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利用某国有企业2009年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程度及其对月度盈余质量的影响。经过检验发现,该国有企业12月份的费用异常高,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程度较差,同时这种较差的配比将提高盈余的波动性,降低盈余的持续性;从这三项指标来看,呼和浩特市要好于内蒙古自治区层面,但低于全国水平。

  • 标签: 配比 盈余质量 国有企业
  • 简介:我国的出口退税体系由于政策性原因存在普遍的退税滞后现象,这对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的增长会产生什么经济后果,本文以资本市场外贸上市公司为观察样本对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999年以来外贸上市公司的应收出口退税额逐年攀升,实际出口退税率和出口退税周转率逐年下阵。出口退税拖欠颧占公司流动资金的比重逐年提高,因出口退税拖欠而引起的利息负担占公司经营业绩的比例越来越大。研究结果证实出口退税速度的下降显著地阻碍了外贸公司出口业务的增长。由此揭示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已对出口增长产生不利的经济后果,退税滞后问题亟待解决。

  • 标签: 出口退税 退税滞后 经济后果
  • 简介: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收益率和利用率,持续改进固定资产数据的准确性,积极控制固定资产维护成本,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目标,而资产清查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清查过程中不断创新,可以为有效开展低效资产盘活、精准投资等资产价值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 标签: 固定资产 清查管理 创新经验
  • 简介:本文考察了在法律责任加重前后,客户重要性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以我国证券市场2002和2003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研究发现在法律责任加重以后:1、随着客户重要性的增加,审计师会更加谨慎,进而会抑制公司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2、相对于规模较大的事务所而言,在规模较小的事务所,客户重要性对审计师的影响仍然存在,即小事务昕的审计师为了寻租会允许客户存在一定的盈余管理空间;但是,客户重要性对小事务所的影响还是小于小事务所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表明事务所审计质量普遍有所提高。3、本研究也发现,审计师允许客户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方向是不对称的,审计师能够注意管理当局进行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却不能控制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的行为,可能出现了与围外盈余管理不一致的特有现象。

  • 标签: 客户重要性 审计质量 盈余管理 法律责任
  • 简介:或有负债可能引发的债务风险是导致政府财政危机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政府会计及报告体系未能有效地规范或有负债的信息披露,尤其在政府或有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上,存在着诸多管理真空.借鉴国际经验,需要从以下方面规范政府或有负债的会计信息披露依据或有事项的发生可能性、事项性质、能否可靠计量等因素进行分类报告;在负债确认后加以持续关注;结合财务核算能力,对计量方法和报告方式做出具体规定;逐步完善政府会计基础向权责发生制转变;推进将或有负债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

  • 标签: 政府或有负债 政府会计 会计信息披露 债务风险 政府预算 债务危机
  • 简介:本文从盈余管理抑制、巨额亏损确认的及时性和价值相关性三个方面比较了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2006-2007年实施前后的会计质量。研究发现,新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质量在收益平滑限制、巨额亏损确认及时性、价值相关性方面有了显著提高,而特殊目的盈余管理在实施前后没有显著差别。新准则会计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对巨额亏损的确认上和价值相关性的改善上。资产负债表的信息价值相关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以公允价值和资产负债表观为重要特征的新准则在实施一年后达到了目的。公允价值的系统引入确实有助于提供价值更相关的信息、更及时地确认损失。经验证据还发现,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新准则实施前后,我国的盈余管理水平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巨额亏损确认的及时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实施新准则后,价格相关性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好消息”和“坏消息”股票回报对盈余的解释力的改善程度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标签: 新准则 会计质量 盈余管理 损失确认及时性 价值相关性
  • 简介:(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把审计事业推向前进我省审计机关走过的三十年,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正确把握和顺应形势,围绕经济工作中心,认识审计工作规律,努力改进审计方法,大胆进行创新的过程。由于坚持这条路线,我们的审计队伍才从小到大,审计工作从初创时不被人们认识,到现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和好评。由于坚持这条路线,使我们在审计工作发展的各个时期,用创新与发展的眼光开创审计事业,

  • 标签: 审计工作 总结经验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 与时俱进
  • 简介:对会计稳健性的债务契约解释应包括表现形式和内在机理两个方面:前者是指稳健性的债务契约需求特征:后者则为稳健性的债务契约有用性。本文尝试从需求特征和有用性两方面提供稳健性的债务契约解释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以中国A股1999至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采用账面市价比法和Basu的方法度量截面会计稳健性,同时采用KhanandWatts构建的C_SCO尺尉旨标度量时间截面的稳健性,考查股东债权人冲突及其缓解与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表明:当债务契约双方冲突较大时,公司的会计处理更加稳健:会计处理越稳健,公司越可能获得新增贷款。本文既丰富了稳健性的债务契约需求特征的经验证据,更首次直接验证了中国上市公司中稳健性的债务契约有用性。

  • 标签: 稳健性 债务契约 需求特征 有用性 股东债权人冲突
  • 简介:利用2007-2011年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职工特征和薪酬信息,研究在中国特有工资制度下职工特征如何影响企业薪酬支付。研究发现:企业支付给高学历职工更高薪酬,给予不同岗位职工不同的薪酬待遇;国有产权和垄断强化了学历的工资效应,并使岗位价值贡献与薪酬支付出现错配;在岗位业绩无法准确衡量的情况下,学历对岗位薪酬有交互作用。结论表明,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错配了学历与岗位薪酬。研究从企业层面提供的有关教育工资效应的经验证据是对宏观或个人层面文献的有益补充,也拓展了普通职工薪酬类文献,有助于理解职工教育特征在职工薪酬支付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教育工资效应 职工教育背景 职工薪酬 国有股权 垄断
  • 简介:文章以2010-2012年深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控制缺陷以及是否为前10大事务所审计三个变量来替代内部审计水平,并检验了三个变量与财务报告披露的透明度--信息披露评级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相关变量的情况下,内部审计的替代变量与信息披露评级之间显著正相关,这表明高水平的内部审计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 标签: 内部审计 财务报告质量 内部审计水平
  • 简介:审计师在证券市场上被誉为公共利益的守护神。然而,由于证券市场上的利益相关各方无从直接识别审计报告的质量,因而审计市场便具有了"柠糠市场"的特征。当交易双方处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时,声誉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机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使用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0—2002年度年报审计费用数据,应用信号传递理论,研究了共2520个样本的审计师声誉溢价现象。研究发现:中国本地前五(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对于本地其他所,其溢价幅度为7.57%;国际"五(四)大"会计公司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国际合作所,相对于中国本地除前"五(四)大"以外的事务所而言,其声誉溢价的幅度更高,达到23.12%。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合作所、国内大、小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在审计收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存在审计师声誉溢价现象。这说明审计师声誉作为审计质量的显示信号,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同。本文的研究初步验证了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促使本地事务所合并、以便做大做强来提升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和市场竞争力的政策已经取得成效,中国本地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机制正在形成。

  • 标签: 审计师声誉溢价 审计质量 信号传递
  • 简介:本文通过研究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资本投资的关系,考察了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行为对上市公司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并重点探寻了异质的产权性质镶嵌于这一资本配置过程中所蕴涵的治理效应。以2001-2006年附属于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我们发现,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行为总体上与上市公司的资本投资存在显著的关联性。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功效表现出一定的两面性,而民营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已在某种程度上异化为利益输送的渠道。本文的研究表明,大股东的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可能在不同的产权特征或特定动机下展现出迥异的“光明面”与“黑暗面”。

  • 标签: 内部资本市场 掏空 支持 资本投资 投资效率
  • 简介:财务理论与实证研究认为,银行作为企业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对借款人形成积极的治理效应。银行实践中是通过事前监督、事中与事后监督这样一个动态机制来实现其作用的。在区别了银行监督与债权治理、债务治理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银行监督在不同阶段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银行的事前监督是有效的,这可以极大地降低逆向选择风险,但事中与事后监督呈无效性特点,这说明道德风险的隐患仍然不容忽视。

  • 标签: 银行 事前监督 事中/后监督 动态治理
  • 简介:作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政府审计具有预防、揭露和抵御的国家治理功能。以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从政府审计绩效的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探究政府透明度和媒体监督对政府审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透明度建设和媒体监督可以相互弥补来提高政府审计绩效,政府透明度越高,政府审计的揭露效果越好;媒体监督水平越高,政府审计建议的采纳绩效和整改绩效越好。

  • 标签: 政府透明度 财政透明度 媒体监督 政府审计 国家审计 政府审计绩效
  • 简介:根据人格心理学领域的观点,个体行为同时受到个体内部存在的自我统一性动机和适应环境要求动机的影响。本文的实验证据显示,当受试者设想自己处于会计信息编制者的角色时,显著倾向于审计师客户冲突中的客户一方;当受试者设想自己处于会计信息鉴证方的角色时,则显著倾向于冲突中的审计师一方。这意味着对于会计专业判断行为,在同一个体内部,因担当不同角色而适应环境要求的动机总体上压过了自我统一的动机,从而该个体表现出明显的跨情境不一致性。本文证据拓展了以往对会计专业判断特征的认识,对理解会计标准在现实中的执行具有重要含义,同时也有助于理解对审计师工作的评价过程和特征。

  • 标签: 人格特征 跨情境不一致性 会计专业判断 审计师 客户 冲突
  • 简介:本文选择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主体与信息中介的审计师为研究视角,考察财务重述与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会计差错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财务重述对审计师审计意见决策的影响,以此为市场是否对财务重述所蕴含的重述当期信息风险存在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提供经验证据。基于2004至2006年纳入重大会计差错模型的3661个上市公司观察值和审计意见模型的3828个上市公司观察值,我们研究发现:(1)财务重述确实意味着公司具有较高的信息风险,而且财务重述的性质是其信息风险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2)审计师能够识别财务重述所蕴含的重述当期信息风险,并依据财务重述的性质进行差异化的风险反应(3)在控制信息风险后,审计师对财务重述公司的风险反应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对财务重述所蕴含的重述当期信息风险可能既包含部分理性的判断,又存在一定非理性的认知偏差。

  • 标签: 财务重述 性质 信息风险 审计师 市场认知
  • 简介:随着联系密切而竞争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不断发展,企业意图通过联盟合作来应对挑战。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如何寻找潜在优秀的或者有特质的合作伙伴成为一大难题。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官员视察可以作为有效的质量信号和政企关系信号传递,帮助企业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同时,推动企业联盟的市场行为。以2004-200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官员视察对企业联盟的影响。结果表明,官员视察活动对企业联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官员视察对在制度环境越差地区的企业联盟影响更大;但官员视察对企业联盟的影响在国企、民企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官员视察 企业联盟 信号理论 制度环境 产权性质
  • 简介:本文尝试将资本资产定价三因素模型的思想运用于研究会计盈余的影响因素,通过对1991—2003年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实证分析,发现在A股市场:规模和账面/市值因素显著地存在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当中;账面/市值因素的作用要更显著于规模因素;低账面/市值的上市公司倾向于保持强盈利能力;在账面/市值组的内部,资本市场化规模大的股票比小的会计盈余更高;在同一市场资本化规模组内部,随着账面/市值比率的提高,账面/市值对会计盈余的影响,由反向变为正向,影响力也逐步增强。

  • 标签: 规模 账面/市值 三因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会计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