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肺复苏与AED课程在机场一线工作人员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2024年筛选215名机场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对比分析培训前后学员的胸外按压达标情况、以及AED操作和五个循环熟练情况。结果:培训后学员胸外按压达标率更高,学员的AED启动与操作时间缩短,五个循环的时间相比于培训前也缩短,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机场一线工作人员实施心肺复苏与AED课程的心肺复苏培训,可以提高其心肺复苏操作技能,提升其应急救护能力和效果。

  • 标签: 心肺复苏 AED课程 机场一线工作人员 心肺复苏培训 应急救护
  • 简介:摘要现场急救时,如患者心脏骤停,必须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促使患者心脏跳动及呼吸恢复,解除生命威胁,便于其他抢救措施的实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研究中,综述了急救现场心肺复苏的方法。

  • 标签: 急救现场 心肺复苏 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喉罩(LMA)在急诊心肺复苏(CPR)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心跳呼吸骤停进行CPR的患者,随机分为LMA组和气管插管组。观察2组患者气道有效开放时间、收缩压变化、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上升时间、瞳孔回缩时间的变化。结果:LMA组开放气道时间[(20.2±6.7)s]少于气管插管组[(76.5±29.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MA组0.5h、2h收缩压[(79.7±8.6)mmHg,(118.9±16.4)mmHg)]高于气管插管组[(61.2±7.9)mmHg,(96.3±9.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MA组SpO2上升时间[(2.4±0.7)min]少于气管插管组[(4.5±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MA组瞳孔回缩时间[(7.4±1.9)min]少于气管插管组[(9.8±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PR中,LMA用于早期开放气道,其操作较气管插管更为简单、快捷,可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

  • 标签: 喉罩 气管插管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胎儿窘迫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严重的分娩并发症,其病因与孕妇及其自身存在的病症有密切的关联,如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母胎间血氧运输及交换障碍、胎儿自身因素异常,均可导致胎儿窘迫。如胎儿窘迫无法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则症状加重甚至危及胎儿生命。本文就胎儿窘迫的宫内复苏护理干预进行综述。

  • 标签: 胎儿窘迫 宫内复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于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心脏骤停患者,对其进行复苏治疗及护理,根据复苏开始时间及骤停类型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观察开始时间及骤停类型对复苏效果的影响。结果复苏开始时间为0min的患儿,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其它组,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高于非心源性心脏骤停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苏开始时间越早,心脏骤停患儿的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越高,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更高。

  • 标签: 小儿 心脏骤停 复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干预对心肺复苏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80例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肺复苏的康复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患者给予急诊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急诊干预 心肺复苏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68例院前心肺复苏者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 :选取 2017年 7月至 2018年 6月院前心肺复苏术者 68例,对其基础资料、发病时间、复苏开始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复苏效果等情况进行观察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结果: 68例院前心肺复苏术者复苏成功率与年龄、复苏开始时间和除颤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复苏时间等因素相关,在院前急救中要注意对上述原因进行分析,尽可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心脏复苏成功有重要影响相关因素,提高心脏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徒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接下来进行恢复患者呼吸的工作.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对患者实施人工呼吸或者向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检测判断患者的心电图,根据心电图所呈现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抢救措施.如果属于心室颤动则立即对患者实施电除颤.通过静脉向患者注射急救药物肾上腺素、多巴胺、尼可刹米及利多卡因等.对患者头部实施物理降温,使用醒脑剂、激素等药物恢复患者的脑功能结果两组在抢救病人时使用的医疗设备以及各种先进的仪器方面;心跳停止至心跳开始复苏的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心脏骤停患者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室颤 电除颤
  • 简介:摘要目的对麻醉复苏期患者并发症进行观察,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采用手术治疗的麻醉复苏期患者中选取106例,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77%)明显低于对照组(16.9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麻醉复苏期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应根据患者情况,对其加强监测,预见性的进行针对性护理,以此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麻醉复苏期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68例院前心肺复苏者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院前心肺复苏术者68例,对其基础资料、发病时间、复苏开始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复苏效果等情况进行观察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结果68例院前心肺复苏术者复苏成功率与年龄、复苏开始时间和除颤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复苏时间等因素相关,在院前急救中要注意对上述原因进行分析,尽可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体会,为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提供更多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7例实施心肺复苏抢救的心脏骤停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患者根据复苏情况分为院内复苏和院前复苏组,并回顾和分析这47例例患者的CPR时间(TC)、患者心脏骤停发生的时间和除颤开始时间,记录数据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本次研究的47例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在及时的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后,5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患者急诊护理的效果及预后作用。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80例接受心肺复苏干预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分组理念与原则将本研究中所选取的80例患者划分到两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急诊护理措施。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5.00%)、复苏后28d存活率(95.00%)、出院时存活率(93.94%)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85.00%)、复苏后28d存活率(85.00%)、出院时存活率(69.70%),数据差异均显著,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患者急诊护理的效果突出,可以更好的改善临床预后作用,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心肺复苏 急诊护理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体会,为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提供更多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47例实施心肺复苏抢救的心脏骤停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患者根据复苏情况分为院内复苏和院前复苏组 ,并回顾和分析这 47例例患者的 CPR时间 (TC)、患者心脏骤停发生的时间和除颤开始时间,记录数据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本次研究的 47例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在及时的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后, 5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和田地区和田市维吾尔医院,和田市古江巴格乡卫生院,墨玉县普恰克乡卫生院等三家基层医院推广心肺复苏展开分析研究。 方法:从 基层医院从事急诊的、相对固定的、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中选择 80 名医护人员;若无专门从事急诊的医护人员,可由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内科门诊医护人员代替。通过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工作,最终分析培训前后基层医院的工作人员心肺复苏知识掌握程度。 结果: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发现,对基层医院进行心肺复苏推广活动,可以显著提升医院内医护人员的心肺复苏知识掌握程度,且 P > 0.05 。 结论:对基层医院推广心肺复苏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知识掌握程度,有助于提升医院内的抢救成功几率,其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心肺复苏 基层医院 推广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患者复苏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的114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其心肺复苏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应用面罩通气、持续电除颤时长>5min、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长>10min、合并冠心病、年龄>60岁是导致复苏失败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面罩通气、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长>30min、年龄>60岁是导致复苏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患者的复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面罩通气、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长>10min、年龄>60岁等,临床需根据其因素做好对症干预工作。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