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纸尿裤冰枕对高热新生儿的降温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高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18例)和对照组(210例)。观察组采用纸尿裤冰枕置于高热新生儿头下,对照组采用传统冰袋冰敷,然后观察两组高热新生儿0.5h、1h、2h、3h四个时间段的体温变化情况,并记录体温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各个时间段的降温平均度数高于对照组,而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男女之间各个时间段的降温平均度数,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纸尿裤冰枕对高热的新生儿降温效果优于传统冰袋冰敷,值得家庭和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综合护理的方法,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高热婴儿降温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急诊留观的88位高热婴儿的资料,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入院,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皮肤和口腔护理、降温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高热惊厥的预防和护理等措施,观察患儿的降温效果及家长的焦虑程度改善情况。结果88位患儿中85位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1小时体温降至37.5℃,另外3例两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8位患儿有高热惊厥史,住院期间有1位发生高热惊厥,经及时有效的处理后得以控制,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均有所改善。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用于急诊高热婴儿的降温中能安全有效的降温,促进患儿的舒适,改善家长的焦虑情况,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症中暑患者降温治疗疗效,总结降温治疗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间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21例。记录患者一般指标,依照预后将上述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分别记录患者入院时体温、体温降至38℃所用的方式及时间、发生功能衰竭的器官个数等。结果在此期间我科共收治重症中暑患者21例,其中存活9例,死亡12例,死亡率57.14%。无论存活组还是死亡组患者,体温均达到40℃以上,存活组患者体温降至38℃时间明显少于死亡组患者,为(3.50±1.50)小时/(11.58±7.21)小时,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中暑的救治中,迅速而有效地降低患者核心温度是重中之重,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也越差。临床科室应当制定较完善的降温治疗措施及抢救流程,在抢救时做到有备无患、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从而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物理降温方法对晚期癌症病人发热的降温效果。方法对临床37例晚期癌症病人50次发热分别应用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进行比较(其中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各25次)。结果晚期癌症病人应用物理降温见效快,作用持续久,不反弹。结论晚期癌症病人应用物理降温比药物降温效果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栓对小儿发烧的降温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接诊的发烧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布洛芬混悬液降温,而研究组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栓降温,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起效时间、退热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患儿体温,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则为83.33%,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起效时间明显更短,而退热持续时间则明显更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温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均有少许轻微不良反应,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发烧降温采取对乙酰氨基酚栓处理可取得不错的效果,安全性高,起效快,持续时间久,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