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赞美广西柳州的千古绝句,引得无数文人骚客竞折腰。时光飞逝,当历史的年轮一页一页翻进21世纪,龙腾虎跃的柳州,继1996年凸现“柳州晚报现象”,全国20多家新闻单位纷纷前来寻觅真经之后,再一次成为报业同仁和学者目光的焦点、思索的驿站:不是为迤俪的风光和昔日的辉煌,而是为2003年柳州日报社开全国党报改革之先河将报社行政副职领导岗位拿出来竞聘之壮举!论地理位置,广西尚属国家贫困省区,百业待兴;讲整体素质,柳州日报社望许
简介:常德日报以“稳”、“准”、“狠”的批评报道干预生活,鞭挞丑恶,有力地推动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引导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实践,使报纸真正起到了“当党的喉舌,传人民心声”的桥梁作用,收到了既让市委市政府满意,又让群众满意的最佳效果。稳就是批评报道要掌握分寸,把握火候,确保对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帮忙不添乱。既不怕捅“漏子”,又不留“后遗症”,不让被曝光者钻空子,揪“辫子”。常德日报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找到了一套批评报道求“稳”的好办法。一是对批评报道提前介入,及时制定出详细可操作的策划案。策划案经编务会研究决定送市领导审定。策划案具体到月日
简介:《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大型机关报,其存续的9年多时间里一直秉持着大众化、通俗化的编辑方针和文艺方向。但同时其又登载了为数不少看似与文艺大众化方向"相悖"的旧体诗词。这一方面是出于团结更广大的力量以争取抗战胜利和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赢得更多支持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是与隐秘的政治斗争需要以及中国共产党上层领导人物的包容有关。鉴于旧体诗深奥难懂的特质,《新华日报》编辑还有意识地引导创作者突破传统旧体诗词的严格规范而创作半自由化、口语化的新旧体诗。这对当时国内的旧体诗词创作无疑起到了积极引导、示范的作用,从而充分实现了文艺与广大民众相结合并激励民众为争取抗战胜利、共建民主国家而共同战斗的重要作用。
简介:<正>1941年—1946年间,中国共产党党报《新华日报》和《大公报》之间,有过三次针锋相对的论战。三次论争的问题,都同国家、民族的荣辱兴灭攸关。一、周恩来《致大公报书》《新华日报》同《大公报》的第一次论战是在1941年5月。国民党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已被打退,它在政治上极端孤立的处境下,反共活动有所收敛,却加强了对新闻界的控制,报刊上充满反共叫嚣。这个时候,为逼迫国民党投降,日军约10万人于5月初进攻黄河以北位于晋南、豫北的中条山地区。这一地区集结有国民党军15万多人。这些国民党军原以反共为主要任务,对日军缺乏作战准备,在日军进攻时大部分采取避战方针。因此,虽然八路军主动出击,截断了同蒲路、正太路、平汉路、白晋路等日军的交通线,作了积极配合,国民党军仍然全线溃败,不到20天损失兵力7万余人,丧失了中条山及附近边区的大片国土。蒋介石不肯动用包围陕
简介:现代报业竞争激烈,县市报要想在激流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办出特有的风格,营造独特优势。尽管经过治理整顿后保留下来的县市报其性质已不再是机关报,但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县市报仍然承担着地方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宣传任务。活动多,会议多,行政部门的工作性、动态性报道多,尤其是头版,版面显得过于严肃、呆板,仍然是县市报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把县市报办成一张既令地方满意、又受读者欢迎的报纸?《常熟日报》近年来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其中于2006年元旦正式出版对开大报之时推出的“今日视点”栏目,成功地擦亮了头版这个“新闻橱窗”,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
简介:1949年7月《湖北日报》创办伊始,便面临资金和纸张短缺的困境,之后《湖北日报》社创立对外印刷厂解决了上述困难。但"三反"运动来临,该报社为完成上级规定的"打虎"指标,发动群众相互检举和揭发,结果"遍地为虎",日常工作亦难以进行。此时上级权力机关为维持机关有效的运转,力图通过复查安抚人心,要求《湖北日报》社根据材料重新复查;同时也为维护运动合法性,要求维持贪污分子的比例。而新领导者在执行上级指示的过程中,一方面为促使报社有效运转,在复查中大量解放和安抚工人;另一方面也为维护既得利益,将干部树为运动开展合理性的证明。如此,运动在上级权力机关与新领导者的共谋中结束。
简介: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了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宣部党建杂志、辽宁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山东党员干部之友杂志社、党建文汇杂志社和上海组织人事报社联合举办学习党的十七大文件知识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