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特点 新中国建国50年来,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不断发展,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一发展阶段,与国内外形势相适应,中外文化交流表现了不同的发展特点。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开创和逐步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文化交流工作是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和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中央和国家领导人不仅对文化交流工作有过许多重要而具体的指示,而且还经常亲自审查出国艺术团的演出节目,会见外国来访的文化艺术团组,观看他们的演出。在此期间,政府制定了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
简介:本刊今年第三期发表了一组笔谈:九十年代学术及其走向。作者以治历史、哲学的学者居多;本期续发一组同题笔谈,三位作者均为专攻文学史或文学理论的中青年学者。近代以来,文学与社会改革及思想文化变迁构成了复杂的互动关系。文学家从文学出发而作思想文化评论,自龚自珍以来俨然成为传统。他们对理智的款色虽不必一定精心讲究,却常常擅长以生动的感悟去穿透文化之幕。在学术分工日趋细密的今日,这一传统很可以成为现代文化的解毒剂。本组笔谈的三位作者即从文学而文化精神作了反省。陈思和认为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结束了二元对立的格局进入了静养与调整时期;胡晓明认为中国文化的种种得失依然脱不了“理性化”这个大背景;罗岗针对文学研究、甚至整个文化研究中的独断论思维模式(他称之为“理论的傲慢”)作了反省。
简介:走上岗位1950年春,我从教育战线调到群众文化战线任安徽肖县黄口人民文化馆第一任馆长。解放初期的黄口有1万多人口,来自81个县。交通方便,商业繁荣,是肖县最大的集镇,因而得天独厚的设立一个人民文化馆。初建的黄口文化馆系丙等馆,馆址设在临街原反动地主的一个商店,三间门面辟为一间图书室、两间阅览室,院内还有两间宽大的旧式瓦房,放了4张办公桌,每个办公桌的旁边放一张床,是办公室也是宿舍,也是活动室。建馆后的工作,首先是政治宣传。文化馆门西侧泥了一块两米多长的黑板报,内容有国内外及地方新闻,最受群众关注的是解放大军南下及抗美援朝专栏,一条条的胜利捷报;地方新闻报道是反匪、反霸、镇反动态和捐献飞机大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