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一个写作教学常见的现象引入,直面学生写作的三大真实困难“不想写、没的写、不会写”,支出了新招:文化语文“天地人”三维构思法。并在对文化语文“天地人”三个语境“历史文化语境、地缘文化语境、创作主体文化语境”概念正解的基础上,探寻了“文化语文”作文三维构思法在实践运用中可以凭借的落点。接着以游记类作文的写作指导为例,由深到浅地分别择取了名家名篇、教材范文、学生佳作等不同层面的应用典范,通过案例的枚举,简明剖析了方法应用得以成功的秘诀。

  • 标签: 文化语文 作文构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方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治疗轻、中度矢状面失平衡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武汉同济医院接受OLIF联合后路Wiltse入路矫形内固定治疗的27例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51~68(54±11)岁。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的情况;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腰痛和腿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评估临床疗效;并同期行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测量和评估脊柱侧凸冠状面Cobb角、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与LL差值(PI-LL)、矢状面垂直轴(SVA)等改变情况。手术前后各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52(30±5)个月。手术时间为(235±33) min,术中出血量为(433±62) ml。腰痛和腿痛VAS及ODI评分分别由术前的(6.8±1.4)分、(7.3±1.4)分和71%±11%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1±1.2)分、(1.0±0.9)分和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5.302、139.855、291.198,均P<0.05)。腰椎侧凸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的28°±8°下降至末次随访的9°±4°(F=66.352,P<0.05)。LL由术前的20°±11°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33°±7°(F=17.678,P<0.05)。PT、PI-LL及SVA也分别下降显著,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11、23.809、53.372,均P<0.05)。本组未出现严重的神经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OLIF联合Wiltse入路矫形内固定治疗轻中度矢状面失平衡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满意,其创伤较小、并发症少,能较好地矫正冠状面及矢状面畸形及失平衡情况。

  • 标签: 脊柱侧凸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Wiltse入路 微创手术 矢状面失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胸椎间盘摘除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采用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胸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16例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均年龄53.7岁。致压物按性质分类包括软性胸椎间盘突出5例、钙化或骨化型胸椎间盘突出7例、病变椎间盘相邻椎体后缘骨赘型突出4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表现胸脊髓病症状,其中7例合并神经根性症状。采用局部麻醉下椎间孔入路、椎间孔扩大成型及全内镜下胸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观察术后影像学的变化,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术后1年时疼痛症状及脊髓功能恢复状况。背痛及神经根性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神经学功能评估采用Nurick评分及改良日本骨科学会(mJOA)评分,胸椎功能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更换手术方式发生。所有患者术后胸椎MRI及CT检查均显示脊髓减压充分,无致压物残留。所有患者术后背痛、神经根性疼痛均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恢复,术后1年mJOA恢复率为50%~87.5%,平均72.0%。有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肋间神经痛,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部麻醉下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间孔扩大成型、全内镜下胸椎间盘摘除术是治疗位于脊髓腹侧的软性及硬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 标签: 胸椎间盘突出症 全内镜 胸椎间盘摘除术 经椎间孔入路 椎间孔成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磁共振(MRI)的影像组学技术构建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肝癌患者短期疗效预后预测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23例,其中男90例、女33例,年龄24~83岁,平均(58±10)岁,所有患者均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并在术前行MRI扫描。同时,所有患者在TACE术后3~4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并根据修正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进一步分为训练组(85例,其中42例有效,43例无效)和验证组(38例,其中19例有效,19例无效),两组患者组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随后,利用术前T2WI图像进行影像组学分析,基于R语言筛选特征性纹理参数,构建训练组和验证组的TACE短期疗效预测模型。结果每个患者的T2WI图像分析共得到396个不同的纹理参数,进一步利用LASSO降维及10倍交叉验证筛选得到5个特征性纹理参数,具体为stdDeviation,ClusterProminence_angle135_offset4,Correlation_angle135_offset4,Inertia_angle135_offset4,InverseDifferenceMoment_angle45_offset4,根据以上5个纹理参数及其对应系数值计算得到相应放射值(Radscores),并进一步构建训练组和验证组的预测模型,发现其中训练组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0.722~0.9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和69.0%,验证组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654~0.94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和63.2%。结论本研究构建的TACE疗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利用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技术预测肝癌TACE短期疗效是可行的,预测模式稳定且可靠。

  • 标签: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栓塞,治疗性 纹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氧化二十碳三烯酸(EET)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10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R组、I/R+EET干预组(I/R+EET组)、I/R+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TAK242干预组(I/R+TAK242组)及I/R+EET+TAK242干预组,每组6只。于再灌注24 h时观察各组肾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小鼠肾脏NLRP3炎症小体、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MyD8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I/R组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肾功能下降[BUN:(10.37±0.53)比(6.70±0.82)mmol/L,t=9.17,P<0.001;Scr:(83.67±3.88)比(32.50±3.51)μmol/L,t=23.96,P<0.001],NLRP3(1.54±0.10比0.71±0.05,t=13.14,P<0.001)、caspase-1(2.35±0.05比0.62±0.02,t=73.77,P<0.001)、IL-1β(3.11±0.11比1.26±0.05,t=35.97,P<0.001)、TLR4(1.58±0.03比0.39±0.01,t=86.00,P<0.001)和MyD88(0.94±0.02比0.26±0.01,t=72.61,P<0.00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R+EET组肾功能损害及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I/R组(均P<0.001),TAK242联合抑制后,各蛋白的表达水平较I/R及I/R+EET组均降低(均P<0.001)。结论EET能够减轻小鼠I/R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通路调节NLRP3活化介导的细胞焦亡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表氧化二十碳三烯酸 炎症小体 细胞焦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仑伐替尼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无效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介入放射科收治的不可切除且对TACE无效(间隔4~6周、两次TACE后仍呈肿瘤进展)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36例,男30例、女6例,年龄35~76(54±10)岁。所有患者均口服仑伐替尼(体质量≥60 kg者12 mg/d;体质量<60 kg者8 mg/d)后6~8周以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疗效,包括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并记录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此后每8周评估一次。结果具有完整的随访资料者35例,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2例(5.7%),稳定5例(14.3%),疾病控制率20.0%(7/35),总生存期11.5个月,无进展生存期5.3个月。24例(66.7%)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蛋白尿、腹胀等,因不能耐受停用者1例(2.8%)、减量者5例(13.9%)。结论仑伐替尼对部分不可切除且对TACE无效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有效,能延长总生存期,虽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多较轻且为可逆。

  • 标签: 癌,肝细胞 仑伐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合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例门静脉海绵样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21例患者均行TIPS手术,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7~67(48±11)岁。术后1、3、6个月,之后每隔6个月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血氨及超声,每年行上腹部增强CT及分流道造影。结果19例患者(90.5%)成功行TIPS术,17例栓塞曲张静脉,2例无法超选栓塞,二期行胃镜下治疗,术后患者均出血停止。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25.0~44.0(33.7±5.4)mmHg(1 mmHg=0.133 kPa)降低至17.0~30.0(24.5±3.1)mmHg,门静脉压力梯度由16.0~32.0(23.5±4.6)mmHg降低至9.0~15.0(11.4±1.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24个月,19例成功接受TIPS患者2例出现二期肝性脑病,再发上消化道出血3例,其中1例为十二指肠溃疡,2例为食管静脉曲张所致。支架内再狭窄率6例,其中3例行修正术,随访期末16/19的二期通畅率。结论对于门静脉海绵样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TIPS栓塞曲张静脉的同时降低门静脉压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放射学,介入性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阴道子宫颈峡部环扎术不同手术时机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1 027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孕期环扎组(n=736)及孕前环扎组(n=291),前者根据手术时宫颈内口情况分为孕期择期环扎组(n=511)和应激环扎组(n=225)。比较不同组别孕妇分娩孕周、足月产率、新生儿体重及存活率。结果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环扎术后总体分娩孕周为(36±4)周,足月产率为69.6%(710/1 020),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 038±624)g,存活率为94.7%(966/1 020)。孕期择期环扎组的分娩孕周、足月产率及新生儿体重分别为(37±4)周、72.8%、(3 091±594)g,均高于孕期应激环扎组的(36±5)周、62.7%、(2 963±756)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1、χ2=7.593、t=2.396,均P<0.05),而两组新生儿存活率分别为95.3%、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2,P>0.05)。孕期择期环扎组与孕前环扎组的分娩孕周、足月产率、新生儿体重及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阴道子宫颈峡部环扎术操作简便有效,术后能够显著改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孕期择期环扎手术效果优于孕期应激环扎术。

  • 标签: 宫颈机能不全 环扎术,宫颈 手术时机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肝硬化急性门静脉广泛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行TIPS联合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的肝硬化急性门静脉血栓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37~71(46±9)岁,肝功能Child-Pugh A级3例、B级8例、C级0例,观察术中即刻血栓清除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血栓复发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支架通畅率。结果患者均治疗成功,门静脉主干即刻血栓Ⅲ级清除率9/11,Ⅱ级清除率2/11;尿激酶用量30~60(40±5)万U,穿刺点轻微渗血3例,术后门静脉血栓复发1例,再出血1例,肝性脑病2例,支架一期通畅9例。结论TIPS联合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肝硬化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术后门静脉通畅率及肝内分流道通畅率高。

  • 标签: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放射学,介入性 血栓切除术 AngioJet
  • 简介:摘要:本文以开C8M2地块产业园二期项目的通用厂房为例,详细介绍了以功能为向导,以适用、经济为原则的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演变过程,为类似的建筑功能布局提供解决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30岁男性,表现为间断发热和咳嗽,胸部CT显示为右肺下叶结节状病灶伴空洞,肺穿刺活检可见曲霉菌丝。应用伏立康唑治疗1年效果不佳。既往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3年。遂在虚拟支气管镜导航下支气管镜于右肺下叶基底段8a亚段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每月1次,共3次。治疗后复查胸部CT显示病变逐渐缩小为纤维硬结灶,随访时无复发。

  • 标签: 两性霉素B 侵袭性肺曲霉病 虚拟支气管镜导航 支气管镜下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辅助重症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MV)患者脱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需行MV的神外重症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123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NC组(n=63)和HFNC+EDP组(n=60)。HFNC组在患者脱离呼吸机后序贯鼻高流量吸氧;HFNC+EDP组:在HFNC组基础上加用EDP治疗,1次/d,每次30 min。结果与HFNC组相比,HFNC+EDP组患者脱机后1、12、24及48 h的氧合指数较高[(209±15)mmHg比(218±18)mmHg,(215±14)mmHg比(222±17)mmHg,(223±13)mmHg比(235±15)mmHg,(236±7)mmHg比(257±12)mmHg;均P<0.05]、脱机时间较短[(13±3)d比(12±3)d,P<0.05]、膈肌移动度增加[(1.94±0.08)cm比(2.91±0.11)cm,P<0.05]、住NICU时间较短[(33±14)d比(28±9)d,P<0.05]、出NICU时格拉斯哥评分(GCS)(5.9±2.1比7.8±0.4,P<0.05)及出院GCS较高(9.9±2.1比11.0±2.0,P<0.05)。结论EDP联合HFNC能增加神外重症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膈肌移动度,缩短脱机时间和入住NICU的时间,从而早日康复,改善预后。

  • 标签: 脑出血 体外膈肌起搏器 经鼻高流量氧疗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高度异质性,发生在肾脏的DLBCL较罕见。本篇报道1例以孕期顽固性溶血性贫血为首诊表现的DLBCL。此患者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入院初步诊断为溶血性贫血,治疗效果欠佳,病情进展快,呈现恶化趋势,后影像学检查发现左占位,但由于患者重度贫血伴重症肺部感染、贫血性心衰等情况,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时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为DLBCL。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继发性 肺部感染 贫血性心衰 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LPA)与Wiltse肌间隙入路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MBDU)对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通过影像学测量及形态学解剖证明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18年北京天坛医院骨科收治的共124例[男75例/女49例,年龄(55±14)岁]因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接受单节段MBDU病例。根据椎管形态分为A组LPA入路48例,B组Wiltse肌间隙入路76例。记录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入路侧、对侧下肢疼痛及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术后通过X线、CT评估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情况。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稳定存在,套筒置放最大倾斜角度LPA入路为65°,Wiltse入路为40°。所有患者获得平均20个月的随访。A组手术时间(120±27) min、出血量(104±31) ml、引流量(50±15) ml,B组则分别为(115±32) min、(110±41) ml、(47±18) m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6、-1.917、1.730,均P>0.05)。术中硬膜撕裂各1例和3例;术后脑脊液漏各2例和3例。两组末次随访时入路侧、对侧下肢疼痛、腰痛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89.6%(43/48),B组为86.8%(66/7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8,P>0.05)。结论LPA行MBDU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对于三叶草形椎管的对侧神经根管减压有优势。

  • 标签: 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 单侧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通气(NIV)联合鼻高流量氧疗(HFNC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序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行有创机械通气(MV)并成功撤机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3例。撤机后治疗组行NIV联合HFNCO序贯治疗,对照组单独行NIV序贯治疗。床旁超声测量患者膈肌移动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DEq)、深呼吸膈肌移动度(DEd)、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再次气管插管率、28 d病死率及3 d内平均NIV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DEq、DEd、D-RSBI、PaO2、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4 h两组DEd均减小、D-RSBI均增大,但治疗组D-RSBI显著小于对照组[(1.33±0.56)比(1.62±0.59)次·min-1·mm-1,P=0.034];治疗72 h治疗组DEd显著大于对照组[(41.4±8.1)比(37.8±6.0)mm]、D-RSBI显著小于对照组[(1.02±0.27)比(1.22±0.43)次·min-1·mm-1](均P<0.05);治疗组平均NIV治疗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7.5±1.2)h比(9.3±2.6)h,P<0.01)];各时间点2组PaO2、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再次气管插管率、28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IV联合HFNCO序贯治疗能改善患者膈肌疲劳,促进呼吸肌力恢复,疗效优于单独NIV。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通气 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