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展开死因监测, 了解居民死亡水平、死因分布特征,以便于为制定疾病防控干预措施提供参照依据。方法 确定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以辖区户籍人口死亡居民为研究对象,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结果 2023年1月-2023年12月报告户籍居民粗死亡率为788.67/10万人,计算平均标化死亡率为400.69/10万,对居民(男性和女性)死亡展开顺位分析,前5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在死亡总数中占比92.69%。结论:总体来讲,居民死亡原因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结合本次研究建议在后续疾病防治工作中还需将重点放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控制方面,同时提高对于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视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5G技术的支持下提升县域医共体院前体系建设的效果。方法:以县级医院牵头成立紧密型医共体,搭建5G+急诊急救大平台,改造医共体单位院前急救单元,实现医共体单位院前急救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远程业务指导、院前院内无缝衔接,达到“院前挂号、上车即入院、病员未到信息先到”等目标。结果:阶段性实现5G技术支持下各医共体成功实现了高效、安全的院前急救,能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院前挂号,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结论:5G技术的应用为医共体单位院前急诊急救开辟了全新的模式,明显提升医共体院前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全面提升医共体院前急诊急救服务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护理质量与服务提升管理中的应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某县域内的护理人员,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人。对照组按照其原有的护理质量与服务管理体系进行运营与管理。试验组采用基于“1+N”模式下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护理质量与服务同质化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观察该体系对护理能力、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结果 运营管理1年后,试验组护士的护理能力得分、安全行为得分及不良事件报告认知得分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的住院患者其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可比性(P <0.05)。结论 应用基于“1+N”模式下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护理质量与服务同质化管理体系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水平,保障护理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医共体下的护理建设与发展,有着较大的运用价值和前景。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背景下中医特色护理帮扶工作形式及效果。方法 结合医共体成员单位对护理帮扶需求调查结果及丹阳市中医院优质护理资源,成立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下的丹阳市中医院护理帮扶工作小组,于2023年1月开始对5家基层医疗机构成员单位开展护理工作帮扶,帮扶内容包括护理质量管理、护士临床工作能力、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开展等方面,比较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帮扶前(2022年1-12月)和帮扶后(2023年1-12月)护理质量管理、护士临床工作能力、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的种类和开展数量、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帮扶下医共体成员单位护理质量管理、护士临床工作能力、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开展的种类和数量、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背景下的护理帮扶工作,能明显提高区域成员单位的护理服务能力,中医特色帮扶能带动区域内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同质化,更好地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简介:摘要:关于目前中国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环节,财务管理一致性的问题,本研究试图采取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方法。首先简单概述了县域医共体现行状况,阐述了财务管理统一难达一致的因素,主要包括资产评价、财务制度的一致性,人才团队业务能力的差异等内容。运用诸如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各种手法,以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探讨财务管理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财务管理统一在于保障县域医共体的良好运作,减少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最后,根据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提出了一套针对财务管理统一的具体实施策略和建议,包括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资产评估与核算体系、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及培养医共体财务管理人才等。这些成果为县域医共体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简介:摘要 目的:旨在探讨和评估在县域级紧密型健共体模式下,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全方位救治模式的有效性。方法: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而研究组则实施早期全方位救治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救治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各个急救时间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救治结局方面,研究组的有效救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县域级紧密型健共体下的出血性脑卒中早期全方位救治模式能显著提高急救效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 摘要: 目的 摸底调查绵阳市社区居民对于静脉治疗工具选择、静脉治疗行为相关问题认知程度。方法 制作《社区居民对“规范化静脉治疗”认知情况问卷调查表》,2024年9月-10月通过扫码问卷星调查随机抽样200份,调查绵阳市社区居民对规范化输液治疗的认知情况。 结果 67.55%居民最长输液周期2-7天;76.6%居民选择的输液工具是短留置针;89.89%居民认同患者可以主动参与选择输液工具;32.45%了解各种输液工具的大体分类和区别;37.23%居民自主选择输液工具、62.77%由护士选择输液工具;既往输液满意率仅52.5%。结论 绝大部分居民有主动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意愿,但并不知晓输液工具的分类和不同输液工具的应用范围、带来的风险。健康指导、DRG付费模式的影响、患者对科普宣教的理解能力、患者经济状况等均成为影响患者主动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重要因素。医护在对患者进行输液工具选择时,应从患者安全的角度进行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Chinese medicine in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CM-ERAS) 管理体系,提高中医药业务收入,调整医院的收入结构,提升医院管理内涵,适应国考标准,并在县域中医院推广应用。方法:我院住院治疗的相同疾病(单病种)患者中抽取100例,随机分A组、B组,予以常规管理模式、基于国考模式下CM-ERAS主导的中医临床路径下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对单病种管理的效果。结果:B组降低耗材、药品费用的降低,医疗服务收入提高水平均优于A组(P<0.05)。结论:县域中医院在单病种管理工作中在CM-ERAS主导中医临床路径应用,掉定有科室特以的中医临床路径,将中药饮片、自制中药制剂、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产品与快速康复结合,填补下调耗材和西药费用的空间,以此实现调整收入结构的目标,可以明显降低科室耗材和药品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县域级紧密型健共体下脑卒中中心建设对提高区域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在溶栓治疗率、病死率、致残率、DNT时间和康复效果方面的表现。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服务区域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医疗记录和随访数据,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接受紧密型健共体救治)和对照组(接受传统救治)。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效果、DNT时间和康复效果,次要观察指标为院前延误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溶栓治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 vs 55.00%),病死率和致残率显著降低(10.00% vs 18.00%和25.00% vs 35.00%)(P<0.05)。实验组的平均DNT时间和院前延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在康复治疗后的改良Rankin评分改善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 vs 45.00%)(P<0.05)。结论:紧密型健共体下脑卒中中心的建设显著提高了区域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效率和疗效,减少了患者的死亡和残疾风险,缩短了救治时间,并改善了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