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频域OCT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眼科常规检查及经FFA和频域OCT查均确诊为黄斑水肿,视力≤0.6,黄斑中心凹厚度(CMT)≥250μm的患者46只眼纳入观察,进行玻璃体腔注射TA(4mg,0.1mL)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d及1,2,4,8,12,24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改变;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12,24周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中心容积(CMV)、黄斑区平均厚度(AVG)的改变。结果在治疗后视显提高,术后各时间点(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CVA各点分别为:4周(0.3916±0.2564);8周(0.5668±0.1835);12周(0.5314±0.1996),视力基本持平,24周(0.3853±0.2024)缓慢下降。CMT方面,较基线比,在治疗后CMT明显降低,术后各时间点(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CMV、AVG两具有显著改变。BCVA分别与CMT、CMV、AVG呈负相关。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治疗黄斑水肿均可明显改善,减轻黄斑水肿。BCVA分别与CMT、CMV、AVG呈负相关,CMV、AVG也可反映治疗效果,但敏感性不及CMT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骨关节炎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进一步对比关节松动术与玻璃酸钠导入的应用成果。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6 月~ 20 20 年 5 月 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 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并对 68 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 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导入措施,观察组则为关节松动术与玻璃酸钠导入,分析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和效果。 结果: 从 治疗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治疗总疗效率 为 94.1% ,对照组为 79.4%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关节活动度、关节积液量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优于对照组,由此我们认为关节康复情况上具有治疗差异。最后在了 Lysholm 膝关节量表评分中,观察组患者为( 88.3±2.8 )分,对照组患者为( 67.9±3.8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关节松动术与玻璃酸钠导入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优化各项指标,从而提升了治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旨在分析玻璃体切割术在临床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30例PDR患者的眼压、CMT、BCVA指标、并发症发生及术后6个月时的复发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术后1个月时,PDR患者眼压、CMT、BCVA指标明显优于手术前,差异明显(P<0.05);术后,1例患者出现视网膜脱落,占比3.33%,2个患者伴眼压升高,占比6.67%,1例患者会玻璃体混浊,占比3.33%;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4/30)。6个月后,2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复发率为6.67%(2/30)。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可以达到有效改善患者视力、视网膜功能的目的,且并发症与复发率更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氨基葡萄糖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消失时间、关节活动障碍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和炎症因子监测的指标如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关节活动障碍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监测的指标如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控制炎症,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状况,缩短治疗的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医疗设备和医疗方法都在革新,电子病案管理随着医疗方式的更新和患者种类的不同而变得越来越多。现阶段,电子病历和纸质病案还处于一种并行的阶段。本文主要通过对医院电子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根据相应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例如初级阶段电子病案的任意删改、电子病案归档程序混乱、归档的电子病案缺乏审查制度、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根据以上不同问题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从而进一步促进医院电子病案的科学化管理,提高医院电子病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医院管理水平。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方法测定黄芪药材和饮片中主要异黄酮苷及其苷元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LC/MS^n)鉴定主要未知色谱峰的结构。测定了黄芪药材及饮片中2个主要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苷(1),芒柄花苷(2)及其相应苷元毛蕊异黄酮(3),芒柄花素(4)的含量,并鉴定了两个主要未知色谱峰的结构分别为毛蕊异黄酮苷6′″-O-丙二酸酯(U1)和芒柄花苷6′″-O-丙二酸酯(U2)。结果表明黄芪药材中异黄酮苷类成分的含量高于饮片,而苷元含量则低于饮片。另外,将黄芪药材粉末用水润湿后在35℃放置24小时,其中的异黄酮苷及其丙二酸酯类成分几乎全部转变成了苷元。黄芪中异黄酮苷类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苷元,异黄酮苷和苷元在黄芪药材与饮片中含量的不同可能与饮片制备过程中苷类成分的酶解有关。
简介:目的探讨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使用内热针联合玻璃酸钠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58例,根据治疗的时间分为联合组29例和注射组29例。联合组的关节炎患者实施内热针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注射组实施璃酸钠治疗。对比联合组和注射组关节炎患者的血清白介素-6含量以及活动功能、VAS评分。结果联合组和注射组关节炎患者干预前血清白介素-6含量和活动功能以及VAS评分经过比较P>0.05,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干预后联合组的血清白介素-6含量和活动功能以及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注射组,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使用内热针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体征和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就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错误及其应对策略展开分析研究。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我院病案室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此时间段出院患者的病案资料,共3217份,对选取病案资料中临床医师对患者疾病主要选择与判断进行依次分析,基于ICD-10编码规则展开疾病诊断编码问题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病案资料中有326份资料未基于编码规则实施疾病主要诊断,占比10.13%。主要诊断编码错误原因主要包括医师填写、病案编码摘录,分别占比分别占比总数6.19%(199/3217)、3.2%(103/3217);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类型包括主次诊断顺序混乱、合并编码原则重要性意识薄弱、主要疾病诊断选择错误等。结论:做好病案编码管理人员、临床医生等相关人员对国际疾病分类、正确填写主要诊断与疾病编码等知识的培训工作,督促其严格遵循ICD-10编码规则,以提升病案资料的正确性与权威性,便于医疗、教学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