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杜仲叶提取物联合黑苦荞茎叶提取物辅助治疗高血糖大鼠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55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研究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对照组正常喂养,模型组及研究组建立糖尿病模型,研究组分别给予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杜仲叶提取物联合黑苦荞茎叶提取物干预。比较各组大鼠胰腺病理变化、血糖水平、血清胰岛素及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检测大鼠胰腺组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糖水平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血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胰岛素水平高于模型组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变化(P<0.05) ;模型组BUN、Cr、尿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BUN、Cr、尿蛋白水平低于模型组,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变化(P<0.05) ;模型组MDA、ROS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MDA、ROS水平低于模型组;模型组SOD、CAT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SOD、CAT水平高于模型组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变化(P<0.05) ;模型组IL-6、IL-2、TNF-α、CRP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IL-6、IL-2、TNF-α、CRP水平低于模型组,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变化(P<0.05) ;模型组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高于模型组,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变化(P<0.05)结论 杜仲叶提取物联合黑苦荞茎叶提取物辅助治疗高血糖大鼠有助于控制其血糖水平,缓解胰腺损伤及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rf2、HO-1蛋白通路抑制大鼠机体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有关。
简介:【摘要】 目的:构建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实施的头颈胸及上腹部三、四级手术的患者,其中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病例有2157例。数据预处理后,通过循证和临床结合的方式筛选出预测模型的特征变量,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GBDT)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模型。通过比较预测模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等指标,评估三种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GBDT模型和ANN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23 (95% CI: 0.790~0.855)、0.877 (95% CI: 0.841~0.913)和0.908 (95% CI: 0.878~0.938)。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PPCs风险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在本研究构建的三种PPCs机器学习模型中,ANN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表现和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健脾补肾益气方的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对 紫癜性肾炎受试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符合标准的紫癜性患者按SHARE 指南分为轻度(A 组)和中度以上(B 组),每组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主要疗效指标为 48 周时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次要疗效指标包括 24h 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水平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 72 例患者,治疗组在降低蛋白尿、改善肾脏功能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健脾补肾益气方的中西医联合治疗紫癜性肾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就规范化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对于患者安全的管理效果,结合检验前质量指标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入本院就诊的120例采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措施的不同均分为60例/组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采血护理,观察组为规范化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对比护理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和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观察组各项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采血患者,为其实施规范化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有效性良好,降低了护理不安全事件,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具备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PCV-VG)联合驱动压指导的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分为固定组和驱动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PCV-VG模式实施机械通气,肺复张后,固定组PEEP设置为5 cmH2O。驱动组行驱动压指导的个体化PEEP。比较两组肺动态顺应性(Cdyn)及氧合指数(OI)、肺部并发症。结果 两组PEEP即刻(T2)、手术开始1h(T3)时Cdyn均低于插管后5分钟(T1)时,T3时OI均低于T1时,而驱动组T2-T3时Cdyn和T3时OI高于固定组(P<0.05);驱动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固定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使用驱动压指导的个体化PEEP和PCV-VG联合使用可提高肺顺应性,改善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简介:背景:近年来我国运动系统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发展迅猛,国际影响力也日渐上升,这些成就得益于国家对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大力投入。目的目的:分析中国运动系统生物医用材料研究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资助情况和SCI论文发表情况,探讨该领域的科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方法:统计分析2010-2017年运动系统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获得NSFC资助的情况;基于Webof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该领域SCI论文发表情况。结果结果:2010-2017年,运动系统(申请代码:H06)获得NSFC资助项目共计1879项,其中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获资助383项。按照材料组成和性质分类统计,生物医用复合材料与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所获资助比例较大,分别占80.16%和15.40%;按照材料用途分类统计,骨修复材料的历年资助比例始终占居首位,8年资助总占比35.77%,其次是软骨修复材料,占17.75%。2010年起,我国科研机构在该领域发表SCI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排名稳居第二位,并于2016年首次攀升至第一名。NSFC资助该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数量也逐年攀升,并始终占据我国资助机构排名榜首,尤其是2013年以来,NSFC资助该领域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均超过中国论文总数的一半以上。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的不断增加,科学基金已成为该领域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支撑之一。结论结论:得益于NSFC对运动系统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已经在国际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过于集中,研究成果的产品转化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在不同疾病分期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HBV DN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对不同分期的患者进行比较,揭示HBsAg与HBV DNA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慢性HBV感染患者,并根据其疾病分期(如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和再活动期)进行分类。采集患者血清样本,分别测定HBsAg和HBV DNA的水平。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分期内及分期之间HBsAg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在免疫耐受期,HBsAg与HBV DNA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反映了病毒的高复制状态。进入免疫清除期,尽管HBsAg水平有所下降,但其与HBV DNA仍保持一定的正相关性,表明免疫系统开始清除病毒,但病毒复制仍较活跃。在低复制期,HBsAg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减弱,这可能与病毒复制受到较大抑制有关。而在再活动期,两者再次呈现正相关,表明病毒复制重新活跃。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HBsAg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在不同疾病分期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病毒复制活跃度的变化和患者免疫状态的波动。通过深入了解这种相关性,临床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本研究为慢性HBV感染的治疗和病情监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