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肝囊肿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50例肝囊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介入穿刺治疗。结果对以上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治愈率在58%,总的有效率达到100%。结论在肝囊肿的临床治疗上,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囊肿注射无水乙醇具有确切的疗效,操作简单,而且安全性高,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介入穿刺 肝囊肿 效果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入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患者,A组患者为治疗组给与经皮经胆道引流术的基础上对患者辅以动脉插管化疗灌注,B组为对照组给与单纯的介入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血清总胆红素值较术前都有所下降,A组较B组含量低、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8%、28.2%。结论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时,在经皮经胆道引流术的基础上对患者辅以动脉插管化疗灌注的疗效高于单纯的介入治疗

  • 标签: 介入 恶性梗阻性黄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2年5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腹痛、发热、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尿潴留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基于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和(或)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PTBS)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2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和(或)PTBS,给予术前、中、后相应的护理。结果25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PTCD和(或)PTBS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同时配合高质量的整体临床护理,能使恶性梗阻性黄疸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 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患者进行介入动脉溶栓术及系统化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护理,介入溶栓治疗的26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介入溶栓治疗时,提供优良护理对溶栓效果有显著帮助,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介入溶栓 急性脑梗死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导向下介入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前检查,采用CT导向下介入硬化治疗。结果患者中,单侧肾囊肿29例,多发肾囊肿16例。左侧肾囊肿27例,右侧肾囊肿28例。双侧肾囊肿7例。患者最大抽液量700ml,最小40ml,抽出浅黄色或黄色囊液34例,粘稠及咖啡色囊液7例,深黄色4例,送检报告指出,浅黄色囊液见少量上皮细胞,咖啡色有红细胞存在。随访12个月,1例患者分隔囊肿复发,其他患者囊肿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囊肿消失率91.1%。本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介入治疗肾囊肿具有操作方法简便,可视性强、疗效显著等优势,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是有效的治疗肾囊肿的方法,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T 介入治疗 肾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准确的方法。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还可以评价冠状动脉及左心室的功能情况。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术(常简称冠脉造影或冠造)就是采用介入的方法,应用X线显影的造影剂,对冠状动脉进行检查的方法。也是冠心病确诊的手段之一医学界号称其为“金标准”!结果在治疗措施上可以确定是选择药物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还可以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和评估。结论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十分重要,是确保造影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护理,减少术后合并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疗效。

  • 标签: 操作方法 并发症 护理对策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28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与积极的护理配合。结果28例患者全部治愈,有效率为100%,治疗并发症少。结论对脑动静脉畸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对保证栓塞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栓塞治疗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梗阻性黄疸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对64例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情况。结果64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后,63例患者黄疸明显减退,肝功能明显好转,腹胀得以缓解,仅1例患者黄疸减退较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过程中,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加强引流管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提高梗阻性黄疸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黄疸 梗阻性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介入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来我院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做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介入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死率与截肢率以及踝肱指数。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与截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踝肱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踝肱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需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2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患者9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6例。男3例,女17例,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47岁。结果19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术中、术后行心脏彩超检查均显示无残留分流,心脏听诊无杂音。1例(室间隔缺损)手术失败,建议至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结论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出院指导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症并采用介入治疗的患者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子宫腺肌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成功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手术的成功率为100%;术后对患者进行6~18个月的随访,有17例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9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仅有2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子宫体积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87例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的资料,以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相应的护理、健康教育等情况。结果287例患者中10例出现心律失常,12例患者出现了伤口出血和血肿,16例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经处理后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再次手术的风险及经济负担。

  • 标签: 冠心病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在PTCD引流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PTCD引流管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同时随机抽取PTCD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前的50名患者和PTCD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后的50名患者,对比(1)持续性护理质量改善前后患者对护士护理的满意度。(2)持续性护理质量改善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持续性护理质量改善前后患者对护士护理的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2)持续性护理质量改善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可以提高PTCD引流管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持续 护理质量 改进 PTCD 引流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与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介入治疗方式完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早期溶栓治疗方式完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并比较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优于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溶栓后介入疗法和直接介入疗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直接介入疗法,研究组采用溶栓后介入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介入治疗后,研究组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发生率92.45%,高于对照组的58.49%,且胸痛缓解率90.57%,高与对照组的54.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5%,稍低于对照组的11.32%(P>0.05)。结论溶栓后介入疗法在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疗效较直接介入治疗的效果好,改善患者病情,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后介入 直接介入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