持和国土资源领域开展研究,研究工作存在异同。通过工作实践总结对比分析崩岗滑坡泥石流的相关性,初步研究表明:从学科术语及特征方面崩岗着重于地貌学,滑坡泥石流着重于地质学及灾害学;从研究手段上,崩岗多集中于第四纪覆盖层和浅部强风化层的精细化研究,滑坡泥石流除覆盖土层外还涉及风化程度不一的岩层,具有更广的研究对象,在岩土力学机制理论更为完善,两者可相互借鉴。

  • 标签: 崩岗 滑坡泥石流 对比 借鉴
  • 简介:在对北京怀沙河的水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怀沙河水质已重度富营养化,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大部分河段总氮质量浓度严重超过Ⅴ类水环境标准,总磷质量浓度超过Ⅲ类水环境标准,综合评价整个流域,水环境为劣Ⅴ类,水资源质量属重富营型,远未达到规划要求的Ⅱ类水环境标准.提出的相应治理对策有:继续加大水环境保护及治理措施;加大清洁小流域建设力度;对潜在的污染因素及早发现,及早治理;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大水环境保护法规的宣传,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违法水案件进行严查;加强水质监测和管护工作.该成果对建设清洁型小流域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水质监测 水质污染 防治对策 怀沙河
  • 简介:就台湾集水区经营的问题和现况,从集水区分类、订立明确目标、配置、经费负担和有效训练人员5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集水区分析,布设其土地利用方式,为规划者提供监测评估之步骤。

  • 标签: 集水区经营 集水区分析 监测与评估
  • 简介:崩岗是在水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由沟蚀发展而成的最严重的土壤侵蚀类型之一,在摸清崩岗现状、分布规律及成因的基础上,根据近几年治理崩岗的经验,对新邵县的崩岗防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崩岗 现状 成因 防治对策
  • 简介:长汀县是我国南方最严重的花岗岩水土流失区之一,其水土流失类型在南方花岗岩红壤侵蚀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2000年成立长汀县水保监测站以来,先后布设了1个气象观测哨、4个水蚀控制站、29个天然降雨径流小区、118个固定监测样地,初步形成了监测网络并取得了监测成果。

  • 标签: 水土保持 监测 长汀县
  • 简介:为解决现行水平截流沟设计方法缺乏合理性和系统性的问题,从理论分析入手,给出坡地水平截流沟的系统设计方法和具体的计算公式。用植被或树木的耗水量结合当地一定保证率下的降雨量作为主要因素确定水平沟的距离;用当地设计保证率下最大一次可能降雨量、最大降雨强度、土壤入渗速率等参数确定水平沟断面尺寸——当量宽度深度。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说明利用文中给出的方法和公式进行坡地水平截流沟的设计是可行的。以往的经验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具合理性、可靠性,可应用于生产实践。

  • 标签: 坡地 水平截流沟 水平沟 水土保持工程 工程设计
  • 简介:类芦是我国南方快速绿化水蚀荒漠化地区的优良草种。对类芦根蔸土壤中VA菌根真菌的调查表明,栽植类芦后,土壤中的VA菌根真菌数量大幅度增加,并与类芦根系形成一种协调的共生体系,极显著地促进了类芦的生长。新栽植类芦时,可在基肥中增施少量VA菌根土磷肥,以促进土壤中VA菌根菌的快速繁衍。

  • 标签: 类芦 VA菌根 关系分析
  • 简介:切沟侵蚀作为一种常见的土壤侵蚀现象,不仅破坏土地资源,也是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由于切沟侵蚀机制复杂,研究手段欠缺,切沟侵蚀研究进展缓慢。切沟侵蚀监测技术是研究切沟不同发育阶段侵蚀速率和构建切沟预报模型的基础。近年来,高精度GPS、三维激光地形测量以及RS和GIS等切沟侵蚀监测技术取得了新进展,尤其是高分辨率遥感的应用为较大时空尺度的切沟侵蚀监测提供了可能性。世界范围的切沟侵蚀监测成果表明不同地区切沟侵蚀速率主要为0.16~15m/a。切沟侵蚀预报技术进展缓慢,现阶段还没有广泛应用的切沟侵蚀预报模型。利用高分辨率航空和卫星影像及三维激光测量等新技术,开展较大尺度的切沟侵蚀监测是近期的研究热点和主要发展趋势,而从长远来看,发展切沟发育和侵蚀的经验和机制模型、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切沟侵蚀预报是切沟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切沟 GPS 三维激光测量 监测技术 侵蚀速率 预报模型
  • 简介:土壤侵蚀模型研究,是土壤侵蚀学科的前沿领域和水土保持规划的有效手段.述评了我国在坡面预报模型和流域侵蚀产沙模型、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模型和全国水土流失宏观趋势预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中国水蚀预报模型研究面临的挑战任务,指出了我国水蚀预报模型近期研究重点.

  • 标签: 水蚀 预报模型 产沙模型 土壤侵蚀模型 水土保持规划 坡面
  • 简介:利用第3次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体状况,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等不同类型水土流失状况以及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4大经济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并对水蚀区侵蚀危险度现状进行了评价。结合水利部开展的第1、2次全国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15年来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多年来土壤流失量变化的状况。

  • 标签: 水土流失 状况 发展趋势 中国
  • 简介:为研究近10年来太湖流域片土壤侵蚀情况,借助2次水利部土壤侵蚀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太湖流域片土壤侵蚀现状及其面积在空间上的分布,得出2002—2011年间土壤侵蚀的变化趋势,并利用土壤侵蚀综合指数EI,对流域片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太湖流域片土壤侵蚀总面积为2.3万km2。其中太湖流域侵蚀面积0.1万km2,东南诸河地区侵蚀面积2.2万km2,侵蚀等级均以轻度侵蚀为主;但太湖流域的轻度侵蚀面积所占比例更大,而东南诸河中度侵蚀及其以上的侵蚀等级面积所占比例更大。2002—2011年间,太湖流域片土壤侵蚀面积整体上呈逐步减小的趋势,共减少1.08万km2,年均减少1201.24km2;其中,轻度、中度和强烈侵蚀面积减小,而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面积增加。太湖流域地区EI值远小于东南诸河地区EI值(1.65),表明东南诸河土壤侵蚀总体情况更严重。2002—2011年太湖流域片EI值减小,但少数区域EI值增加明显。建议将其列为重点治理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 标签: 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 水土流失 变化趋势 土壤侵蚀综合指数 侵蚀强度
  • 简介:泥石流是山区一种突发性的自然侵蚀过程,但人为活动加剧了它的发展。在我国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泥石流成为我国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现象。本文在分析我国泥石流灾害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灾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泥石流 成因 对策
  • 简介:我国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的小流域治理历史悠久,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探索出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治理理念、治理措施及管理体系,取得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和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先后对上万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总面积达38万km2;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包括治理理念和治理目标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小流域管理机制不健全和资金投入体制亟待完善等。在新时期,小流域综合治理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原有的思路框架中,要在继承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小流域综合治理新的内涵,使其产生新的活力,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广大民众对居住和生产环境条件不断提高的需求。在当前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应注重当地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布设防治体系,逐步调整综合治理内容、治理措施和综合治理目标,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管护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需求。

  • 标签: 小流域 综合治理 治理成就 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