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索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52例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腔正畸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牙周指标、牙槽座点角度、美观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其中,牙周指标包括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牙龈指数(GI),牙槽座点角度包括SNA、ANB和SNB。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86.8%)高于对照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LI、PPD、G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以上各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NA、ANB和SN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以上各指标均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口腔科牙周炎疾病一直多发趋势,严重影响日常基本生活、人际交往情况,需积极治疗。对比牙周组织再生术单一治疗,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预后状况更好,促进患者牙周指标、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改善,整体上提升了治疗效果与患者安全性,是牙周炎疾病治疗的优选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在病理技术中的应用。方法 于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我院接治52名住院患者,分为常规组(25名)和实验组(27名)。常规组行二甲苯制片,实验组行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制片。将两种制片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方法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常规组中12片优质(48.0%),7片良好(28.0%),6片较差(24.0%);实验组中17片优质(63.0%),9片良好(33.3%),1片较差(3.7%)。实验组优良率96.3%(26/27)显著高于常规组76.0%(19/25)。比对差异明显(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疾病患者活体组织检查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将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接收98例患有宫颈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活体组织检查,分析其病理状况。结果:98例患者中83例患者发现有宫颈炎症,占比84.69%;1例患者为宫颈湿疣,占比1.02%;宫颈鳞癌患者有5例,占比5.10%;CIN患者有9例,占比9.18%,9例CIN患者中包含5例1级患者,占比5.10%,3例II级患者,占比3.06%,1例III级患者,占比1.02%。结论:通过利用活体组织检查术对宫颈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可促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具体病症,便于患者尽早接受临床针对性治疗,促进其病症高效改善。因此,可将活体组织检查术广泛推广至宫颈疾病临床诊断中,促使诊断质量、诊断效率均不断提升。
简介:摘 要 以上睑筋膜组织的解剖结构为基础, 研究上睑筋膜组织在重睑成形术中的意义,。部分上睑松垂的筋膜组织是阻碍形成人为的重睑皱襞的关键因素, 切除部分上睑筋膜组织尤为必要。以此做法, 自2010至2018年, 共行重睑成形术803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腓动脉后穿支及腓肠内、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嵌合组织瓣修复跟腱区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21年6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创伤显微骨科共收治伴有跟腱缺损的感染性创面12例,跟腱区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5 cm×4.5 cm~8.0 cm×12.5 cm,跟腱缺损长度3.0~7.0 cm,均采用以腓动脉后穿支为供血血管,腓肠内、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嵌合跟腱皮瓣(ATF)修复。皮瓣切取面积3.0 cm×5.0 cm~9.0 cm×13.0 cm,切取ATF大小3.0 cm×4.0 cm~3.0 cm×8.0 cm。供区8例直接缝合,4例行植皮修复。术后常规外固定6周,其后去除外固定并开始逐步进行功能锻炼,定期行门诊随访,末次随访时采用Thermann跟腱功能评定系统进行评价。结果术中嵌合ATF切取顺利且各瓣血运好,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均顺利成活,伤口甲级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10~24个月,皮瓣外观饱满,稍显臃肿,色泽与受区相似,质地柔软,小腿及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Thermann跟腱功能评定系统进行评估,结果优8例,良4例。结论基于腓动脉后穿支及腓肠内、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的嵌合组织瓣,可精准修复跟腱区复合组织缺损,是临床修复伴有跟腱缺损的踝部复合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有效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收治的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24例,女7例,年龄(32.98±6.02)岁,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男25例,女6例,年龄(33.97±5.83)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皮瓣成活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术后干预1、2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549 2、8.678 1,均P<0.05);观察组治愈率80.65%(25/31),对照组64.52%(2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6 1,P=0.085 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30/31),对照组74.19%(23/31)(χ2=6.369 0,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VAS疼痛评分,有效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促进皮瓣迅速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牵张力对3D打印组织血管形成的调控作用及其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以脐静脉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为种子细胞,明胶、透明质酸、纤维蛋白为支架材料,进行3D打印。以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支架固定打印组织建立牵张力调控血管形成模型。用活/死细胞染色试剂盒检测打印组织内细胞的活性。通过免疫荧光染色CD31观察血管形成,实时定量PCR检测CDC42表达。结果3D打印组织培养14 d,细胞活性为(96.7±0.7)%。与对照组打印组织相比,牵张力组打印组织血管生长方向与牵张力方向基本一致,血管分支数量显著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牵张力组打印组织CDC42表达显著降低,用含CDC42激动剂的培养基培养牵张力组打印组织能显著增加血管分支数量。结论牵张力对3D打印组织血管分支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CDC42表达减少血管分支形成。该研究可能为组织工程皮肤血管化的调控提供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ITLPD-GI)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单克隆T淋巴细胞增殖性病变,201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正式列为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亚型之一。由于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ITLPD-GI常被误诊或漏诊,导致过度或延误治疗。现报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例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病理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等,以期增加临床医师对此罕见疾病的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肢体软组织肉瘤术后缩小放疗野放疗的效果,重点观察局部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3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9例肢体软组织肉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调强放疗。采用定位CT和术后MRI图像融合的方法进行靶区勾画,定义瘤床(GTVtb)在纵轴方向外扩3 cm,横轴方向外扩1.5 cm形成临床靶区(CTV,解剖屏障可适当修回,且需包全肿瘤周围水肿区)。GTVtb和CTV分别外扩0.5 cm形成计划靶区1(PTV1)和PTV2,放疗处方剂量:PTV195%为63~66 Gy,PTV295%为50~56 Gy,单次1.8~2.0 Gy。若术后镜下切缘阳性,瘤床区域推量至70 Gy。结果随访7.9~4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2.1个月。3年无局部失败生存率、总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7%、77.6%、7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镜下切缘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局部复发,P<0.05。2级及以上伤口并发症、关节僵硬、骨折、水肿、皮肤纤维化的发生率分别为2%、4.1%、2%、8.2%、26.5%。结论术后放疗缩小放射野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得到了较好的局部控制率,且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诊治经验,探讨外科手术在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诊治的86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其中男44例,女42例;年龄27~78(56.7±10.6)岁。48例(55.8%)因体检异常就诊发现;38例(44.2%)因出现症状就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病灶位于左肺17例,右肺49例,双肺19例;局限单肺叶56例,多肺叶29例。胸部CT检查主要表现为常伴有支气管充气征的斑片实变影(39例)和实性结节或肿块(37例)。术前确诊8例(9.3%)。58例完全切除病灶,其中10例辅助化疗;17例仅切除主要病灶,其中8例辅助化疗;余11例因诊断不明行肺活检,其中6例行化疗,1例行放化疗,4例未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术中失血量(202±118)ml,术后住院(6.7±4.7)天。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围手术期输血5例、心律失常1例、术后肺复张差行气管镜吸痰2例和乳糜胸1例。术后失访3例,余83例术后随访24~219个月,中位随访64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83例患者5年和10年的总生存(OS)率分别为95.0%和76.8%,5年和10年的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是75.7%和35.1%。完全切除病灶者的PFS率优于非完全切除病灶者(P<0.001),但两者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55例完全切除病灶患者,术后化疗和未化疗的OS率、PF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MALT淋巴瘤是一种预后较好的惰性淋巴瘤。非手术方式确诊率很低。外科手术能显著提高确诊率,又能根治切除早期局限病灶达到较好疗效,对本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平面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重建的临床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连续收治的27例因骶骨原发或继发肿瘤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和软组织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46.2±23.6)岁(范围:16~72岁)。根据肿瘤部位和组织缺损大小选择骶棘肌、臀大肌、腹直肌等进行软组织重建,并进行术后随访。收集患者的手术方法、术中情况、并发症、疾病转归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7例骶骨肿瘤患者中,肿瘤平面位于S1 8例,S2 5例,S3及以下14例;肿瘤体积≤400 cm3 12例,>400 cm3 15例;手术时间[M(IQR)]100(90)min(范围:70~610 min);术中出血量800(1 600)ml(范围:400~6 500 ml)。软组织重建采用经腹腹直肌转移修复术2例,腹膜外腹直肌转移修复术1例,臀大肌转移修复术5例,臀大肌推移修复术13例,骶棘肌转移修复术6例。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1例,皮缘坏死4例,术后3年因内固定物断裂发生迟发型感染1例,感染均治愈。术后随访时间为(35±21)个月(范围:6~98个月),其中复发6例,2例尤因肉瘤患者术后1年发生肺转移后死亡,4例转移癌患者死于原发病,其余患者无病生存。结论根据骶骨肿瘤位置、组织缺损大小等选择不同的软组织重建方式填塞肿瘤切除后死腔,可取得较好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肝内胆管癌(ICC)的组织学分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进行手术的64例肝内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100P、N-cadherin、NCAM及黏液染色将其分为大胆管型、小胆管型及中间型ICC,分析各组患者的组织形态学特征。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使用t检验、χ2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各ICC亚型的临床及预后特点。最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IC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28例(43.75%)、29例(45.31%)分别为大胆管型和小胆管型ICC,其余7例(10.94%)被定义为中间型ICC,且大、小胆管型ICC具有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大胆管型ICC预后较差,并且具有较高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t=12.671,P<0.01)、CA125(t=13.108,P<0.01)和CEA水平(t=17.726,P<0.01)]和血管侵犯(t=4.293,P<0.05)及淋巴结转移(t=6.447,P<0.05)。并且,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对于大胆管型ICC,CA199升高和发生肝外转移是IC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基于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和黏液染色的ICC分类标准可将ICC分为大胆管型及小胆管型两类,其中大胆管型ICC预后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26对骨折愈合中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股骨骨折大鼠模型,局部注射miR-126激动剂(agomiR-126)、miR-126拮抗剂(antagomiR-126)设立实验组,同时设立对照组(agomiR-NC),于术后4、8、12周通过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各组股骨骨折愈合,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骨痂内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骨痂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出芽相关蛋白(SPRE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蛋白及mRNA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micro-CT结果显示,在术后12周agomiR-126组右股骨骨折线基本消失,其骨折局部的骨密度[(732.1±16.3) mg/cm]及BV/TV比值[(72.4±2.1)%]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13.2) mg/cm、(70.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17,t=9.261,P<0.01);而antagomiR-126组骨折间隙仍较为明显,其骨密度[(635.2±12.6)) mg/cm]及BV/TV比值[(65.1±3.4)%]明显下降(t=8.174,t=6.838,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gomiR-126组骨痂中MVD值(7.6±2.1)明显高于对照组(5.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0,P<0.01),而antagomiR-126组中MVD值(3.6±1.1)则明显下降(t=3.725,P<0.01)。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agomiR-126组SPRED-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0.47±0.04、0.68±0.36)均明显下降(t=5.412、4.712,P<0.01),其VEGF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0.68±0.02、2.53±0.79)则明显上升(t=5.284、11.625,P<0.01);相反,antagomiR-126组SPRED-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0.87±0.06、1.65±0.37)均明显上升(t=7.223、6.795,P<0.01),其VEGF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0.43±0.04、0.75±0.29)则明显下降(t=4.226、2.169,P<0.05)。结论miR-126可以通过SPRED-1/VEGFA通路促进大鼠股骨骨痂组织中的血管生成,并加快骨折的愈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猪真皮深层组织错位损伤对皮肤纤维化的影响,以期为烧伤瘢痕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6只2个月龄雌性杜洛克猪,将背部右侧切取中厚皮片和真皮深层组织片并原位回植的15个术区纳入真皮原位回植组,将背部左侧切取中厚皮片和真皮深层组织片并将真皮深层组织片放在脂肪层下的15个术区纳入真皮错位组。观察2组伤后7、14、21 d术区毛发生长情况及伤后14 d横断面结构。伤后7、14、21 d,测量并比较2组术区皮肤厚度(表皮到脂肪上缘的距离)、真皮厚度(表皮下缘到脂肪上缘的距离,不包括真皮和脂肪间的纤维组织厚度)、真皮-脂肪界面(真皮原位回植组为真皮深层下缘至脂肪上缘、真皮错位组为真皮浅层下缘至脂肪上缘)的纤维组织厚度,测量真皮原位回植组术区真皮切割界面(真皮浅层下缘至真皮深层上缘)纤维组织厚度并与真皮-脂肪界面纤维组织厚度进行比较;行天狼猩红染色,观测并比较2组术区真皮-脂肪界面及真皮原位回植组术区真皮切割界面和真皮-脂肪界面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2组术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阳性表达。样本数均为6。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伤后7、14、21 d,真皮原位回植组术区毛发均较真皮错位组浓密。伤后14 d,真皮错位组术区皮肤横断面呈“三明治”样结构,真皮原位回植组术区皮肤横断面结构正常。伤后7、14、21 d,真皮错位组术区皮肤厚度分别为(4 234±186)、(4 688±360)、(4 548±360)μm,与真皮原位回植组的(4 425±156)、(4 714±141)、(4 310±473)μm均相近(P>0.05);真皮错位组术区真皮厚度均较真皮原位回植组明显变薄(t值分别为-9.73、-15.85、-15.41,P<0.01);真皮错位组术区真皮-脂肪界面纤维组织厚度均较真皮原位回植组明显增厚(t值分别为14.48、20.58、15.67,P<0.01);真皮原位回植组术区真皮-脂肪界面和真皮切割界面纤维组织厚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7、14、21 d,真皮错位组术区真皮-脂肪界面Ⅲ型胶原蛋白含量均较真皮原位回植组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2.65、0.61、7.39,P<0.05或P<0.01),而2组术区真皮-脂肪界面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真皮原位回植组术区真皮-脂肪界面与真皮切割界面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7、14、21 d,真皮错位组术区真皮浅层和脂肪组织中均有PCNA、TGF-β1、FGF-2、HGF阳性表达,真皮原位回植组术区真皮浅层、真皮深层和脂肪层均有PCNA、TGF-β1、FGF-2、HGF阳性表达。结论猪真皮组织固有厚度不足是引起纤维化的关键因素,纤维化的生物学目的旨在“补偿”皮肤的固有厚度,脂肪组织也可能是影响皮肤纤维化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1例儿童肝移植术后PTL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1~8岁。行亲属活体肝移植术9例,接受死亡器官捐献供肝移植术2例,术后均采用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的免疫抑制方案。11例患儿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淋巴结肿大,脾大,贫血,发热,消化系统症状(腹泻、腹痛、腹水、便血、肠套叠等);实验室检查方面主要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和转氨酶升高,11例患儿血液EB病毒DNA(EBV-DNA)均阳性;9例患儿行PET-CT检查考虑PTLD;10例患儿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其中淋巴组织增生3例,浆细胞增生性PTLD 1例,多形性PTLD 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性PTLD 1例,Burkitt淋巴瘤1例。结果11例儿童受者确诊PTLD后,均减量或停用他克莫司,11例患儿均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2例患儿接受化疗(R-COP,R-CHOP方案),2例局部占位病变患儿行手术治疗。截至2022年2月,10例患儿病情好转,1例患儿因感染死亡。结论PTLD是儿童肝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肝移植术后应密切监测EBV-DNA变化,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以免疫抑制剂减量、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可改善儿童肝移植术后PTLD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