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侧方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本院80例诊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TME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行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侧方淋巴结清扫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彭强局部复发率、三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排尿障碍发生率为10.00%、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2.14%低于对照组的30.00%和92.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侧方淋巴结清扫临床效果显著,具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55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分为两组,康复组行常规药物与康复治疗,联合组采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与BI指数≥75分患者的占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康复组相比,治疗后2周、4周时联合组患者NIHSS评分改善更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联合组治疗后2周、4周时BI评分≥75分患者的占比明显高于康复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中风患者神经缺损症状,促进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段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比较两组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内-中膜厚度增长发生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并观察两组在颈总动脉收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的最小血流速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内-中膜厚度增长发生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颈总动脉收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在舒张期的最小血流速度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够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内膜增厚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X线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比较。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2月1日我院分院影像科收治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6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应用CT、X线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及对疾病分期的准确率。结果X线显示患者两侧股骨头内密度明显不均匀,可见囊状低密度区,周边可以见轻度骨质硬化;CT显示患者两侧股骨头内出现囊性变,并且可见硬化,关节间隙较好;CT对疾病分期的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高于X线,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份-12月份全年收治的缺血脑血管病的患者126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阿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情况变化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经积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水平较之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NIHH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联合他汀类阿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的血脂水平得到有效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他们在此次发病前均无肢体活动障碍。采用随机的方法,将90例合格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银杏叶药剂、GM1药物;研究组银杏叶药剂、GM1药物,常规护理针刺以及康复训练治疗)。治疗1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NIHSS评分数据和ADL统计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NIHSS数据波动幅度更大,ADL分值更高,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存在一定的效果,在研究和完善过程中,可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更好的救治。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实验组接受微创介入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比例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狭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颈动脉狭窄程度,恢复颈动脉畅通,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时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病情变化,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和ST段出现压低改变的次数减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护理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法和治疗经验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例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症状进行分析,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经过治疗后分析治疗效果总结经验。结果进行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的13例患者治疗后临床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保守治疗的患者中除1例拒绝治疗患者病情恶化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余6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20例患者的首诊诊断准确率仅为60%(12例),具有较高的误诊和漏诊率。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肠病,及时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必要条件,应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正确检查、及时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活血通络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7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28例实施基础治疗,B组29例患者在A组基础上增加活血通络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B组96.55%明显高于A组78.57%(P<0.05);组间治疗后在视野平均光敏感度方面比较,B组也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临床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活血通络颗粒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视野情况、恢复患者的视力,这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的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人的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的神经功能数值以及血脂情况无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的PLT值都有所提升,其中对照组为(103.17±15.23)109/L,实验组为(125.63±17.85)109/L;与此同时MPV值均有所下降,具体数值为对照组(13.3±2.4)fl,实验组(10.9±1.8)fl;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9.3±3.1)分,实验组为(13.9±2.2)分;对照组病人治疗过程中有不良反应的有8名,不良反应率为16%;实验组中则有2名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4%。结论在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有效的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并且相较单性药物治疗而言,可以有效的改善病人的血脂指标,并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