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世纪50年代以前,南传佛教音乐与“索”调这一对重要的布朗族传统音乐类型,曾经见证了传统社会里僧、俗文化长期的紧密联系及族群/宗教/地域认同原生文化格局。从历时性角度看,半个多世纪以来,上述关系经历了多重社会与文化转型:“解构”——前三十年,紧密联系遭致解体,佛教音乐在艺术形态和基本内容上大体恢复原有的状态,“索”调则有了异常明显的变化;“重构”——其后二十年,两个乐(文)种之间产生了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对立意义,新“索”传遍各布朗族地区,滋生出新的社会关系以及区域/民族认同因素;“建构”——新世纪以来,官方与民间合力,“布朗弹唱”进入国家“非遗”,起到进一步强化和建构民族/国家认同及民族自治区域文化体系的作用。共时性层面上,则出现了宗教认同与族群、区域、民族、国家等多个认同层面之间并存、冲突和调适的状况。
简介:传统艺术如何在当代复兴,特别是那些具有悠久历史并深受大众喜爱的传统艺术,如何重现往日辉煌,可能是经常萦绕在艺术客、理论家心中最难以回避的问题。从历史与逻辑上看,任何一种艺术的兴起与繁盛都与一定的时代生活和民众需求具有高度一致的内在相关性,日寸代变了,需求变了,旧的艺术便被新的艺术取代。但是有没有一种艺术,当它面对新的时代和需求时,能够不断地依靠原有的经验去尝试对接新的时代、新的需求,同时又不断地激活自身的传统生命力,从新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需求中获取生命的延续,甚至新的生命,这是完全可能的事实。不过要想实现这个事实,必须有赖于两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一是新的时代对这种传统艺术提出了一种巨大的明确的需求;二是这种传统艺术具有满足这种需求的充分条件。当我们用这种思维观照扬州评话的时候,我们不禁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
简介:传统秧歌往往与佛教、道教和各种民间信仰仪式活动有较密切的联系,体现出较明显的岁时节日及季节性、民俗性、自发性等特征。20世纪50—80年代,由于受到极端政治思潮的影响,该类民俗活动曾经出现了明显的断层。近三十年来,在以城镇化和旅游文化为代表的经济现代化潮流影响下,秧歌经历了种种艺术化、世俗化和通俗化的发展变异过程,从而展示出风格各异,五味杂陈的生存现状,从中隐现了因社会重组、族群离异而导致的传统流失、人才断档等发展危机。对此,有必要启动应用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途径,走出单纯研究、观望的状态,最终实现“我”与“他者”之间的参与性文化“互动”。
简介:本期呈现用社会学、图像学的方法研究美术史有关问题的文章,其中《“才”出何地——古代书法家来源地区位分布变迁研究》一文聚焦书法史研究中较为薄弱又很基础的一环,即中国历史上书法家来源地区位分布变迁的趋势和各时期呈现的规律特点。作者在大量史料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考证历代书法家来源地分布的具体情况。更以宏观的视野,发现古代书法家来源地区位分布变动在长历史时段中呈现的变迁状态与规律,并进一步探索其深层的影响因素。《徐悲鸿马的图像学阐释》一文从三个层次分析徐悲鸿笔下的马,作者重点阐释了形象背后文化的、情感的因素和其精神象征意义,指出徐所画不是现实世界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