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泌尿系小结石湿热下注证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期间的住院病历5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包括常规的西医处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溶石排石汤的中药治疗。对比组间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结石下移率和结石下移距离。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结石下移率和结石下移距离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泌尿系小结石湿热下注证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建设对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6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医院感染管理,纳入2020年7-12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发生感染的情况相较于参照组更低,且研究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建设对于院内感染管理有显著意义,能够有效地提升感染管理水平,降低患者感染率,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感染控制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20例,以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2022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共60例,接受常规护理,2023年1月-2023年12月入院的患者为观察组,共60例,接受感染控制护理。对比手卫生合格率、微生物送检率、接触隔离及时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卫生合格率、微生物送检率、接触隔离及时率均更高(P<0.05)。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感染控制护理可显著提高手卫生合格率、微生物送检率、接触隔离及时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中60例患者资料。2020年至2021年选取30例患者(常规护理)资料,设为对照组。2022至2023年选取30例患者(优质护理)资料,(2022年实行优质护理)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资料中护理满意程度和院感染发生率。结果:通过资料数据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及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资料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护理。方法:研究时间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研究地点为本院,设置研究对象为40例ICU患者,随机方式予以分组操作,分为2组每组安排20例患者,分别是对照组(开展科室的常规化护理)和观察组(开展ICU的强化感染预防和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工作实施后,得出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更低,观察组的环境消毒达标率、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均处于更高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推行强化ICU的感染预防控制和护理干预后,能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消毒率和疾病知识知晓率,得到较高的环境消毒达标率,开展价值突出。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广西横州市450例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分,探讨本地区泌尿系结石的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 收集泌尿外科2020年4月~2021年3月住院患者的泌尿系结石标本450例,利用红外光谱仪进行成分分析。结果 450例结石标本中,单一成分结石以草酸钙和无水尿酸为主,草酸钙(包括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最高占37.33%,无水尿酸结石占28.89%;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占21.11%,草酸钙+无水尿酸结石占7.56%,草酸钙+尿酸铵结石占1.78%,碳酸磷灰石十六水磷酸镁铵结石占1.33%,六水磷酸镁铵结石占1.11%,草酸钙+二水磷酸氢钙结石占0.44%,碳酸磷灰石+尿酸胺结石占0.22%,尿酸铵+无水尿酸结石占0.22%。男女比例为1.88:1,上尿路结石与下尿路结石比例为2.69:1。结论 以草酸钙和无水尿酸为主要成分的尿路结石是广西横州市尿路结石的主要类型,其原因可能与饮食结构有关,根据结石成分指导病人调整饮食结构对防止尿路结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中医外敷法在泌尿系结石治疗中的辅助效果,通过比较其与传统治疗方法的治疗前后结果,探讨其在结石尺寸减小和疼痛减轻方面的潜在疗效。方法: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招募了共计48名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传统治疗方法和中医外敷法治疗。记录患者的初始结石尺寸、治疗后结石尺寸、治疗前疼痛评分和治疗后疼痛评分。使用t检验分析比较了两组治疗前后的数据。结果:在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初始结石尺寸分别为10.2±1.2mm和10.4±1.3mm。治疗后,对照组的结石尺寸显著减小至8.9±0.8mm,而观察组的结石尺寸减小至7.8±0.5mm。观察组的结石尺寸变化在统计上显著大于对照组(p=0.027)。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7.8±0.9和7.9±1.1。治疗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减小至6.5±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减小至4.7±0.4。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变化在统计上显著大于对照组(p=0.025)。结论:本研究表明,中医外敷法在泌尿系结石治疗中作为辅助方法可能有助于减小结石尺寸和缓解疼痛。观察组的患者在结石尺寸减小和疼痛减轻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这提示中医外敷法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一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诊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设计运用护理干预方案,分析其临床影响。方法:总研究期2023年1月-2024年1月,随机筛取观察对象90例,均为急诊泌尿系结石患者,选择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对应分组,分别为观察组(n=45)、对照组(n=45),前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后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评定不同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07±0.31分,对照组为1.62±0.38分,(t=7.5233,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方案融入急诊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可减轻患者疼痛度,改善患者预后,价值显著,具有参考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