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的相互关系,分析并确立免疫分型在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对依据FAB分型初诊的72例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FCM)的免疫分型,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1.在40例经FAB分型诊断为AML的病例中,有38例细胞形态学诊断与免疫表型相符合。2.28例FAB分型诊断为ALL的病例中,通过免疫表型的分析检测可明确的区分为T-ALL(9例)和B-ALL(18例)以及T、B混合型ALL(1例)。结论比较FAB与免疫学分型,在AML中白血病抗原表达的专一性不如ALL强,不如细胞学直观、分型仔细;在ALL中,免疫学分型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简介:背景:急性腹部疼痛的病因复杂,因此对腹痛患者进行准确的分诊十分重要,但腹痛的分诊多依赖护士的个人经验,很容易出现失误。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腹痛分诊单在预检分诊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上海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以急性腹痛为主诉就诊的成年患者,排除创伤性原因导致的腹痛。2014年1至12月的64例为对照组,由分诊护士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分诊:2015年1至12月的72例患者为实验组,使用腹痛分诊单分诊。统计对比两组分诊失误率及分诊时间。结果与结论:未使用分诊单时,对照组分诊失误率为8%,分诊时间为(6.03±0.21)min;使用分诊单后,分诊失误率明显降低(5%,P〈0.01);分诊时间(5.04±0.54)min,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提示非创伤性腹痛急诊患者采用分诊单分诊,可有效提高分诊准确性,缩短分诊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患者复苏监测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波形曲线与数值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9月于浙江新安国际医院行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且术后进入麻醉复苏观察室的14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全身麻醉复苏期间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B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连续监测PETCO2波形曲线及数值的变化,记录两组麻醉复苏期间异常事件发生率、检出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复苏室驻留时间,分析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全身麻醉复苏时RR、BP、SpO2、PaO2均处于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TCO2亦处于正常范围。观察组全身麻醉复苏期间异常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2.68%(9/71)比7.04%(5/71)],异常事件检出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复苏室驻留时间短于对照组[(1.61 ± 0.52)min比(2.11 ± 0.69)min、(35.98 ± 10.66)min比(46.75 ± 15.03)min、(62.52 ± 19.63)min比(76.97 ± 15.4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ETCO2与SpO2呈负相关(r=- 0.335,P=0.004),与PaCO2呈正相关(r=0.751,P<0.001)。结论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期间监测PETCO2可提高异常事件检出率与检出及时性,促进麻醉恢复,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既往经验,从与手术方式选择相关性角度出发,总结出一种定义明确、适用的风湿性二尖瓣病理分型方案。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中心因风湿性病因,接受二尖瓣手术病例。根据二尖瓣瓣叶的损害程度、交界的损害情况、交界区瓣下结构的损害情况3项评价标准,将所有病例分为由轻到重的3个病理等级;总结入选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每个病理等级的特点,以及其与手术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398例,其中接受风湿成形284例,总体成形率达70%。Type Ⅰ型58例,占15%,成形率100%。术前中-重度反流占64%。Type Ⅱ型260例,占65%,成形率76%(197/260)。术前中-重度狭窄占88%。Type Ⅲ型80例,占20%,成形率36%(29/80),术前极重度狭窄占50%,术前中-重度反流占40%。在接受的成形病例中,随病理分型升高,平均二尖瓣瓣口面积和平均年龄呈线性趋势下降;术前左心房前后径、舒张期流速、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重度狭窄占比、混合型病变占比,及完整"四步法"的应用占比呈线性趋势升高。结论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手术在我国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中国风湿性二尖瓣临床病理三分型法为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技术的开展提供了一个阶梯化的发展路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二次分诊管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6月纳入患者3872例为对照组,2018年7月—12月纳入患者394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传统分诊模式,观察组实施二次分诊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对医院环境、设施,就诊过程,诊疗过程隐私保护,就诊流程满意度及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危重患者筛查率,跌倒高危患者预先识别率高于对照组(P<0.05),候诊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中应用二次分诊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就诊满意度,提升了门诊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消化内镜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7月-2022年7月,选择在我院进行消化内镜手术患者1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进行常规监测,包括监测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情况。试验组在给予常规监测的基础上,经气管导管进行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48%,显著低于对照组为20.22%(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能够有效降低消化内镜麻醉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降低手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