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翼状胬肉合并轻中度结膜松弛症的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月形结膜转瓣移植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通过对 27例( 32眼)翼状胬肉合并 轻中度结膜松弛症的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月形结膜转瓣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进行症状评估,胬肉复发率计算,泪河观测, BUT测定,眼表荧光素染色,氯霉素尝味试验,并观察手术后移植球结膜及下睑缘变化。 结果 32眼中症状改善者 25眼( 78.13%);翼状胬肉复发 3眼(复发率 9.38%);泪河恢复正常者 26眼( 81.25%); BUT≥10秒者 21眼( 65.62%);眼表荧光素染色正常者 20眼( 62.5%);氯霉素尝味试验≤ 10 min内阳性者 25眼( 78.13%);裂隙灯检查转瓣移植之球结膜固定,生长良好 29眼( 90.62%);下睑缘、内、外眦之间无松弛皱褶球结膜者 27眼( 84.37%)。 结论 选择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月形结膜转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合并轻中度结膜松弛症是安全、有效的。
简介: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gastroparesis,DGP)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胃动力障碍相关症状。DG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大部分学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基础上可致内脏的自主神经病变、胃肠激素异常及微血管病变,使胃张力减弱和运动减慢。DGP治疗主要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促进胃肠运动,包括基础治疗、针对胃动力障碍的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及非药物治疗等。促胃动力药是治疗DGP最常用的药物,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多潘立酮)、5-HT4受体激动剂(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红霉素等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DGP的中医中药治疗也取得较大进展,多种经方和自拟方的临床取效明确,但还缺少足够的临床证据,因此DGP的药物治疗还需要进行设计更严格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
简介: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部分损伤后双侧ACL内本体感受器的形态及功能变化及其机制。方法使用12只新西兰大白兔造单侧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模型,4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分别于术后2、4、6个月各取4只行体感诱发电位和腘绳肌肌电图检测,之后取前交叉韧带行氯化金染色检查,评估韧带内神经组织形态及功能情况。结果损伤侧随着时间延长,其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潜伏期逐渐延长和波幅逐渐下降,ACL内本体感受器数量逐渐减少,异形的本体感受器增多、体积缩小,并出现部分结构缺失,与对侧及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侧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潜伏期与对照组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ACL内本体感受器数量和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ACL损伤后其本体感受器出现数量减少、结构异常,但是在短期内依然能发挥一定功能,随损伤时间延长其作用逐渐减弱。而对侧膝关节似乎也有本体感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仍需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指远端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手术治疗中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皮瓣修复方案的应用方式以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手指远端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共25例参与本次研究,对患者患指皮肤缺损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患者手指损伤情况选用不同皮瓣进行修复处理。对所有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结果:在对25例患者应用不同的皮瓣修复处理治疗方案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手指指腹均饱满,色泽正常,并且手指使用功能良好。在术后6周,皮瓣感觉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在手指远端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手术治疗中,应当对患者手指缺损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选择不同的邻指皮瓣进行修复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手指功能和外观。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吉非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期间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有患者均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且放化疗治疗没有效果,患者口服吉非替尼进行治疗,每次250mg,1日一次,服用一个月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服药一个月后,有效10例(33.3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腹泻5例(16.67%),恶心2例(6.67%),皮疹3例(10.00%),皮肤干燥1例(3.33%)。结论采取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实施治疗的效果较好,引发的毒副反应较少,且患者大多数可耐受,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分析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入院的50例双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给予不同治疗方案。50例患者中,伴耳鸣双侧突发性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不伴发耳鸣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困扰大部分人类的病因复杂的疾病,其临床特征比较复杂,须针对不同类型听力曲线采取分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