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头颅CTA扫描成像方式的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头颅CTA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峰值跟踪法和阈值测试法进行实时检测,对其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均顺利完成,颅内动脉环所有患者均呈清楚显示,实时血管阈值组测试大脑前动脉的CT值为163HU-303HU,平均235HU,峰值跟综法组测试大脑前动脉的CT值为166HU-304HU,平均230HU,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6层CT头颅CTA扫描成像的方式可节省造影剂量,采用实时血管阈值测试法,可降低受检查的照射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探索以扩增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为种子细胞、以液态胶原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子宫内膜片层的可行性。体外分离并规模化扩增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基质细胞,以Ⅰ型液态鼠尾胶原为支架,按自然子宫内膜的结构在体外重建具有两层结构的组织工程化子宫内膜,体外培养14天时进行H.E.染色与免疫组化鉴定。H.E.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再造子宫内膜片层在胶原材料中能够较好地维持双层结构,上皮层呈CK18阳性,在某些部位还能够形成极化的柱状上皮。利用体外扩增培养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基质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子宫内膜片层具有子宫内膜组织的双层结构与极化上皮特征。
简介:目的比较腹部Ⅲ类切口采用全层缝合法与传统分层缝合法关腹的效果,以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2004年4月~2011年3月行急诊开腹手术且符合Ⅲ类切口标准的患者298例,观察组162例采用全层缝合法关腹,对照组136例采用分层缝合法关腹。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0.9vs.129.7,90.8vs.115.3,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2.2%vs.11.0%,P〈0.05),术后早期(48h内)下床活动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38.3%vs.72.1%,P〈0.01),平均拆线时间延长(15.4vs.8.4,P〈0.01)。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1例(13.0%),对照组50例(3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全层裂开、窦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口脂肪液化、切口疝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两组术后各种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层缝合能降低腹部Ⅲ类切口感染、窦道形成、全层裂开的发生率,但拆线时间延长,术后疼痛感更明显,早期下床活动者减少,更适用于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肺结节患者采用 16层螺旋 CT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 2016年 5月— 2017年 5月期间的 60例肺结节患者有关资料,对患者肺部采用 16层螺旋 CT影像检查方法进行平扫,先用 CT平扫患者胸部,再将碘海醇对比剂经肘部静脉注入患者体内进行增强扫描,对肺结节患者的以上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良恶性结节患者在平扫状态下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 P>0.05),增强扫描后,恶性结节患者在增强后 30秒、 60秒、 90秒的强化值比良性结节患者的强化值明显高一些,患者有关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P<0.05)。结论:肺结节患者采用 16层螺旋 CT影像诊断检查方法可使肺结节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于准确诊断良恶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olosa-Hunt综合征(THS)的128层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3例THS的128层CT资料,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其128层CT表现.结果3例THS128CT平扫均表现为一侧海绵窦增宽,2例伴眶上裂软组织密度肿块,1例邻近硬脑膜增厚、密度增高,同时伴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钙化;增强扫描3例均示患侧海绵窦增宽、明显强化,2例累及眶上裂,1例累及视神经孔,同时伴有邻近硬膜强化,1例显示眶上裂肿块推移血管伴同侧海绵窦引流静脉增多、增粗、扩张、迂曲.结论128层CT可以显示THS病变的部位、范围、强化程度,以及累及血管病变,有助于TH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关键词Tolosa-Hunt综合征;海绵窦;眶上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63-02
简介:摘要角膜后弹力层脱离(descemet membrane detachment,DMD)是眼科手术及操作潜在的严重并发症,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角膜水肿,严重者可导致角膜内皮失代偿,影响患者视力预后。患者早期有异物感,伴或不伴视力下降,当出现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时,可引起大泡性角膜病变。由于其发病隐匿,且严重威胁视力,近年来引起了眼科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最主要的是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目前,随着裂隙灯检查、前节OCT、UBM及共焦显微镜的广泛应用,为较小范围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发现创造了条件,大大提高了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早期诊断率,缩短了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发现的时间,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角膜后弹力层脱离(DMD)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茎突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受检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上用VR,MIP及MPR法测量茎突长度、内倾角,并直接测量前倾角及通过测量茎突与颧弓夹角间接测量前倾角。结果VR图像上可以准确测量茎突前倾角(22.56±2.32°),并间接测得前倾角23.11±2.56°,内倾角为21.89±4.82°。VR,MIP2D工具及3D工具均可测量茎突长度,2D工具与3D工具测量结果有显著差异。MPR图像测得茎突长度为22.98±2.83cm。VR及MIP3D工具与MPR测得茎突长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可以准确测量茎突长度及倾斜角度,测量茎突长度以VR3D工具最为实用,而间接法测量茎突前倾角更为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