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卡里尔·菲利普斯是英国著名文化学者吉尔罗伊流散思想最精粹的表达者,尤其是其作品《渡河》被公认为是吉尔罗伊的《黑色大西洋》中所表达的流散思想的范例文本,也是菲利普斯流散思想的精华体现。二人均强烈抵制将黑奴与奴隶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等一系列关系简单粗暴的对立,反对以国家和民族为基础的流散身份模式,致力于一种无种族的混杂研究,《渡河》1993年出版时,因身负刻意遗忘"非洲"形象和"美化"白人的罪名一度被视为是殖民统治的共谋者,质疑声颇多。但如果在全球化语境下加以观照就不难发现,随着大规模的移民迁徙运动的发展,流散群族与流散文学也得以发展。《渡河》虽然具有局限性,但作者所表达的超前的流散思想与当前的流散趋势不谋而合。小说往日备受抨击的方面恰恰应和今日流散文化之趋势,成为智者对流散文化的一部预言书。同时菲利普斯流散思想的形成也经历一个演变过程。
简介:当代的语言形式大多是意识形态统治的工具,这种语言追求最大便利的交际化,它毫不留情地排除了和个人最细微的感觉与经验相关的语言方式,排除了个人话语中蕴含的感知力。而诗人的努力就在于借助诗歌的语言来表达他的生存处境,通过这张“被冰雹打过的嘴”说出事实的真相。德国诗人格林贝恩诗中出现的各种疾病的意象,并非要赋予疾病本身以社会性和道德性批判,而是“疾病”这一词所蕴含的痛苦、伤害、恐惧、分裂以及忍受,契合了诗人的感受所要求表达的形象,是创作冲动使它以神秘的方式参与诗歌的创造。诗人的语言惟有通过隐喻及象征,才能使诗歌摆脱时代的局限,获得超越于我们当下理解力的意义。诗歌天然地反对意识形态,它决不会以出卖自己的艺术规律为代价来赢得社会批判的胜利。格林贝恩借助“疾病”这一象征,述说时代作用于个人生命的经验和心灵痛苦、意识分裂的感受,从而构建了属于他个人的“微观语义学”和个人的修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