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分析了不同品牌酱类产品的理化指标,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rrhenius和ASLT理论,采用保温加速试验,将目标酱在50℃保温,模拟正常储存条件下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其在货架期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酱在保温过程中由于美拉德反应,导致总酸明显升高,氨基态氮下降,产生CO2气体等现象,而酱中的还原糖并没有显著降低,经验证证实,是由于美拉德反应导致了酱的pH缓慢降低,在低pH条件下,酱中的白糖逐步分解为还原糖,反而使体系中的还原糖水平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平,进一步促进美拉德反应的进行,虽然少量的Na2SO3和CaCl2,可以明显的抑制美拉德反应的速度,但为了保证酱的食品安全,最好采用纯天然的含有抑制剂的原料来控制酱的美拉德反应。
简介:为保障食品安全,"食品污染物监测及其健康影响评价的研究"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食品污染物分析质量控制研究;污染物(包括金属污染物,农药残留)监测技术研究;建立有害物质暴露危险性评估技术;生物学标志物研究.研究完成后,建立了我国与国际接轨的污染物监测网框架,提出了我国食品污染物监测分析质量控制评价原则,提高了我国污染物监测水平.绘制了我国食品污染物基本状况表.我国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铅污染,各年龄段铅的摄入量偏高,特别是儿童已经达到PTWI的105.6%~109.7%.说明我国食品中铅的含量偏高,应该修订国家标准.镉污染主要在鱼类,全国平均值超过国家标准,其中河南省淡水鱼的镉平均值是国家标准的近3倍,其他食品镉的污染不严重.砷、汞在食品中的污染不严重.成功地以总膳食研究为手段进行膳食暴露评估.在国际上首先建立了反映人体微量氯丙醇暴露的β-氯乳酸的痕量检测技术,并作为理想的接触标志物用于人体氯丙醇的暴露评价;初步建立了以监测母乳中二NFDA1英负荷水平作为接触标志物和生殖内分泌指标作为效应标志物的体系;应用人胚肾LH/CG受体重组细胞株生物发光法测定血清中的BCG.研制出监测网研制数据上报系统计算机软件.该研究对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方法和科学依据.
简介:孕期乳母期妇女是重要的特殊人群,其机体对营养素需求量显著增加。常规膳食容易引起微量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将直接影响母体生理功能、胚胎发育和产后婴儿生长发育。本文综述了国内孕期乳母期妇女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现状。与推荐摄人量相比,VA、VB1、VB2、VC、钙、铁和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营养供给不均衡。为预防和解决孕产妇的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及卫生部门长期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营养素缺乏的认识,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摄入一定量的营养素补充剂来平衡营养。现今孕产妇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调查发现文化程度高的孕产妇选用营养素补充剂的比例相对较高。针对目前市场上的营养素补充产品,简要总结了保健食品类,OTC(非处方药)类以及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剂型的普通食品类营养素补充产品和它们的异同点。
简介:为了解赣榆地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人群中低浓度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群分布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发光分析技术(MEIA)测定8002例健康人群血清HBsAg阳性及其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e抗体、(HBeAg、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并结合PCR试验结果,确定浓度在5μg/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共检出HBsAg阳性369例,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的有85例,占总数的1.06%,占HBsAg阳性人群的23.04%,其中HBsAg浓度在1μg/L以下的38例(44.70%);1~2μg/L的有15例(17.64%);2~5μg/L的有32例(37.65%).对上述低浓度HBsAg人群的5项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获得8种模式,以"HBsAg、抗HBc、抗Hbe阳性"和"HBeAg和抗HBs阴性"模式为主(70.59%);累计HBsAg和抗-HBc同时阳性者占91.77%;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只出现在HBsAg1μg/L以下人群中(6.45%).结果显示低浓度血清HBsAg人群不容忽视,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相关HBV血清标志物,对于确定上述人群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