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青少年网络使用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本文在分析网络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原因基础上,提出借鉴日本网络法治和家庭监管并重成功经验,以应对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青少年网络使用安全问题。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安全 法治 家庭监管
  • 简介: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与惠栋《古文尚书考》,在清初《古文尚书》辨伪活动中影响力颇大。尤其是《古文尚书考》成书,使得“伪《古文》案”彻底定谳。《古文尚书考》与《尚书古文疏证》关系密切。惠栋在《古文尚书考》上卷中选录《疏证》内容十二条,惠栋借此展现了自己学术倾向、治学态度,明晰了伪《书》形成方式与传播脉络。在《古文尚书考》下卷中,惠栋援引《疏证》之材料与梅鷥《尚书考异》内容虽大量雷同,但不足以佐证阎若璩抄袭《考异》。惠栋以《疏证》依托创作《古文尚书考》,补正了《疏证》疏漏之处,将《古文尚书》彻底拉下神坛,促成了汉学取代宋学趋势定型。

  • 标签: 《古文尚书考》 《尚书古文疏证》 惠栋 阎若璩
  • 简介:在孔门弟子中,孔予把颜回、阔子骞、冉伯牛、仲弓归“德行科”。“德行”不仅仅是指表面上道德行为,而是具有比较丰富内涵,主要包括“乐道”、“志学”、“孝悌”、“仁政”四个维度,并且按照“个体”——“家族”——“群体”逻辑顺序展开。“乐道”、“志学”属于“个体”层面,首推颜回;“孝悌”属于“家族”层面,当推闵子骞;“仁政”则属于“群体”层面,应推冉伯牛和仲弓。“乐道”、“志学”、“孝悌”、“仁政”反映了“个体”、“家族”和“群体”关系,而这三种关系构成了当时整个社会运行基础。这正是主张积极入世孔子看重德行根本原因之所在。

  • 标签: 儒家伦理 德行孔门弟子
  • 简介:江户时代初期,日本儒学作为相对于“虚学”佛教“实学”逐渐获得独立发展,尤其在朱舜水实学思想和罗钦顺“理气一物”论影响下,朱子学者安东省庵和他同门贝原益轩等人把朱子学“理”从先验理转化为经验理,主张“理气合一论”,其后学新井白石进一步发展了朱子学格物穷理精神,重视实用性、实践性和经验性。他们在近世日本传播和普及朱子学过程中,推动了朱子学从形而上学道德主义向经验合理主义转变,实证科学和经验科学在日本社会萌芽和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 标签: 安东省庵 贝原益轩 新井白石 理气合一论 经验合理主义
  • 简介:《了凡四训》是明清两代具有广泛影响善书经典,至今仍有很高知名度。现在仅见藏于日本了凡重要文献,其实就是《了凡四训》祖本。1601年单刻本《省身录》,是现存了凡善书著述中最早刻本,也是《了凡四训》首篇“立命之学”原型;1607年单刻本《立命篇》,已具备《了凡四训》雏形;1701年和刻本《阴骘录》是一“准汉籍”,其底本明崇祯三年(1630)刻本,不仅完全具备《了凡四训》内容结构,而且多出了著名了凡《功过格》,因此具有很重要文献价值及思想价值。

  • 标签: 袁了凡 善书 《省身录》 《立命篇》 《阴骘录》
  • 简介:明嘉靖六年(1527)丁亥夏,王阳明出征前往广西思恩、田州两地,平定当地少数民族暴乱。在出征前夕,阳明应两位弟子钱德洪与王龙溪之请,在家乡天泉桥上阐发了对自己晚年所提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善去恶是格物”理解,并对两位弟子疑难进行了相应解答,史称“天泉证道”。在“天泉证道”记载上,《传习录》下、《年谱三》和《天泉证道纪》是三条最为基本文献。

  • 标签: 四句教 “四有” 考辨 《传习录》 少数民族 王阳明
  • 简介: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制定了“适应”儒家文化传教政策,他们解读《易经》并竭力从中寻找基督教与儒家学说契合点。晚清新教传教士继承了“适应”政策,并提出“孔子加耶稣”传教策略。《易经》麦格基英译本是“适应”政策和“孔子加耶稣”传教策略产物,译本具有明显《圣经》色彩。

  • 标签: 《易经》 传教士 适应 麦格基译本
  • 简介:以《河图》《洛书》代表宋代易图,完全突破了象形化物象图画层面。以白黑点元素展现出完全抽象化图像。从图像来说,其核心内容除了“数”便是“方位”,是一种完全以形象表达抽象模式。而在黄宗羲、毛奇龄、胡渭等人看来,这样一种图像化经典解释方式无疑是易学发展中重大突破。但作为一种经典解释方式,易图学一定是对《周易》解释和发展,而不能被当成圣人作《易》之由本末颠倒。这种对于易图学不同定位,使得清初学者们在重新构建易图学同时,不仅赋予了“大衍”、“四象”等概念以新诠释,也在重新梳理“象”、“数”关系同时,开出了易学发展新方向。

  • 标签: 图学 图书易学 象数 河洛
  • 简介:东汉时期,以经注律之风大兴,经学开始渗透入法学领域,法学受到经学极大影响。同时,亦有以律注经之现象发生并盛行。所谓以律注经,即援引汉代律令制度来解释儒家经书大义,何休即其代表人物之一,而其所注《公羊传》则为运用这种方法代表性作品。实际上,汉代社会历来经律并重并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以经注律与以律注经是二而一、一而三,两者分别推动了法律儒家化与经义法律化进程,并共同促进了经律融合。

  • 标签: 《春秋公羊传》 何休 以律注经 经律互注 法律儒家化
  • 简介:"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或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这一儒家道德实践中困境可称为"孔子难题"。从问题史出发,通过文献索引和历史勾稽,以孔子与宰我、孟子与万章、王阳明与欧阳德、梁漱溟与贺麟等人论辩基本材料,进行系统梳理,可以发现,"孔子难题"在儒家思想史脉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孔子难题"所折射道德困境和历代儒者解决之道,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值得人们重视。

  • 标签: 儒家 孔子难题 “不逆诈 不亿不信” 先觉
  • 简介:本文以一类假想中、很有可能曾经在中国乡村社区中发生抗交村提留款集体行动对象,以社会运动,集体行动这一研究领域内现有理论成果基础,提炼出了用于解释村民家庭户是否参与了抗交村提留款集体行动这一因变量取值一系列自变量组群,从而再现了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研究传统中四大理论取向——古典理论、文化主义、结构主义和理性主义——综合,对于中国经验案例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社会运动 集体行动 抗交村提留款 中国乡村社区 理论模型
  • 简介:宋代道学以天理作为性善论形而上学基础,这暗含了两个困难:一、与传统儒家经典之间矛盾;二、性之本体至善无恶,那么恶来源何在。道学中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都必须面对这两个困难,并给出解答。本文以张九成"性善之善不与恶对"思想为例,通过张九成与二程、张载、杨时、朱熹、胡宏等思想家比较,展现性善论在宋代发展完善思想脉络,并厘清道学对以上两个困难解决途径。特别是通过讨论恶来源问题以及善恶究竟是实质义还是形式义,来分析二程、张九成、朱子与胡宏之间对性善不同理解。

  • 标签: 性善 恶的来源 性善之善不与恶对 性无善无恶
  • 简介: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人日常行为大多属于交换行为,这种行为不同于市场行为,但也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个人与群体、组织、社会之间交换行为也是如此。作为农村健康传播者乡村医生,在被社会赋予相关角色定位时,必须提供合理社会报酬——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职业声望等,与乡村医生进行“等价交换”,只有这样,乡村医生才能很好地扮演其乡村健康传播者角色。实证调查表明,社会与乡村医生之间“等价交换”还未实现。

  • 标签: 社会交换理论 健康传播 乡村医生
  • 简介:《礼记》中子游述及“以故兴物”与“微情”代表两种不同制礼之法,然礼家对“以故兴物”解释素有分歧。郭店战国楚简出土,研究者判断子游论述与《性自命出》篇密切相关,这为重新解读“以故兴物”提供了可能。“以故兴物”意指因某种特定教化目的,利用基于人情且精心设计“外物”以兴发释放行礼者与礼仪相匹配情感。“以故兴物”对象包括两类:一情感充分者,一情感不足者,前者需借助外物将“情”兴发、释放、宣泄出来,再在仪式引导之下,调节情感浓烈之程度,后者则在外物影响之下,调动原本不足情感,以达到反躬修身目的。“以故兴物”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仪式之中,辨明其义对于厘清“兴”与“礼”,“兴”、“情”与“物”等多组概念关系,深入儒家礼学思想演进肌理有着重要解码作用。

  • 标签: 以故兴物 性自命出 礼记 士丧礼
  • 简介:《周易参同契》全书均为韵语。古无韵书,《三百篇》即为韵书。孔子传《易》,亦不能改方音。所以,通过用韵来判断《周易参同契》作者籍贯,是十分可靠方法。为此,我们传世本《周易参同契》作了厘定韵例、编制韵谱工作,并从中分析出这部书用韵特点。再根据已有的秦汉方音研究成果参校比勘,说明《周易参同契》一书具有十分明显齐鲁方音特点,进一步证明它应该是齐鲁作者所著。

  • 标签: 周易参同契 音韵 齐人 徐真人 淳于叔通 魏伯阳
  • 简介:《周易》古经展示了符号与文字一体文本形式。《易传》从象数、义理合一理路出发,开显出阴阳之道与性命之理相贯通易学天人之学。秉持象数优位立场汉易一系易家,承续《易传》理路以诠《易》,将《易》象数学内涵诠释与文字背后象数根据揭示,视为了首务,这在《周易集解》所采诸家对《大有》卦经传诠释中,就有典型表现。他们基于阴阳消息以明象、诠《易》,认为象构成了《易》基本世界,万象并非静态已然存在,而是一直处在生生流转、隐显转化鲜活敞开状态与历程中,而立足阴阳消息,促成有序和谐通泰礼乐化的人文理想天下愿景实现,成为他们心目中《易》旨归与现实王道归趋。

  • 标签: 《周易》经传 象数优位 象世界 阴阳消息 天下愿景
  • 简介:7月13~21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大学约翰·霍金斯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U40是“Under40”简称,意指40岁以下年轻人。U40文化产业暑期工作营是针对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及相应级别的青年研究人员的人才挖掘与培养活动。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化产业 文化研究 暑期 青年研究人员 产业研究
  • 简介:狩猎呆集民在多民族多文化国家中,她往往处于周边民族边缘地带。本文在对于全球范围内狩猎采集民研究在人类学学术定位以及他们目前面临共同社会、生态等问题基础上,选择中国大小兴安岭狩猎民族——鄂伦春族研究对象,在人类学田野调查基础上,分析了鄂伦春族所处地区自然生态和人口变化,讨论了清朝和伪满洲国时期近代以来政策,包括日本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对鄂伦春族负面影响。重点探讨了1949年以后森林开发、定居化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荣猎转产”等政策,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同时,如何使原住民族——鄂伦春人生计、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最后,笔者把此研究提升为对于“进步”和文明表述问题讨论。

  • 标签: 开发 国家政策 狩猎采集民 鄂伦春族 定居化 进步
  • 简介:古人字前“伯”:“仲”、“季”或“子”,或存或省,并非不可变通。《论语·雍也》篇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上博楚简《仲弓》显示仲弓向孔子请教多是临民为政之道。《说苑·修文》说“仲弓通于化术,孔子明于王道,而无以加仲弓之言”。《史记·李斯列传》说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这些皆可间接证明苟子承传了孔子、仲弓一系之外王儒学。在《孟子》书中,提到孔门十哲中九位,唯独少了仲弓,苟子则极力批判子思和孟子。由此看来,弓荀学派之外王儒学,与思孟学派之内圣儒学相区分,似并非向壁虚造。

  • 标签: 荀子 子弓 仲弓 孟子 儒学
  • 简介:京杭大运河作为“人”加诸大地符号、象征或标志,值得进行系统“正思”与“反思”。以明清两代言,具有积极意义淮源探寻、难以评说洪泽湖扩大与高家堰成型、酿成悲剧泗州城淹没等例,即与其时京杭大运河“蓄清刷黄保漕”国家大政密切关联,而彼此之间也是相互勾连。如此,当今如何客观认识、全面考察曾经京杭大运河之利弊得失、功过是非,可谓极为复杂、又极为重要问题。

  • 标签: 京杭大运河 “蓄清刷黄保漕” 淮源 洪泽湖 高家堰 泗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