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NCARMM模式可较好再现O3体积分数(φO3)的变化,本文利用NCARMM模式对2009年天津市夏季大气臭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利用模式绘制了O3日最大体积分数变化图。结果表明:在当前污染水平下,NOX体积分数(φNOX)每增加10.0%,φO3将降低约5.0%;φNOX每降低10.0%,φO3将升高4.0%;当φNOX为观测值的60.0%时,φO3达最大值。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HC体积分数每减少10.0%,φO3将降低4.0%。NMHC各组分中,烯烃对O3生成的贡献最大,占总贡献的53.3%;其次为芳香烃,占总贡献的35.1%;再次为烷烃,占总贡献的9.2%,卤代烃和含氧烃对O3的贡献率仅为2.0%。天津市夏季城区O3处于NMHC控制区,φO3对NMHC更敏感,控制含丙烯和丁烯等烯烃的排放可有效控制天津地区夏季O3的体积分数。
简介:基于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的4种气候模式对1983—2010年东北地区降水的回报试验结果,利用2011—2014年东北地区业务应用的结果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东北地区172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采用距平相关系数(ACC)、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和距平符号一致率(Pc)3种定量方法对比评估了4种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EC模式和CFSv2模式与BCC模式和TCC模式相比,EC模式和CFSv2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的总体预测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预测技巧。从空间上来看,CFSv2模式各月Pc的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模式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CFSv2模式对东北地区初夏典型旱涝年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对典型涝年的预测效果优于典型旱年。
简介:利用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29个气候模式的气温模拟结果,评估了各模式对中国地区年平均气温的模拟能力,对未来不同典型浓度路径(RCPs)下中国地区气温的可能变化给出了预估。结果表明:各模式能较好地模拟过去100多年中国地区增温趋势和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从模式间标准差来看,各模式对中国中部、南部气温模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用相对均方根误差分析了各模式的模拟能力,对于多时间尺度(月、年)气温的气候平均态,有7个模式表现良好,高于中等水平,5个模式的模拟能力低于中等水平,模式集合平均值的模拟效果优于大多数单个模式。根据29个模式的评估结果,使用模拟性能相对较好的模式分析了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中国地区气温变化,21世纪前期,不同排放情景之间的预估结果差别较小,21世纪中期各情景之间的差别逐渐增大,到21世纪后期,3种排放情景的升温差别明显增大。
简介:利用2014年9月—2015年8月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的兰州市6种污染物实况监测数据,对同时期CUACE模式的24h预报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并通过误差滚动线性回归订正方法进行检验订正。结果表明:(1)兰州市的首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其次是PM_(2.5);(2)CUACE模式对SO2的预报及对O_3、NO_2、PM_(2.5)和PM_(10)预报为2级时,等级预报准确率较高,预报结果可直接使用;(3)模式对O_3和CO预报1级时,采用10d误差滚动订正后等级预报准确率可提高1.1%~5.5%;(4)模式预报其它要素的其它级别时采用5d或10d误差滚动订正后再加上或减去一定值后,等级预报准确率可提高8.7%~75%。
简介:由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外部性属性,减缓气候变化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必须体现一定程度的中央集权,考虑参与主体广泛性、减缓行动的范围和行动力度三大要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及其"多哈修正案""坎昆协议"等方案,对中央集权程度和三大要素各有取舍,构建了不同的国际减缓气候变化合作模式,但从实践看都未能解决国际减缓合作的问题。《巴黎协定》构建了"承诺+审评"的新模式,有望实现参与主体和行动范围的全覆盖,并通过透明度、遵约和全球盘点机制鼓励各参与方提高行动力度。然而要实现公约目标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巴黎协定》下的国际减缓合作必须通过强化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机制来保障,并通过进一步明确中长期量化目标来促进各方提高行动力度。
简介:选取2008年3月21—29日奥地利地区的降水天气过程,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集合数值预报模式生成的50个全球集合预报成员出发,通过聚类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16个成员,为中欧有限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区域集合预报系统提供初边值扰动,进行初边条件不确定性数值试验,揭示初边条件不确定性对区域集合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聚类后选取的16个成员可以较好地代表50个全球集合预报成员大尺度背景的不确定性;集合平均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奥地利中部地区降水量级偏大和北部的降水空报情况;通过聚类后的集合系统得到的预报结果与控制预报相比表明,某些集合成员对降水预报有更好的指示意义;通过连续试验的对比,两个经聚类后得到的集合系统的降水预报评分均比业务预报的评分高,且集合离散度也较大;而成对和不成对的集合预报系统的预报结果基本相似。说明直接从全球大尺度集合预报模式成员中"降尺度"构造区域集合预报模式成员是可行有效的。
简介:2006年5月29日至6月9日,由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TheAbdusSalamInternationalCenterforTheoreticalPhysics,ICTP)主办的第3届区域气候模式理论和应用研讨会(ThirdICTPWorkshopontheTheoryandUseofRegionalClimateModels),在意大利的滨海城市的里雅斯特(Trieste,ICTP的所在地)举行。与会人员包括来自不同国家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和学员。高学杰研究员代表国家气候中心,是会议的5名组织者之一,与国家气候中心徐影博士,研究生张冬峰、石英、曹丽娟,访问学者徐集云(浙江省气象局)参加了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和研究生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简介:利用东北区域实况24h累积降水资料,应用与国家气象中心建设并使用的全国业务区域模式统一检验平台一致的检验方法,采用WRFV3.3.1模式对东北地区2012年4次大暴雨过程、两次暴雪过程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客观检验及统计分析,并与JAPAN模式和T639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主观检验,对WRF模式在东北地区的预报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2年东北地区6次强降水过程WRF模式预报效果与JAPAN模式、T639模式基本相当,即有较稳定且较高水平的预报能力,加之其中尺度模式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因此在天气预报领域有重要的使用和研究价值。2012年东北地区6次重大降水过程,WRF模式对降水的位置及时间演变趋势预报均较好,对主降水带的位置及强度预报效果总体一般,在对主降水带位置与强度预报效果较好的前提下,其对于暴雨中心的位置预报效果也较好。与T639模式和JAPAN模式相比,WRF中尺度模式的主降水带形态刻画更细致,对强降水中心的位置和范围预报较明确,且在主降水带位置与强度预报效果较好的前提下较可靠,WRF中尺度模式的这一优点,对目前精细化预报有重要意义;客观检验并不能完全说明模式的预报效果,WRF模式预报效果的检验和模式预报水平的说明,必须结合主观检验,且需从多角度进行全面考察;WRF模式对1215号台风路径及台风暴雨过程预报均与实况基本吻合(尤其是36h和24h预报),说明WRF中尺度模式对台风系统及其诱发的暴雨过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简介:陆面过程模拟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准确的计算陆气间能量交换,但现有的陆面过程模式模拟的湍流通量与观测值间仍然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改进湍流通量的参数化方案对于提高陆面过程模式模拟能力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改进陆面过程模式SHAW中的热力粗糙度方案,以及引入干表层蒸发方案,以期改善湍流通量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SACOL站观测资料,进行模式改进前后的单点模拟对比试验,研究其参数化方案改进对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HAW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陆面特征的变化趋势,模拟值与观测值偏差较小。与原来的SHAW模式模拟结果相比,改进后的SHAW_MOD模式显著提高了湍流通量的模拟能力,并改善了净辐射和深层土壤温度的模拟,但对土壤湿度的改进并不明显,这可能与土壤内部水热传输过程及相关参数化方案有关,还有待做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