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新近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需要3年或更长时间进行中期调整。报告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是高速增长之后的一个中期调整过程,这主要因为:由于企业改革不到位和宏观经济体制不完善.造成支持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微观基础竞争力减弱,要重新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需要一定的时间;持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依赖短缺环境进行数量型扩张而得来的,留下了许多高增长后遗症;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使中国出口竞争能力相对下降。高速增长如果不是建立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基础上,随着开放的加快,便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冲击,这一冲击将越来越大;银行不良资产和国企不良债务需
简介:“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该刊的文章认为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带动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经济,1997年11月,《商业周刊》主编斯蒂芬.谢波德界定了“新经济”概念,指出新经济具有六大特征: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大幅度增长,公司运营利润上涨,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进出口之和占GDP的比例上升,GDP增长中高科技的贡献度比重上升,谢波德的“新经济”概念,应该说是产为表层的,但他认为:“新经济”根源在于全球化和信息化,无疑是很具洞察力的,1998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多恩布什提周期消失问题,认为只要政策得当,经济就可以摆脱商业循环,这种摆脱商业循环是否不再出现,多数经济学家和实践界人士对此持否定态度,同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董事长兼主编,《纽约新闻日报》,发言人和波顿士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莫蒂默.朱克曼发表《第二个美国世纪》,认为美国的繁荣源于它的一系列结构性优势,并指出这种繁荣不仅是非“暂时性”的,而且是由“美国独享”的,这种观点显然有所偏颇,把“新经济”界定为“美国独享”的经济现象,即不符合同事实发展趋势,也不易为经济学界和社会实践界所接受。
简介:本文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在探寻经济法与农民权益保护的结合点寻找经济法保护农民权益理论基础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法视野下保护农民权益的机制体系,归结了经济法保护农民权益的基本原则,构想了一整套保护农民权益的经济法制度体系。解决农民问题即农民权益问题得从经济学出发,借用社会学、经济学和法理学的有关功能理论.从涵义及结构内容构成各功能的关系三方面对经济法的功能进行探讨并形成较完整较系统的经济法功能理论。
简介:经济景气监测预警体系,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或“报警器”。西方经济统计学家们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探求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开始了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的研究工作,从九十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经过四次较大的改进与创新,经济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为世界各国所熟悉。中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并且已建立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经济特色的经济景气预警体系。
简介:据《21世纪经济报道》7月5日报道,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日前表示,新经济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政府统计带来严峻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家统计局制定了“三新”经济专项统计制度,改进和完善了新经济统计调查体系,建立和完善了新经测算方法,加强了对新经济统计数据的分析.“三新”经济指的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全球经济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新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高.2013年7月,美国对GDP统计方式进行了调整,将企业研发、娱乐文化支出以及退休金等指标并入统计数据中,以反映美国经济产出不断变化的性质.根据新的统计方式,美国GDP总量提高,相应的,联邦债务占比下降,储蓄率上升,经济增速也比此前统计方式下加快.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提振了市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