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据国外有关报刊介绍,自1982年开始,日本用原生质融合技术进行珍珠贝外套膜的研究。此法是把培养的珍珠贝外套膜组织分成单个细胞,然后再用酶溶去细胞壁,成为单个原生质体,再把两种珠母贝的原生质体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外套膜组织。这种组织可产生具有两种珠母贝特性的珍珠。

  • 标签: 外套膜 育珠 珠母贝 新技术研究 珍珠贝 原生质体融合
  • 简介:本文利用微量蛋白电泳方法,通过对3个鲤鱼不同养殖品种单个卵粒全蛋白和酯酶同工酶的电泳研究,分析了鲤鱼单卵酯酶同工酶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鲤鱼品种酯酶同工酯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酯酶酶带的有无,也表现在酯酶酶带相对活性的高低。另外,本文还探讨了微量蛋白电泳方法和显色技术对于研究鱼类胚胎发育和鱼类育种学的意义及应用价值。

  • 标签: 鲤鱼 电泳方法 酯酶同工酶 育种学 养殖品种 鱼类
  • 简介:关于人工繁殖遮目鱼的研究工作是从1973年开始,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74-1975年。本文包括了1975年研究完成的工作。同时也包括1972年与1974年在“内陆水产科研技术报告.第5期,1974年7月1日-12月”(InlandFiheriesprojcctTechnicalReportNo.5、July1--December31.1974)发表过的部份工作。

  • 标签: 内陆 科研技术 初步研究 持续 水产 研究工作
  • 简介:斑点叉尾(Ictaluruspunctatus),亦称美洲鲶、沟鲶,属于鲶形目,科,为淡水温水性鱼类。斑点叉尾天然分布于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的部分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现在基本上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产量超过美国淡水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该鱼具有适应范

  • 标签: 斑点叉尾 饲料蛋白 营养需求 蛋白质水平 需求量 必需氨基酸
  • 简介:采用单一或混合使用鲤鱼脑垂体、LRH-A2和HCG的方法,对池塘工人养殖7年的斑Hu亲鱼进行8批19组人工催产,收集鱼卵151990粒,催产率达100%;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获得受精卵106450粒,受精率54.5%-88.9%,平均值达70.0%;孵出全长1.2-1.5cm鱼苗33808尾,孵化率8.2%-58.1%,平均值为31.8%。使用丰年虫、水蚯蚓等鲜活性饵料投喂,经16-21天培育,在12个水泥池和12个水族箱中培育出3-5cm鱼种20365尾,成活率44.3%-87.6%,平均值为60.2%。取了斑Hu全人工繁殖的成功,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 标签: 斑Hu 人工繁殖 育苗 Gan鱼
  • 简介:磷元素是动物体内含量较多的矿物元素之一,其需要量仅次于钙,在动物生长发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占总磷的85%~88%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与钙一起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硬度,其余在细胞外液和细胞中分布,参与动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分解和合成代谢;在能量储存、释放和转换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动物骨骼正常生长发育、最优繁殖性能和最佳生长效率必需的营养元素。

  • 标签: 磷利用 动物体内 动物骨骼 生长发育 矿物元素 合成代谢
  • 简介:2006年对鳄龟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共收集龟卵509枚,其中受精卵420,孵出稚龟313只,孵化率74.5%,死亡23只,成活率92.7%。

  • 标签: 鳄龟 人工繁殖
  • 简介:黄鳝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概述黄鳝性逆转、生长与年龄、食性、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毒性试验、内分泌腺、染色体组型等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黄鳝 生物学 研究进展
  • 简介:利用温流水小水体养殖鲟鱼,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放养规格在每尾长10-12cm时,放养密度可达到80-90v/m2;当放养规格每尾长为30-35cm时,放养密度以50-60v/m2为宜;鲟鱼的日均增重量随着个体的增重而增加;饲料系数随着鱼体的增大而增大.

  • 标签: 温流水 小水体 鲟鱼 养殖试验 密度 日增重量
  • 简介: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对山女鳟的肝脏、肌肉等组织的LDH、MDH、IDH、ADH、EST、SOD等同工酶进行电泳,并对其表型进行生化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6种同工酶是由13个基因座位编码;其中m-MDH基因座位呈多态,其多态座位比例为7.6%,平均杂和度为0.059.在生化遗传水平上山女鳟表现出较低的遗传变异.

  • 标签: 山女鳟 同工酶 多态座位 表型 生化遗传分析
  • 简介:研究由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下达科研任务,在珠海斗门白蕉虾场进行。为减少罗氏沼虾疾病的发生,按照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在养成全过程中,由于有环境的水质净化和保健剂的作用,从放养至收虾,未发生过虾病,亦未发生自浊病。试验数据证明,采取综合防病方法,能够达到增产目的,为今后养殖罗氏沼虾提供了防病途径。

  • 标签: 罗氏沼虾 疾病综合防治 日常管理 水质调节 保健剂
  • 简介:革胡子鲶(Clariasleather)是埃及食用鱼类之一,它的优点是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杂食性。1983年自广东引进广西,经饲养证明,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当年鱼体重可达到1.5~2.0kg。其生长速度相当于普通胡子鲶(C.fuscus)的5~6倍,和蟾胡子鲶(C.batrachus)的2~3倍。

  • 标签: 革胡子鲶 产量高 饲养条件 人工繁殖 食用鱼 杂食性
  • 简介:为了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现代养猪生产中已普及早期断奶,即3—5周龄断奶,但是由于早期断奶仔猪抗病力低、消化道与消化腺发育尚未完善、胃酸分泌不足等生理特点,而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表现为食欲差、消化不良、生长慢、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下降、精神状况不佳等,Liebbrendt和Ewan(1975)、Lecee等(1979)、Armstrong和Clawson(1980),统称为早期断奶综合症。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酸制剂不但能改善仔猪饲料利用率、提高日增重、减少应激、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而且与高铜、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促进生产性能的功效。为此,本文围绕着不同类型酸制剂的应用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有机酸制剂 应用 早期断奶仔猪 猪饲粮 ARMSTRONG 早期断奶综合症
  • 简介:草鱼以其饲料来源广,肉质好,脂肪含量低,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易于进行规模化养殖等特点,成为我国渔业生产中历史悠久的重要淡水传统养殖品种之一.与青鱼和花白鲢统称“四大家鱼”,深受广大养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廉价的草食性鱼类(草鱼、鲫鱼、团头鲂)的需求越来越大,草鱼的养殖也愈来愈热。但是,草鱼养殖过程中(特别是苗种培育阶段),成活率低,疾病多且很难控制,

  • 标签: 池塘养殖 草鱼种 技术 规模化养殖 草食性鱼类 饲料来源
  • 简介:在池塘中将岩原鲤大规格鱼种养殖成尾均重为300g/尾的商品鱼,养殖周期为一年,通过试验得到了岩原鲤池塘成鱼养殖合适的放养规格、放养密度、产量、成活率及饵料系数等技术数据。

  • 标签: 岩原鲤 池塘 成鱼养殖
  • 简介:本文应用高等哺乳动物血清补体B因子溶血检测技术检测仿刺参个体体内补体B因子。通过溶血法检测了健康仿刺参以及人工诱导化皮仿刺参体腔液补体B因子活性。结果显示仿刺参体腔液有补体B因子存在,且含补体B因子仿刺参体腔液溶血活性明显高于和去补体B因子体腔液的溶血活性。实验对仿刺参体腔液进行加热处理结果显示其补体B因子是对热不稳定的分子,此特性与高等哺乳动物B因子特征相同。仿刺参体内存在补体B因子,它与脊椎动物补体B因子性质相似,在免疫旁路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补体B因子 棘皮动物 仿刺参 溶血活性
  • 简介:提高姚江大水面渔业产量对策研究钟敏华,潘邦进,吕明德,钮心澄(宁波市江北区水产管理处)前言我国是一个江河资源丰富的国家,水产养殖开发的潜力很大,但目前成功地利用江河进行增养殖开发的事例尚不多见,大多处在只捕不养的状况,如果今后长期停留在单纯依赖捕捞天...

  • 标签: 江河渔业 姚江 开发利用 养殖技术推广 拦鱼设施 渔政管理
  • 简介:对青狮潭水库银鱼的月龄生长进行全年连续采样分析,用vonBet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其生长特性,得到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0.0051L2.6668。生长方程为Lt=7.01[1-e-.2473(t-0.4145)],Wt=0.94[1-e-0.2473(t-0.4145)]2.6668。经X2检验显著服从(α=0.05)。并由此推导出体长和体重的生长速度方程及生长加速度方程。银鱼生长拐点在4.8569月龄处,考虑库区银鱼生长、繁殖的特点,建议银鱼最适捕捞期在12月。

  • 标签: 水库 太湖新银鱼 月龄
  • 简介:本文通过对自然温度周期下培育成熟(常规培育)所需积温和人工控制培育温度提前成熟(恒温培育)所需积温的统计,初步研究了香鱼从受精到个体发育达到性成熟所需的累积温度。在本试验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常规培育条件下,香鱼性腺成熟积温约为5524度·日,其中,胚胎发育期积温195度·日,育苗期(体长达到2em)的积温为832度·日,低温期(越冬期)积温1778度·日,成鱼培育期(第二年的生长期)积温2719度·日;衡温培育总积温为4801度·日。

  • 标签: 香鱼 发育 积温
  • 简介:目前,渔业可持续发展已逐渐引起水产工作者的注意。一个池塘所能消除过多营养盐和有机物以净化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大量投入饲料和肥料促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初级生产力和鱼产量得到提高。然而多余的肥料和残饵碎屑的沉积与分解,使得底泥和水体中的营养盐、有机物浓度升高,透明度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问题:COD升高、耗氧加剧、DO和底泥pH降低,一些有毒物质在水体中大量积累,水质恶化。如果管理者掌握了良好的水质调控技术,在水质有不良趋向时用适当的措施加以改善,就能使生态系统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 标签: 水质调控技术 养殖池塘 淡水 可持续发展 初级生产力 浮游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