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独立董事制度作为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引入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作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代言人,曾被誉为“名利双收”的阳光职业。但是,在上市公司纷纷聘请独立董事满足监管者要求的同时,我们却发现部分独立董事提出辞职,并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更为有趣的是,很多独立董事在一家上市公司辞职后又到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去任职,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独立董事“跳槽”究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激励,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声誉激励?本文以2001年至2005年75个独立董事的“跳槽”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独立董事任职选择的真实动机。首先,我们回顾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个基于经济激励和声誉激励的分析框架。经济激励包括薪酬收入和现实成本付出,声誉激励包括企业知名度、企业隶属层级和任职风险。接着,我们对独立董事“跳槽”的真实动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跳槽”主要考虑的是上市公司知名度和任职风险等声誉因素,而不是薪酬收入和现实成本因素。最后,我们得出结论,片面地强调独立董事的薪酬并不能达到对独立董事的激励效果,声誉机制更能实现对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作用。独立董事制度要更好地发挥治理效果。首先要解决独立董事任职并改善公司治理的原动力问题,这就要求形成配套的独立董事绩效评估机制以及声誉激励约束机制,这样才会有培育独立董事市场、改善公司治理绩效的可能。本文的研究不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丰富了公司治理的文献,而且对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简介:现实中,民间审计收费方式对审计独立性的侵蚀正初露端倪。首先,审计形式上的独立渐被削弱。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有着密切关系,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从客户收取的审计服务费。这样,从社会公众看来,已经很难将审计看作是充分独立的。同时,审计实质上的独立亦遭到侵害。竞争日趋激烈的审计职业使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更多地关注增加客户名单和收益,其结果是:一些勇于坚持意见的事务所其收益状况将受到很大影响。故而,事务所之间为争夺客户并与之建立长期关系,除了打出降价的招牌,还体现在对待审计结果的态度上。理论上讲,审计人员应持不偏不倚的立场,出具客观公正的意见,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某些情况下,基于利益考虑,事务所及审
简介:随着独立学院快速发展,薪酬改革大力推进,广大教职工收入明显提高,在收入提高的同时,达到个税起征点的人越来越多,扣缴个税数额越来越大,个税受关注度就越来越高。由于利益驱动发放部门对个税理解偏差,个人所得税税制上的缺陷,导致目前独立学院代扣个人所得税存在不规范、操作困难等现象。针对这种现状,提出加强对独立学院个人所得税管理建议,并倡导一些积极合法的避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