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时间的流程构成叙事文本中的情节。特曼立足前科学时代人类业已形成的神话认知模式,把它作为构成文本情节的最原始语言。它完成着对叙事文本的情节建构功能,在它被从循环时间翻译人线性时间后,不断地复杂化,人物在各个空间之间的往返,形成了现代文本中错综复杂的情节,但穿越时空的隧道,这种和神话核心同拓扑的结构依稀可辨。

  • 标签: 神话思维 拓扑结构 循环时间 线性时间
  • 简介:特曼以文化文本的空间共性为基础,提出了文化模型的构建,并认为艺术文本是对各种类型文化模型的完美模拟。从这一角度出发来对希什金长篇小说《爱神草》中的文化模型进行解析,能够让读者更为深入地理解该作品中关于爱与永恒的主题思想。同时,这种文本解析方法对阅读和理解其他俄罗斯当代文学作品也颇有裨益。

  • 标签: 文化模型 空间 洛特曼 希什金
  • 简介:阿列克谢耶夫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他翻译唐诗遵循的原则是尊重原作,尽力保留原作的形象、音韵和语言特色,同时力求使译诗符合俄罗斯诗歌的节奏要求。他三次翻译李白的《静夜思》,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为诗歌翻译提供了范本与可贵的经验。

  • 标签: 阿列克谢耶夫 诗歌翻译 节奏 对比分析
  • 简介:对于白银时代的女诗人安娜.赫玛托娃来说,普希金的影响不单单体现在其作品中,更多的是女诗人表现出的对普希金强烈的爱。对赫玛托娃与普希金之间相似特点的论述多是从诗歌文本意义着手。本文以"奥涅金诗节"和"赫玛托娃诗节"为切入点,运用文本形式和文本意义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尝试更为全面地探究两位诗人的内在关系。

  • 标签: 奥涅金诗节 阿赫玛托娃诗节 韵脚 韵律 诗行
  • 简介:尔弗雷德·黑多克(АльфредХейдок)虽然是一位成名比较晚的俄罗斯侨民作家,但是他的作品都很具有代表性,也可以说他的作品是中俄合璧文化下的产物。他具有令人惊叹的才华,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使每一个刺痛人心的社会问题变得可以触摸,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中,尔弗雷德·黑多克的作品是最缺少内在规律性的,其基本的状态是:一个作品,一种特点。通过研究尔弗雷德·黑多克的小说《满洲公主》(《Маньчжурскаяпринцесса》),我们不仅看到了东北历史上中俄两个不同民族共处的特殊时期里的人和事,体会到了尔弗雷德·黑多克对生活的理解和诠释,而且还感受到了这位作家在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

  • 标签: 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 阿尔弗雷德·黑多克 《满洲公主》
  • 简介:景物描写是赫玛托娃抒情诗的重要艺术风格之一,但女诗人抒情诗中的风景描写有其独特性.本文认为,无论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刻画在诗中如何具有跳跃性和出人意料,无论它们看来是如何独立,乃至"各行其道,互不相干",景物描写绝不是多余的,而是有其独到的作用:或衬托、或对比、或移情、或交融、或联想、或象征,总能对情感的描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情景结合,赋予赫玛托娃诗歌世界独特的意蕴,引起有着不同阅读经验和情感经验的读者丰富的想像.

  • 标签: 阿赫玛托娃 景语 情语
  • 简介:伟大的诗人亚·谢·普希金(1799~1837)一生创作800余首抒情诗,其中对爱情的歌咏约占四分之一。据考证,普希金的第一首诗作《致娜塔丽娅》(1813)就是一首爱情诗。此后,诗人创作的《致凯恩》(1825)、《你和您》(1828)、《我曾经爱过您》(1829)等诸多诗篇都成为吟咏不绝、脍炙人口的情诗,而我们即将分析的《夜色朦胧弥漫在格鲁吉亚的山岗上》(1829)同样称得上是普希金爱情诗歌中的一朵奇葩。本文主要从创作背景、诗歌的风景描写和内心思绪等内容以及诗歌的语音、格律、用词特点等形式方面展开分析。

  • 标签: 普希金 爱情诗 内容和形式
  • 简介:2005年6月16日,国家人事部和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联合举办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德、俄、西班牙、阿拉伯语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在中国外文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俄、德、西班牙、阿拉伯语专家委员会50多位委员以及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中国外文局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及考试办、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中国外文局考评中心的领导。

  • 标签: 专家委员会 考试工作 专业资格 翻译 中国外文局 国家人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