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一生仕途坎坷、穷愁潦倒,加之身染恶疾,是“四杰”中命运、遭际最凄惨的一员。其诗歌创作,特别是“染疾”以后的后期创作时有不平之气、悲苦之音,集中反映了为其不幸命运而呼号的怨主题。这种怨大致包括“才高位下”、怀才不遇的仕途感慨,疾病缠身、悲天怆地的生命呼号,归隐林泉、寻仙访道的解脱追求三个方面的内容。综观卢照邻现存的诗作,诗人以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怨之歌。

  • 标签: 卢照邻 仕途感慨 生命呼号 解脱追求 骚怨
  • 简介:<正>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词,称《白石道人歌曲》,其特点是"清空""雅"。这和他那种怀才不遇,浪迹江湖的生涯分不开,又同作者"用全力"来锤炼词语分不开。炼词,一般来说,是指对句子中关键性词语——动词和形容词的锤炼,在另一些场合,自然也不排斥对某些辅助成分的锤炼。本文拟就这几点作一简要的剖析。一、动词1)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暗香》)

  • 标签:
  • 简介:是20年代后期著作最丰、卓有成就的剧作家之一,在中国现代话剧由发展迈向成熟的途程中作出独特的历史贡献。他不仅以“诗剧三部曲”首创了话剧史上大型系列剧的创作,而且以人类生命形式的艺术观照,翼护、拓展了浪漫主义的诗剧创作,为写实剧开辟了新的题材、主题及审美视角;在冲突建构、戏剧意象、舞台时空等方面也有独创性的建树

  • 标签: 现代话剧 生命形式 杨骚
  • 简介:武警团处置大规模暴()乱事件,大多在师的编成内执行作战任务。由于各团执行作战任务的性质不同,所运用的战术战法也并不一致,伤员发生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所以,团救护所的编成与部署,必须与部队所执行任务的作战样式、战术战法相一致,合理部署卫勤力量,贴近处置突发事件卫勤保障实际。本文结合我部实兵研探性演习,对处置大规模暴()乱事件团救护所的卫勤编成与部署谈点基本构想。

  • 标签: 大规模暴乱事件 大规模骚乱事件 救护所 编成 部署 武警
  • 简介:《诗经》与《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两座不朽的丰碑,在后世文学以及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泽被后世,后代文学作品溯流别,几乎都要归结于此。《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集,以黄河流域中原文化为母体,是北方文学的卓异代表,蕴藏丰富的思想与艺术精华,堪称艺术宝库。它包罗万象,通过文学的形式折射、涵盖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等各个方面的景象,为后世建构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世界。《诗经》犹如一块活化石,具有无穷的潜层发掘能力。《楚辞》是以屈原个人为主体而创作的新体诗集,诞生于长江流域南楚文化,实为南方文学的优秀范本,其抒发悲恸抑郁之感可谓深沉真挚,其艺术表现可谓淋漓尽致。《诗经》《楚辞》奠定的“风骚”传统,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进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典范作用。

  • 标签: 风骚 《骚》 《风》 中国文学史 《诗经》 力作
  • 简介:应南京大学法学院中德经济法研究所邀请,德国帕大学法律系教授梅特博士于1996年1月至3月在该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研究工作,并为中德所学生开设了"法国民法"的讲座。

  • 标签: 中德 经济法 德国 南京大学 法律系 教授
  • 简介:《文心雕龙》一书是我国齐、梁以前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者;也是齐、梁以前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集大成者。它批判地吸取了魏晋以来象《典论·论文》,《文赋》,《文章流别论》等有关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专篇和专门论述,也批判地吸收了从《易经》,《易经》以来的一些哲学著作和思想家对文学理论的看法和观点,从而成为一部划时代的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专著。但以往研究小说理论的人却往往对它未曾论及小说而深觉遗憾。虽则《文心雕龙》这部巨著对当时业已十分盛行的小说这种文体只字未提,但从《辨》、《诸子》、《隐

  • 标签: 谐隐 《典论·论文》 文学理论 《文赋》 文学创作 文章流别论
  • 简介:聂绀弩说“卷长撑宇宙间”(《端午节陶然亭诗会因病未赴率成一律》),显然出自杜甫“诗卷长留天地间”(《送孔巢父谢病归江东兼呈李白》)。杜甫此句意在赞美孔巢父,但孔巢父一首诗也没有流传下来,而他本人正足以当之。聂绀弩此句本为赞颂屈原,屈原固然当之无愧,...

  • 标签: 聂绀弩 杜甫 旧体诗 古典文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简介:<正>楚辞研究,作为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年代久远,文字艰深,资料湮没,存在着的问题很多。有的悬而未决,有的众说纷纭,有的需要重新审视,有的尚待深入研究。无怪乎郭老生前有言:楚辞这座巨大而瑰丽的宝库,至今还没有人能够找到打开它的金钥匙。长期以来,殷光熹教授以其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长期在这块洪荒之地上默默耕耘,进行了大量的梳理、补缀和阐发工作,“补苴罅漏,张皇幽眇”,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这些成果,就集中体现在他近年出版的专著《楚:华夏文明之光》一书之中。初读此书,似觉分散,细细琢磨,却有相当的系统性。作者在书中先探讨与楚辞本身有关的诸如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作品归属

  • 标签: 华夏文明 教授 楚骚 古典文学研究 楚辞研究 屈原作品
  • 简介:摘要:三岛由纪夫作为小说家、剧作家为日本及世界各国的人们所熟知。一九五四年,一部描写海与太阳与肉体的赞歌《潮》获第一届新潮社文学奖。现在扔被评价为有爱琴海的味道的健康的青春赞歌,讲述了对内在和外在总是保持匀称的希腊人的憧憬。此后,三岛文学逐渐成熟起来,将审美意识和锐角性的批评精神包裹在格调高雅的文体中,走向和谐与匀称的古典美的现代化。作品包含了三岛由纪夫独特的唯美的爱与美的结合,使广大读者从这个富有青春色彩的小说中得到慰藉,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爱情美好而深刻的诠释。

  • 标签: 唯美性 爱情故事 自然美 青春意识
  • 简介:《文心雕龙》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文学史著述,却带有明显的文学史意味,其中《辨》、《诠赋》等篇尤具代表性。刘勰并非有意撰写文学史,而是在探求各体文学特征和写作规范的过程中不期然而然地走向分体文学史,在文体论和创作论的交汇中不期然而然地勾画出各体文学发展流变的历史脉络。这种异于近现代文学史写作的撰述策略使《文心雕龙》得以融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于一体,值得今人思考借鉴。

  • 标签: 刘勰 《文心雕龙》 文学史 《辨骚》 《诠赋》
  • 简介:摘要:陶渊明是东晋山水田园诗人,我们读他的诗歌时总喜欢用恬淡、质朴、平静这一类词来概括他的艺术风格,但陶渊明的心不是一直以来都平静无波澜,归隐田园是他经过了很多次的艰难的矛盾与思想斗争之后做出的抉择。“二分梁甫一分”将陶渊明内心深处最坦荡、最真诚的悲壮情怀展现了出来。

  • 标签:    陶渊明 梁甫 一分骚 精神价值
  • 简介:在中国诗歌批评史上,“风雅”和“风骚”作为诗歌的渊源,作为检验诗风的标尺,作为各种诗体的宗祖,其至高地位似乎是无须加以讨论的。但是历代文人虽然习惯於标举“风雅”和“风骚”,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是否一致?二者所代表的传统又是否相同?在目前所见的诗学研究中,似乎还缺乏认真的辨析。如果细检清末以前所有的诗论以及研究诗的学术着作,不难发现前人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其实曾遇到不少麻烦和争执。而这种分歧从诗辨体的角度看得尤其分明。

  • 标签: 诗歌批评 “风雅” 风骚 历代 辨体 得失
  • 简介:刘勰在《文心雕龙·辩》篇里评价楚辞为"雅颂之博徒",博徒只能解释为赌徒,但六朝时赌博成为士族任诞风气的一种标识,而任诞作为魏晋以来个体自觉的最极端形态,社会评价总体上趋于肯定,故"雅颂之博徒"虽然是以雅颂为标尺对楚辞的贬低,但贬低的程度是很轻微的。任诞意味着个体的过度自觉,突破了名教之约束,刘勰正是在此意义上使用博徒一词,其真正指向的是滥觞于楚辞而大行于六朝的任诞风气在文学领域所造成的无序状态。为此刘勰在文之枢纽的前四篇中重建了一个道、圣、文三位一体的以经典传统面目出现的新的文学秩序,但由于六朝圣人观念的影响这一秩序并不能真正落实于具体的文学创作,于是有《辩》之作。指出六朝文弊的根源在于个体自觉的过度,同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不在于取消个体自觉,而是使个体自觉接受一般秩序的规整,便是《辩》篇的枢纽意义所在。

  • 标签: 博徒 任诞 个体自觉 文之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