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不从原理、方法上对法律修改做出分析,难以对修法活动进行科学指导。价值评价是法律修改起点与基础,是修法原理与方法关键内容:一方面,现有法律规范是否应当修改,需要通过评价而获知;另一方面,做出何种类型(方式)修改,也源于价值评价。法律规范是体现和依据价值关系语句,制定法形成、修改离不开立法者(修法者)对价值关系评价。通过修法者对现有法律规范价值关系评价,可以相应地得出不同修法结论,从而选择恰当修改类型(方式)。

  • 标签: 修法原理与方法 价值关系 价值评价 修法类型
  • 简介:中国土地物权、行政、司法等传统法律制度均有其重要现代价值。“一田二主”制曾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盛行,时值今日仍有其现实生命力。整个中国封建时代行政管理体制都有“理性行政”特色,近代西方将其引入并改造为通行西方世界文官制度。目前在西方兴起“恢复性司法”运动,在价值理念上与儒家和谐思想与调解制度有诸多近似之处,封中国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均有借鉴意义。

  • 标签: 法律传统 现代价值 法律制度
  • 简介:人格尊严和信息自由是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主要法律价值,二者之间矛盾可以还原为公平与效率之间冲突,构成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背后最核心价值冲突。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维护人格尊严,是实现社会公平需要,而追求个人信息自由流通,是提高经济发展效率要求。面对此价值困境,我国应当在保障人格尊严前提下兼顾信息自由,这是回应现实问题、保护人格利益之必须。

  • 标签: 个人信息保护 人格尊严 信息自由 价值冲突
  • 简介:检察指导侦查是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建立起一种以公诉为中心,侦查服务公诉新型办案机制,并不改变我国现存警检关系.其诉讼价值体现在实现司法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率.创立检察机关在同级公安机关设立派驻机构--指导侦查室运作模式,有利于解决捕诉之争.

  • 标签: 检警关系 检警一体化 实体公正 程序公式
  • 简介:最高人民检察院2006年8月17日颁布《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试行)》中规定了附条件逮捕制度。该制度确定以来,在审查逮捕工作中被广泛运用。但实务界和理论界,对附条件逮捕制度内涵、制度价值、适用程序等问题尚没有达成统一认识。日前,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联合举办“逮捕制度深化与发展专题研讨会”上,来自立法部门和实务界专家学者围绕附条件逮捕制度展开了深入探讨。在此,本刊特组织“附条件逮捕研究专题”,选登部分研讨会论文和会议综述,供读者参考。

  • 标签: 逮捕制度 制度价值 附条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 审查逮捕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正义具有不容置疑重要性,其含义丰富而又复杂。正义构成了公民诉权首要价值。公民通过行使诉权所寻求正义,在形态上表征为通过司法实现正义,即司法正义。司法正义基本目标是实现矫正正义,这种矫正正义包含着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矫正正义则主要属于一种程序正义。由此,公民诉权正义价值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主要体现为程序正义。公民诉权这种正义价值始终隐含着走向形式化而架空实体性价值危险。

  • 标签: 诉权 正义 程序正义
  • 简介:在我国群体性纠纷多发背景下,深入挖掘示范诉讼存在价值,将其积极运用于民事诉讼领域,是当前纠纷解决必然要求。从价值维度来衡量,示范诉讼机制运行,应达到促使裁判一致化、提高诉讼效率效果,并在程序进行中注重发挥法官诉讼指挥权和公共政策延伸功能。在将示范诉讼从学理上划分为“部分请求型”、“先决关系型”和“同类纷争型”并提炼实践中各种准“示范诉讼”形态基础上,应当从示范诉讼各个价值维度出发,细化、充实示范诉讼程序规范。这一思路可以延展为两个操作层面:一是由双方当事人缔结各类示范诉讼契约,如“示范判决拘束力协议”、“停止争讼协议”、“示范诉讼当事人择定和权限协议”等;二是由法院适度行使诉讼指挥权,依职权择定示范诉讼当事人,采取优先审理等效率策略,并对未出庭当事人利益予以关注和保护。

  • 标签: 示范诉讼 价值 实践
  • 简介:价值判断是刑法问题核心。两项实体性论证规则为刑法价值判断合理实现提供了最低限度保证,它们分别是:只有在足够充分且正当理由情形下,才能对刑法进行扩张解释;没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理由,应当坚持强式意义上平等对待。以实体性论证规则为前提,经由妥当论证程序,运用妥当论证方法,方能合理实现刑法问题价值判断。

  • 标签: 价值判断 实体性论证规则 罪刑法定原则 平等原则
  • 简介:残疾人法律援助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法律现象.是法治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援助经济性、援助道义性、援助法制性、援助社会性四个方面阐述残疾人法律援助价值取向.

  • 标签: 残疾人 法律援助 价值取向
  • 简介:"宪法是母法"观点在我国宪法研究和立法实践中有着重要影响,其理论基础是凯尔森"法律位阶理论"。在这种观点下,宪法被认为是普通法律立法基础,普通法律则被看做宪法具体细化。宪法母法说在规范形态上表现为"授权规范说"。在处理宪法和法律关系上,应实现从"授权规范说"到"违宪无效说"价值转变。

  • 标签: 宪法 母法 违宪
  • 简介:住宅是人们生活、生存场所,更是人们寄寓温情与安宁家园.作为个人栖息之地,住宅自古以来就受到特别的保护,俨然作为与社会相对隔离堡垒.近现代以来,住宅不受侵犯权已经成为普适性人权,它通过私人领域划定,保护着人安全、自由、自主,并以此凸显人尊严.正是住宅不受侵犯权对人具有如此重要价值,各国均将其纳入宪法之中,并以不同于物质财产权利精神性权利而熔铸在法律文本与民众心间.

  • 标签: 住宅权 私人领域 人格尊严 价值阐释 住宅 侵犯
  • 简介:价值是体现一定时期立法主体需要.收养法律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也体现了其对于人意义--以维护被收养儿童利益为最大价值取向.本文将围绕收养法律制度发展与确立、国内收养制度法律规制及国际有关收养法律制度发展趋势说明这核心价值取向.

  • 标签: 收养制度 法的价值 价值取向
  • 简介:自2010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提出树立人民法官“公正、廉洁、为民”核心价值重要论述,到2011年中央政法委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再到人民法院随后开展“核心价值观再学习再教育”系列活动.对其认识和提炼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升华过程。这一简洁表述在内容上形成了具有内在逻辑完整结构,在功能上也将对人民法院司法审判事业和司法公信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当然,在核心价值培育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核心价值观 人民法官 培育机制 人民法院 2010年 司法公信力
  • 简介:法律要具有活力或者被信仰,则必须函摄社会和历史“魂”。五千年文化传统无疑是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应有的“魂”之一,而法律“魂”则不可能被植入,只可能自然生成。因此,在社会与历史传统、转型、现代转换之中,如何将文化基因纳入其中,便是法伦理学担当与追求。

  • 标签: 法伦理学 转型 制度伦理 价值 使命
  • 简介:商鞅法治理论丰富,其积极面与消极面相并存。文章从其积极方面着眼,将商鞅法治理论分为五个方面,并围绕这五个方面说明我国当今法治建设所存在一些问题,指出借鉴商君法治理论为我们当今法治建设服务具有极大现实性。最后作者阐明了现代法治与商君所言法治差异,强调了借鉴重要性

  • 标签: 商鞅 法治理论 借鉴价值
  • 简介:关怀、维护、扩大和发展生命权价值已成为整个社会追求价值目标,应当通过宪法确认并保护。但宪法规定生命权一般条款,在法律生活里,要靠"具体做法"才能维护人生命权利。应当肯定宪法生命权保护主观价值,在于生命权自由价值;但在我国现有制度框架内,无法发挥宪法生命权自由价值客观功能,不具有请求权宪法生命权不可能通过司法扩张社会权利,更不能直接从生命权价值中推导出其他权利,否则模糊权利不仅会引发道德危机,甚至会带来法律适用上混乱。我国当前亟需整合生命权价值,并建构生命权规范体系。

  • 标签: 生命权价值 自由权 社会权 生存权
  • 简介:反垄断法之所以被称为"经济宪法",并非仅仅因为反垄断法与宪法存在形式上相似性,而是因为反垄断法蕴涵着经济民主价值。反垄断法经济民主价值基本内涵是竞争机会平等和竞争条件平等,这二者在反垄断法中都有具体制度支撑。反垄断法经济民主价值对宪政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反垄断法维持民主市场竞争环境,为宪政提供坚实经济基础;反垄断法确保政府行为边际,塑造宪政法治环境;反垄断法维护和培育竞争文化,为宪政提供不竭动能。

  • 标签: 反垄断法 经济宪法 经济民主 宪政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给我们留下文化遗产.包含丰富道德内涵,其精华代代相传。具有激发人正因素,抑制人负因素,向善向上感染力。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素材。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重视它,珍惜它、善用它。

  • 标签: 传统文化 道德教育 教学方法
  • 简介:一、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之争中国命运中国学术界最早接触到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理论应该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德日留学背景一些学者陆续回到祖国,并将德Et刑法有关理论不断介绍到国内法学界,使之得以被认识与掌握。就当时来说,学者对德日刑法理论学习虽然在我国热情高涨,然而值得注意是,在我国,作为刑法学基本立场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理论并不包括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对立。

  • 标签: 行为无价值 价值论 20世纪90年代 机能 刑法理论 中国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