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临检前,血液标本的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4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体检的400名人员的血样纳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查前,将其匀后,静置0min、10 min 、30 min、1 h 及 2 h,对比各时间段的检测结果。结果 2小时内的RBC(红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指标存在波动,但差异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置1 h与2 h, PLT(血小板计数)指标显著下降,与前一小时内各时间段的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性大,P

  • 标签: 血常规 标本 混匀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急性喉炎的治疗中应用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三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急性喉炎患儿126个,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63个。A组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B组的患儿则采取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患儿进行治疗后,统计所得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B组的患儿进行治疗后,统计所得治疗总有效率为95.93%,大大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喉炎的治疗中应用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如果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高的价值。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 小儿急性喉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8年6月,纳入研究对象72例,均为小儿急性喉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TNF-α、CRP差异不显著,P>0.05;经治疗,观察组TNF-α、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急性喉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悬液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有效改善炎症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 雾化吸入 小儿急性喉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咽拭子培养淋球菌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普遍,但阳性率偏低,本文尝试探索提高阳性率的简易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本科进行咽拭子淋球菌培养的37份标本,用四种抗浓度不同的TM平板同时培养,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四种抗浓度提高一倍,阳性率虽然无明显增加,但杂菌明显受抑制,更加容易找到疑似淋球菌菌落,在性病门诊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咽拭子 淋球菌培养 四种混抗 浓度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肺炎患儿86例,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混悬液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布地奈德悬液治疗咽炎合并声带水肿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择2022年1月~6月我院咽炎合并声带水肿患者72例,并分组,每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悬液,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布地奈德悬液用于声带水肿合并咽炎的治疗中,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痊愈,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 咽炎 声带水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标本在临检前匀静置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更好的提升血常规标本的检验准确性,研究将本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3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期间采集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并对体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前,需对血常规标本进行匀静置,将静置时间作为本次的对比项,时间分别设立10min、0.5h、1h、2h、3h、5h,比较在不同匀静置时间下的各项数据。结果:在比较后发现,匀静置10min、0.5h、1h、2h、3h、5h下的RBC、Hb、HCT、Lym%之间的对比数值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Neu%、WBC等数值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标本的临检前,其检测结果受到了匀静置时间的影响,不可以过长或过短,因此需合理控制检测时间,提升血常规标本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常规标本 混匀静置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标本临检前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从2021~02至2022~02这一年中,于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随机选取69例进行研究,分别检验临检前匀静置10min、0.5h、1h及2h的血常规指标。结果:患者的WBC、RBC、Hb及HCT指标,静置10min、0.5h、1h及2h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PLT指标,随着静置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但在1h与2h时指标差异不大,P>0.05。结论:血常规标本临检前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建议临床合理控制静置时间,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有效。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临检 混匀静置时间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常规标本检验结果是否会因为临检前匀静置时间而受到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体检者160例,都实施血常规检查,比较和分析静置时间不同下血常规指标。结果:在静置时间低于0.5h时,各方面的结果并没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检验结果 混匀静置时间 影响分析 血常规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血常规标本临检前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对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集的80例患者的血常规标本进行处理,观察不同静置时间下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静置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具有显著影响,不同静置时间组别间的检验指标存在显著差异。静置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性和不稳定性。因此,优化血常规标本的处理流程,选择适当的匀静置时间,对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临床实践中血常规标本的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混匀静置时间 红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血小板计数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常规标本临检前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体检科采集的100例血液样本,抗凝处理血液标本后,检测静置10min、30min、1h、2h的血常规数据,比较不同静置时间下血常规的变化。结果:静置30min时,RBC、WBC、HCT及Hb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随着静置时间延长,PLT指标逐渐升高,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受静置时间的影响、临床需引起重视,避免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

  • 标签: 血常规标本 混匀静置时间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常规标本临检前匀静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研究者所在医院检验科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收集100例自愿参与研究者的血常规标本,检验时间为2023年11月~2024年1月。将每份样本分为4份,临检前分别匀静置10 min、30 min、1 h、2 h。比较不同静置时间样本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血小板计数中,静置1 h、2 h的样本水平高于静置10 min、30 min样本(P<0.05);中性粒细胞中,静置1 h、2 h的样本水平低于静置10 min、30 min样本(P<0.05);四类样本的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样本匀静置时间对检测结果准确性有影响,需予以重视,尽可能将样本在混匀静置时间10~30 min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混匀静置时间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标本临检前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7~2023.12期间来我院行常规体检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静置时间下血常规指标及白细胞计数分类指标。结果 静置1小时与静置2小时的血小板计数之间未显示出显著的差异(P>0.05);在与静置10分钟和30分钟对照组的比较中,静置1小时及2小时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测过程中,血液标本的静置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在实验室操作中对于血样标本处理时间的谨慎把控,以确保最终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信。

  • 标签: 血常规 混匀静置时间 检验结果 临床实验室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头孢泊肟酯干悬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100ml)、薄膜过滤法(100ml)加中和剂(头孢菌素霉20万单位)。结果:验证试验中各类菌的回收率菌在50~200%范围内。结论:该方法有效可行,可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 标签:   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洛芬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入本院就诊的小儿高热患者6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布洛芬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对照组中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不同时间降温效果小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患者中使用布洛芬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缓解体温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高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 后外侧入路( PLA) 和直接前方入路(DAA) 的安全性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 PLA 行 THA 的患者 25 例( PLA 组) ,再选取同期经 DAA 行 THA 的患者 25例( DAA 组) 。比较 2 组观察患者术后48小时内自主活动率,并做记录。观察两组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具体包括出血、伤口感染以及术后脱位等。结果 2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并发症低于PLA组。DAA 组术后48小时内自主活动率优于 PLA 组(P<0.05)。结论 与PLA比较,经DAA行THA具有术后48小时内自主活动率高的优点,且并发症较少,短期内对 THA 患者术后恢复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入路 直接前方入路 髋关节功能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在国家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紧密型县域医体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作为县域公共医疗卫生资源的载体,该模式下能够将县域诊疗体系不断完善并分级,实现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目标。基于此,为研究精准治理视角下紧密型县域医体建设实践,文章立足县域医体建设的进展和成效,分析了精准治理视角下紧密型县域医体建设实践,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精准治理 紧密型 县域 医共体建设 实践
  • 简介:摘 要:为了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满足大众健康需求,实现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发布了《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文件明确指出工作主要是由政府主导,主旨在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能力,进而满足大众健康需求。在现代医体模式下,技术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本文对医体模式下技术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研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医共体模式 技术创新人才 自主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有焦虑情绪的地震伤员实施情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室接受治疗的地震伤员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焦虑自评量表结果对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实施情护理,探讨护理效果。结果48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存在焦虑情绪,其中有轻度焦虑21例,中度焦虑14例,重度焦虑7例,实施情护理后,仍然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有9例,其中有轻度焦虑患者7例,中度焦虑患者2例,患者焦虑情绪与接受护理干预前比较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存在焦虑情绪的地震伤员实施情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可提高患者信心,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 简介:OX40/OX40L途径是T细胞活化的刺激信号之一,尤其对维持T细胞初次活化后的进一步增殖、存活、分化为效虚细胞及记忆性T细胞是必需的刺激信号。阻断这一信号途径可能在诱导移植耐受和治疗移植排斥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OX40/OX40L与器官移植及骨髓移植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OX40/OX40L 途径 移植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