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人群进行观察,分期其出现肺结核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市疾控中心收录的367例肺结核患者列为研究基础,将患者密切接触者列为研究对象,依照我国的规章制度对不满14周岁的接触者行PDD(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实验);对超过14周岁者行X射线扫描胸部检查,对存在风险者进行下一步的痰培养及痰涂片检查。结果:经筛查,与涂阳疾控中心收录的367例肺结核患者存在密切接触的对象共计1089例。结论:在肺结核密接人群中,年龄偏大、高痰菌更容易出现肺结核,故应当加大对该类人群的筛查,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完成防控目标。
简介:摘要:为了了解并验证ASQ和DDST两者对儿童发育迟缓的筛查结果是否一致,本文选取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之间通过ASQ进行发育迟缓宣传的儿童1206例,并对这1206名进行过ASQ筛查的儿童同时进行DDST筛查,之后对ASQ和DDST两者的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ASQ筛查异常率为16%,ddst筛查异常率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ASQ筛查敏感性优于ddst,两者可结合使用提高儿童发育迟缓筛查精确性,这样的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以对相关的研究进行补充和丰富,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婴儿的智能发育保健工作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参考借鉴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讨论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工作,并研究全面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真实含义。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本院内收治的100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护理工作,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新生儿听力的最佳时间应为出生之后的72小时,顺产出生的婴儿应在48小时内进行听力筛查;剖腹产出生的婴儿应在72小时内进行听力筛查。对比两组患者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次性通过率以及出现重复筛查的比例。结果:对照组的新生儿听力筛查一次性的通过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重复筛查的比例也远远大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参照组(n=40)和联合组(n=40)。参照组采用临床中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联合组则采用康复护理实施干预。将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胃管成功拔出率、误吸发生率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前的吞咽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均要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长要短于参照组,胃管拔出成功率要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例数要低于参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病人摄食安全的同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简介:目的:研究全程关爱模式护理对HIV感染者或者AIDS患者的心理弹性以及应对方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的6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关爱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乐观、力量、韧性);应对方式评分(面对、屈服、回避)。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乐观、力量、韧性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乐观、力量、韧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面对、屈服、回避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面对、屈服、回避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通过全程关爱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心理弹性以及应对方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HIV/AIDS患者来说,采用塞丁格技术置入改良型中长导管在改善患者舒适度方面的实际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之间诊断为HIV/AIDS的患者作为对象共60例实施研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组内各自包含30例,分别采用传统方法静脉留置针、塞丁格技术置入改良型中长导管,以各项观察指标的对比结果进行分析,以明确不同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也要好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丁格技术置入改良型中长导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舒适度,优化置管和维护过程,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阶段聚焦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HIV感染患者母婴结局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于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妊娠合并HIV感染患者设为观察对象,总计40例,利用单双号分发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20例患者被划分至常规组中,接受分阶段聚焦护理干预的20例患者被划分至研究组中,并分析其母婴结局及自我效能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母婴结局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效能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HIV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取分阶段聚焦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提高自我效能。
简介:摘 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将其应用在初治痰阳肺结核护理中的价值体现并做详细阐述。方法 研究对象的筛选基于纳入与排除标准,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2020.12月-2021年3月间择46例初治痰阳肺结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已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参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认知水平、生活能力、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做详细的调查问卷,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参照组显优,引用统计学将其数据予以分析,其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认知水平、生活能力评分均显高且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均有所提升,检验结果均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初治痰阳肺结核护理中,其效果较为理想且具有较高可行性,有助于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以及生活能力,从而大幅提升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进而促进了身体的恢复,同时也提升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Orem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为研究病例时间段,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人数共计43例)、观察组(人数共计43例),一组采取常规护理,另一组采取Orem护理模式,以血糖指标、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所纳入患者的血糖指标,观察组结果居于更低水平,P<0.05。相较于对照组所纳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结果居于更高水平,P<0.05。结论: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Orem护理模式具有稳定控制血糖、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中健康教育干预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2020—2021年在本医院做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的1896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度进行常规健康指导,2021年度开始实施健康宣教与护理干预,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2020年度宫颈癌筛出率为2.27%、乳腺癌筛出率为3.78%;2021年度宫颈癌筛出率为11.52%、乳腺癌筛出率为19.03%;2020年度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52.94±6.18)与(53.77±6.96),而2021年度分别为(44.29±4.36)与(45.73±5.17),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中实施健康宣教与护理干预对提高受检者筛查积极性及改善不良情绪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普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广社区妇女HPV(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研究围绕本社区适龄妇女(35-64岁)展开,研究期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共1000名女性进入研究,对该1000名社区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掌握本社区适龄妇女的宫颈癌发病情况,总结其发病规律,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提出宫颈癌防治措施。结果:本次研究涉及的1000名接受筛查的社区适龄妇女中,经检查结果显示正常的有665人(66.50%),对涉及的22名阴道镜检查异常患者进行宫颈组织活检,确定宫颈癌前病变患者1人,患病率0.1%,确定宫颈癌患者1例,患病率0.01%。结论:当前社区内宫颈癌仍然存在着较高发病风险,而居民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仍然不足,今后应围绕宫颈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社区适龄妇女的防癌意识,以降低本地区宫颈癌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简易高危儿神经发育筛查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1年12月筛查的200例6个月以下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母亲孕期过程、婴儿出生孕周、出生状况等情况,利用简易高危儿神经发育筛查方式分析婴儿发育影响因素。结果:200例婴儿中高危儿82例(41%),非高危儿118例(59%),其中高危儿中发育筛查正常有36例(43.91%)、发育筛查异常有46例(56.09%),非高危儿中发育筛查正常有83例(70.33%)、发育筛查异常有35例(29.67%),高危儿中筛查异常率明显高于非高危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