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心肺脑复苏中纳洛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一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心肺脑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心肺脑复苏治疗,观察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纳洛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心肺脑复苏患者临床治疗后存活率、复苏成功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比例、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比例等临床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心肺脑复苏患者在常规心肺脑复苏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纳洛酮治疗,有助于相关临床指标水平的改善,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

  • 标签: 小儿 心肺脑复苏 纳洛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心肺复苏术临床护理要点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本院147例心肺复苏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74例)和研究组(73例),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动脉压、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心肺复苏术患者,应采取急诊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减少不良反应,建立理想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急诊护理 临床指标 护理满意度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学中,心肺复苏呼吸装置是经常需要用到的一种装置。心肺复苏呼吸装置可以代替人工呼吸。虽然心肺复苏呼吸装置自出现以来经过了多次改进,但医院当前使用的心肺复苏呼吸装置依然有多种缺点,其缺点表现在多个方面,在使用时较为麻烦,需要对现有的心肺复苏呼吸装置继续进行改进。本文基于旧式心肺复苏呼吸装置,研究了一种新型心肺复苏呼吸装置。

  • 标签: 心肺复苏 支撑板 矩形槽 承重压板
  • 简介:摘要当人体出现心脏骤停时,未能在4-6min进行及时有效抢救,则会对人体脑部以及多处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所以为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需要尽快对其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但是目前很多人并未掌握心肺复苏方法,导致在急救人员到达时患者已经死亡。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可以通过急救调度电话,指导患者家属、朋友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确保患者能够支撑到急救人员到达。与此同时,全方面掌握救护车动向,让救护车能够尽快到达救护现场。本文主要对外心搏停止(OHCA)患者进行急救调度电话指导,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心肺复苏

  • 标签: 急救调度电话 指导 心肺复苏时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研究心脏骤停的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特地做了此次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到2022年在我院治疗的30例患者,专门选择了15例成功的患者作为成功组,15例治疗不成功的作为失败组。把成功组和失败组做出分析比较,通过对比,分析总结能够成功治疗的原因。结果:在根据数值比较后我们可以发现,成功组的患者在自主呼吸的数值比较上失败组的数值上更短一点,当P小于0.05时具有统计意义。结论:能够自己呼吸的病人恢复的时间就要短一点,更能够有利于这些患者的存活。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术 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方法通过对观察30例及对照组25例新生儿窒息不同抢救方法的比较,进一步了解纳洛酮对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成功率。结果在1minApgar评分基本一致情况下使用纳洛酮者Apgar评分各项指标对照组明显恢复快。且用药中无明显副反应。结论纳洛酮能够快速拮抗β-内啡肽,改善呼吸,减少颅脑损伤,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减少智力损伤率。

  • 标签: 窒息复苏 纳洛酮 APGAR评分 新生儿窒息 β-内啡肽 抢救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急诊护理干预对于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纳入天津市人民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进行治疗的心肺复苏患者80例,以抽签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急诊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与血压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得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肺复苏 急诊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全身麻醉应用后导致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内滞留因素的总结,并进行相关护理措施的讨论。方法:对2019年6月~2020年5月曾在本院进行全身麻醉术并滞留与麻醉复苏室的75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对引发滞留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引起75例患者滞留PACU事件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大、血液循环不畅、血氧含量低、复苏延迟、体型肥胖以及术后出血的发生等。在75例病患中,其中72例经过积极应对方法都安全返回病室,而有3例在气管插管后送入ICU。结论:PACU工作人员应在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间严密观察,有问题及时对症处理方可保障患者麻醉苏醒期生命安全。

  • 标签: 全身麻醉 病人 复苏延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肺复苏患者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与疾病预后情况;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对干预措施进行完善形成专项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期间情况与心肺复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监护时间、复苏后8d存活率及出院存活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5;结论在常规心肺复苏干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肺复苏患者护理干预能够优化患者的住院期间情况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心肺复苏 急诊护理 临床效果 疾病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急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11例(36.7%),有效12例(40.0%),无效7例(23.3%),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显效18例(60.0%),有效11例(36.7%),无效1例(3.3%),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胸部不适4例(13.3%),抽搐2例(6.7%),反应迟钝5例(1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观察组胸部不适1例(3.3%),抽搐0例(0),反应迟钝0例(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后患者使用急诊护理干预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预后更好,应在临床中予以推行。

  • 标签: 急诊护理干预 心肺复苏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