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PET/CT是集功能、形态学检查于一体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肿瘤良恶性鉴别、分期、转移监视等方面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尤其在乳腺病变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PET/CT在乳腺癌诊断、淋巴结评估及术后复发与转移等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本文简要介绍该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 CT 淋巴结 肿瘤复发 肿瘤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09年1月—2014年2月来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的肝硬化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诊断的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门静脉管径、血流情况,同时观察肝硬化患者的肝脏轮廓、肝实质光点、脾脏大小及有无腹腔积液。结果:观察组的血流流速峰值、平均速度及门静脉管径分别为(12.35±2.31)cm/s、(10.24±2.13)cm/s、(1.65±0.53)cm,对照组分别为(18.97±4.35)cm/s、(17.45±4.78)cm/s、(1.02±0.2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肝硬化患者出现肝脏轮廓锯齿状变化、肝实质光点增粗、脾大、腹腔积液、胆囊壁增厚等症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可清晰显示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门静脉管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价值
  • 简介: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超声分子成像能监测特定分子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分布及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对肝癌的早期诊断、精确定位及疗效监测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超声分子成像在肝癌诊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超声 分子成像
  • 简介:真菌广泛存在自然界空气与土壤,经呼吸道寄生在人体呼吸器官。上颌窦是人体一组最大的鼻窦,其开口位置较高,不利于分泌物引流,上颌窦炎症迁延不愈变为慢性,黏膜肿胀肥厚、出血和滥用抗生素等均易导致真菌感染。一般消炎药抗感染治疗不仅无效,而且可导致病程迁延不愈。因此,及早明确诊断,了解病变的细节及窦口的情况尤为重要。

  • 标签: 鼻窦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邻近肠系膜进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年龄以2岁以下最多见,4~10个月为高峰期。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男性比女性多2~3倍。超声检查无创伤、无电磁辐射、易重复,已成为小儿肠套叠诊断的主要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小儿 急性肠套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护理配合中使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5年 4月— 2017年 6月我院接收的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 78例,均分为 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对 2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效果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诊异位妊娠手术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能够更好地把 SPOC教学模式应用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教师对比了学院 2015级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的 46名学生以及 2016级采用在线课程学习方法的 68名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综合成绩,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经过在线课程学习的 2016级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综合成绩都较 2015级未参与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的分数高,从而得出结论: SPOC教学方式有着明显的教学效果,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作用,优化了教学过程。

  • 标签: SPOC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教学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在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3例超声诊断为睾丸扭转的患者声像图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33例患者,睾丸扭转32例、睾丸破裂1例;高频CDFI诊断符合率为97.0%(32/33)。结论:高频CDFI诊断睾丸扭转的准确率高,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睾丸 扭转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外生性肝癌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及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外生性肝癌患者的MSCT资料,患者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2例行CT后处理重建,主要重建方法为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结果:26例患者26个外生性肝癌病灶,最大径为2.8~16.5cm,平均6.7cm。位于肝右叶14个、肝左叶9个、尾叶3个;位于脏面21个、膈面5个。5个与肝脏以蒂带连接,21个与邻近肝叶分界不清但无明确瘤蒂。CT平扫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与肝脏边缘相连、向肝外生长的实质性肿块,22个瘤内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坏死区,7个瘤内见斑片状高密度出血影,3个瘤内见弧线状钙化影。增强扫描动脉期26个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瘤内可见不规则强化血管影,25个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肿瘤呈低密度。23个瘤灶增强后可见包膜。12例MPR重建后均显示肿瘤与肝脏在解剖学上相连。结论:外生性肝癌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点,MSCT多期扫描及MPR对外生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癌 外生性 CT 诊断
  • 简介:影像学检查是肿瘤检查的重要方法,但传统的检查方法已难以满足临床需要。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PET/MRI的研制成功,实现了解剖显像与代谢显像结合,大大提高了肿瘤的诊断效能。因此,多模态影像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标签: SPECT/CT PET/CT PET/MRI 图像融合 分子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院内妇产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治疗效果做总结分析。结果子宫疾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紧急避孕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终止妊娠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异位妊娠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其他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90例患者3例患者发生恶心,1例发生呕吐,1例发生头晕,1例发生腹痛,共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结论在妇产科疾病治疗过程,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有效率较高,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产科 应用效果
  • 简介:由于泌尿器官均由软组织构成。缺乏自然对比,肾有排泄禽碘对比剂的能力,尿道又与外界相通,因而泌尿系造影为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CR系统使普通x线摄影数字化成为现实。利用IP采集影像信息,经过模数(A/D)转换,由计算机进行图像后处理,

  • 标签: 尿路造影术 数字X线成像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共计 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的临床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研究组患者根据其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左室射血分数和 B型脑钠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和 B型脑钠肽等数据均要低于对比组的相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急诊内科中进行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机体情况,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 对症治疗
  • 简介:鼻前庭囊肿是发生在鼻前庭底外侧份、鼻翼脚根部软组织内和上颌骨骨质表面的囊肿,使鼻翼脚、鼻前庭底及相应的口前庭唇龈反折处软组织呈局限性球形隆起,临床较为少见。现收集我院2005年6月至2013年2月经手术病理或穿刺证实的13例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分析鼻前庭囊肿的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 标签: 非牙源性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多普勒
  • 简介:伴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可较大程度地降低医师工作量、提高诊断准确性的观点在业界已达成共识。但在肿瘤综合诊疗方面,人工智能能否给予医师更好的帮助尚无定论。目前,国内外肿瘤影像领域的人工智能绝大多数仅集中于单纯的图像识别,缺乏医学数据的积累和对影像报告的分析,人工智能与肿瘤影像结合模式的探讨方兴未艾。

  • 标签: 人工智能 计算机辅助诊断 肿瘤影像
  • 简介: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1997年、1999年WHO报告其为癌症死亡率的第1位。临床上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两大类。由于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放疗敏感而首选化疗、放疗,而非小细胞肺癌Ⅰ~Ⅲa期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Ⅲb期放疗为主,Ⅳ期化疗为主。因此,肺癌病理类型的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同,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时确定肺癌的病理类型十分必要。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肺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低功率射频消融治疗在猪瘦肉组织形成的消融灶特点。方法:将30份猪瘦肉组织随机分为10组,每组3份。使用MedSphere射频消融仪,分别采用1~10W恒定功率,在高频线阵超声探头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观察消融过程针尖温度变化及消融后大体标本的消融灶形态,并测量消融灶径线,计算消融灶的体积和纵横比。比较不同功率组消融灶体积及形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除1W组针尖未能形成消融灶外,其余各功率组均形成椭球体消融灶。其中以3W组消融灶平均体积最大[(1.76±0.40)cm3],消融灶体积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消融灶形态最接近球形(平均纵横比为1.21)。病理HE染色可见消融区组织呈凝固性坏死,其大小与大体标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dSphere射频消融仪在功率为3W时所得的消融灶体积最大,形态最接近球形,可用于临床浅表器官及近危险部位病灶的消融治疗。

  • 标签: 低功率 射频消融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