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用于LPD术后经鼻肠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价值。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8月本科接诊LPD术后经鼻肠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病患56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排便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研究组分别是(2.19±0.38)d、(1.27±0.24)d、(0.92±0.11)d,比对照组(4.92±0.74)d、(3.25±0.34)d、(1.91±0.35)d短,P<0.05。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3.57%,比对照组32.14%低,P<0.05。结论:于LPD术后经鼻肠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中用集束化护理,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及胃肠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使用肠内营养治疗的手段,从而分析研究肠内营养治疗对住院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的效果。方法经过营养风险筛查的患者知情同意,共50例,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选择使用不同的肠内营养制剂,第1d、第7d及第14d检查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总淋巴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肌酐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的变化。结果与第1d相比,血清白蛋白水平在第二周后才有明显的提高(q=5.46,P<0.01)。血红蛋白水平在第2周提高(q=3.95,P<0.01)。而经肠内营养治疗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在第1周及第2周均有显著性增加(F=12.36,P<0.05)。结论肠内营养治疗对于营养不良的治疗有明显效果,能保护胃肠道功能。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患有神经危重症的病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身体会长时间处于高耗能的状态,这导致患者对于营养的需求量增加,如营养支持供应不上则会导致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受损、体重下降,增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身体负荷,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是死亡。因此对于神经危重症病人来说,身体的营养状况成为了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持续关注的重点。如何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营养支持,成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笔者从肠内营养的角度对其进行营养支持护理的探讨,通过肠内营养支持的适用时间、使用方法、护理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性地说明肠内营养对神经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使用肠内营养泵营养支持对于口腔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年 08月至 2020 年 01月在口腔颌面外科病区收治的30例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月份将2019年08月至10月的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例分为甲组例和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01月的使用肠内营养泵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例分为乙组例,统计并比较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甲组例及使用肠内营养泵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乙组例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前,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甲组例及使用肠内营养泵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乙组例总蛋白、 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甲组例及使用肠内营养泵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乙组例营养状况各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但乙组例改善程度优于甲组例(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2011年3月——2013年2月治疗的3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组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各15例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组明显优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脱离呼吸机时间为(76±52)d,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脱离呼吸机时间为(102±6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机械通气患者优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腹胀、腹泻、胃潴留等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 结果: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后,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腹胀、腹泻、胃潴留等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肠外营养及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外科病房2021年-2022年共计62例全胃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1例研究组和31例对照组。研究组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对照组为早期肠外营养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术后第7天白蛋白、总蛋白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术后第7天白蛋白、总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患80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病患。实验组与对照组病患均采用补液,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原发病,抗感染,电解质以及针对性治疗。实验组40例病患结合肠内营养式的支持治疗方法,对照组40例病患结合肠外营养式支持治疗方法,同时对两组治疗有效性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病患,经治疗后两组都取得较高有效率,但是实验组病患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病患高,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9%,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患采取肠内营养式治疗疗法,要明显比肠外营养治疗好,且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与患者的治疗时间,临床治疗当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ICU严重多发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对照组单纯行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后观察组的营养指标(ALB、Hb及T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39%(P<0.05)。结论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应用于ICU严重多发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是指通过口服或者管饲途径,为胃肠道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因其符合机体代谢的生理特性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ICU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咀嚼、意识障碍等而无法正常进食,使EN成为ICU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方式。EN期间常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以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尤其腹泻发生率较高。研究显示,腹泻可造成患者电解质紊乱、失禁性皮炎、压疮,甚至被迫中止肠内营养等。ICU患者病情危重,一旦发生上述问题,营养支持治疗可能引发严重负性后果,科学评估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并审慎、明智地采取护理策略,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方法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专职医师护士对此100例神经内科重症病人的肠内营养进行全面的干预,并对比进行护理干预后1个月与干预前神经内科重症病人的各项生理指标和生活方式。结果在100例神内科重症病人中,肠内营养状况得到良好改善的病人有91例;8例病人在护理期间出现便秘、腹泻、血糖升高等并发症状,然而经过护理干预,并发症得到很好地处理和控制,病人也顺利出院;在病人住院期间,有1人死亡。结论对神经内科重症病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肠内营养进行调节和控制,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病人的肠内营养状况,而且对病人的康复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神经内科重症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是一种经济实惠且效果显著的营养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50例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组(TPN)25例,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组(EN)25例。分别于术后24h后给于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其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营养评定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N+EN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小于PN组(P<0.05),且PN+EN组术后第8天血清白蛋白水平和体重恢复较快(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行,较TPN有明显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120例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术后不同营养方法分为研究组(早期肠内营养)60例和对照组(全胃肠外营养)60例,研究组在术后48h开始输注部分肠内营养制剂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在术后7d采用完全静脉营养,比较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不同。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方法,能够促进胃癌术后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缩短住院天数和减少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