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配合术后壮药外洗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采用膝关节后倒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置入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11例,术后应用壮药外洗法,观察骨折复位情况、愈合时间,采用Lysholm评分法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未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5个月,膝关节稳定,Lachman试验阴性。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采用Lysholm评分法评估,术前38.92±3.13分,术后6个月为91.44+4.67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sholm评分优良率90.91%。[结论]应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配合术后壮药外洗,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骨折固定可靠,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能较快恢复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钩状薄钢板加压技术和普通加压方法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并完整随访的43例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患者资料。男42例,女1例;年龄13~17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9例(使用钩状薄钢板加压技术)和对照组34例(使用单纯空心螺钉或结合1/3管型钢板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最大弯曲度、Böstman评分及复课人数,以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Böstman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1个月试验组的膝关节最大活动度[90.0°(85.0°, 102.5°)]、Böstman评分[21.0 (18.5, 21.0)分]和复课人数(7例)均优于对照组[22.5°(15.0°, 30.0°)、11.0 (10.0, 13.0)分、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2.7±0.5)个月vs. (2.8±0.5)个月)、Böstman评分[30.0 (30.0, 30.0)分vs. 30.0 (30.0, 30.0)分]及并发症发生患者数(1例vs. 2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空心螺钉或结合1/3管型钢板固定技术,钩状薄钢板加压技术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效果更好,允许开展早期功能锻炼,可缩短患者术后制动的时间,使青少年患者获得更好的早期功能。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移位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5例移位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根据Meyers和McKeever分型,Ⅱ型17例,Ⅲ型14例,Ⅳ型4例。术后X线观察骨折愈合。根据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和随访末膝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94±3.06)个月,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术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解剖复位,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1.91±4.30)周,随访末平均Lysholm评分(92.63±5.46)分,与术前(27.49±10.83)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29,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移位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内固定物关节外取出方便的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对于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患者实施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的降低,并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使患者的康复速度不断的加快,提高了临床的治疗总有效率,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前交叉韧带与胫骨的附着点之间发生撕脱,使前交叉韧带的生理功能完全丧失,通常继发关节不稳、软骨、半月板损伤,导致骨关节炎发生,对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两大类,而手术治疗中,各种手术方式在适应证、疗效等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与争议。目前,关节镜下复位固定技术,已经成为临床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进行治疗的一种公认的有效方法。本文从生理解剖特点、骨折分型、骨折损伤机制、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出发,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十字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与髁间窝及胫骨平台倾斜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成人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48例及按年龄和性别匹配的非PCL撕脱骨折的膝损伤患者或健康成人48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54.35±14.06)岁(范围27~82岁)。行膝关节MRI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测量,包括髁间窝角、髁间窝宽度和高度、股骨内外髁宽度、股骨髁宽度、内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冠状面胫骨平台倾斜角,并计算髁间窝形态指数及髁间窝宽度指数。比较两组形态学参数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多因素分析,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L撕脱骨折的危险因素。对确定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值来评价其临床诊断效能。测量者的组内和组间测量值的可重复性由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评估。结果测量者的组内ICC值除冠状面髁间窝高度为0.709、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为0.699、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为0.705外,其他参数范围为0.802~0.980,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组间ICC值除冠状面髁间窝高度为0.700外,其他参数范围为0.778~0.971。单因素分析显示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组的横断面髁间窝角(52.56°±6.56°)、冠状面髁间窝角(54.81°±7.29°)、横断面髁间窝宽度[(19.62±2.32)mm]、横断面髁间窝形态指数(0.68±0.08)和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8.27°±3.53°)均明显高于非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组[分别为47.25°±5.62°、50.27°±5.27°、(18.63±2.18)mm、0.62±0.07、6.85°±3.1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面髁间窝角(β=0.102,OR=1.108,P=0.030)和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β=0.151,OR=1.163,P=0.046)为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冠状面髁间窝角(AUC=0.678)和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AUC=0.631)对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发生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结论冠状面髁间窝角和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与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发生呈正相关。
简介:目的比较经三角肌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2015-01-2017-01间收治的50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将经三角肌入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25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2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三角肌与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相当。但经三角肌入路切口小、手术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效果更为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双克氏针切开复位内固定法与传统术式治疗撕脱骨折型锤状指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永康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5例撕脱骨折型锤状指患者,45例患者接受改良双克氏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纳入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传统抽出钢丝法固定手术纳入对照组。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术后随访1年进行指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远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在指关节功能评分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指力量、手指灵活性、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程度、外观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克氏针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撕脱骨折型锤状指,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远近期疗效优于传统抽出钢丝法。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双克氏针切开复位内固定法与传统术式治疗撕脱骨折型锤状指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永康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5例撕脱骨折型锤状指患者,45例患者接受改良双克氏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纳入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传统抽出钢丝法固定手术纳入对照组。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术后随访1年进行指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远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在指关节功能评分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指力量、手指灵活性、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程度、外观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克氏针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撕脱骨折型锤状指,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远近期疗效优于传统抽出钢丝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对其手术特点和手术价值进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所有患者均给予内侧L型切口入路,用锚钉或者螺钉固定止点骨折,带爱惜邦线固定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患者手术前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50.32±6.11)分,手术后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89.72±8.33)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手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内后侧小切口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具有显著的疗效,故该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ogsplitter"损伤伴Tillaux-Chaput骨折/Wagstaffe-Lefort骨折与Volkmann骨折未行下胫腓螺钉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伴Tillaux-Chaput骨折/Wagstaffe-Lefort骨折的患者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27~56岁,平均36.4岁;开放性损伤2例(根据Anderson-Gustilo分型:Ⅱ型1例,ⅢA型1例),闭合性损伤14例;骨折AO/OTA分型均为44-C型。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9例,旋前外旋型3例,旋后外旋型4例。采用外侧单一切口,复位腓骨骨折后用接骨板固定,Tillaux-Chaput骨折/Wagstaffe-Lefort骨折采用螺钉或克氏针固定,Volkmann骨折用螺钉固定。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肌肉骨骼功能(SMFA)障碍指数、肌肉骨骼功能困扰指数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27个月,平均21.3个月。X线片示所有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8周。末次随访时13例均行走正常,3例轻度不适。AOFAS的踝-后足评分为86~100分(平均96.3分),其中优12例,良3例,差1例。SMFA障碍指数为8~17分(平均15.9分),SMFA困扰指数为3~9分(平均6.5分)。结论"Logsplitter"损伤伴Tillaux-Chaput骨折/Wagstaffe-Lefort骨折与Volkmann骨折时,术中固定Tillaux-Chaput骨折块或Wagstaffe-Lefort骨折及Volkmann骨折重建下胫腓水平稳定"环",未行下胫腓螺钉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入组病例为40例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患儿,试验以2022.01~2024.01为期限,均实施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统计并发症及手术情况。结果:40例患儿,出现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0%。40例患儿,手术出血量为(88.37±12.55)mL,手术时间为(50.57±11.53)min,下床用时为(2.02±0.45)d,住院时间为(6.51±1.53)d。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创伤轻微,出血少,恢复迅速,可推广借鉴。
简介:摘要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造成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足底压力分布异常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其损伤机制尚未阐明。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74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CT扫描数据及临床资料,利用Mimics 17.0软件将所有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CT数据进行重建,再利用3-Matic软件在所有患者的第五跖骨立体图形中一一标识骨折线,绘制骨折线热图。探讨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中的骨折线三维立体分布特点,为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