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生化检验结果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加强检验过程质量控制,提升生化检验水平。方法对标本采集、生理因素、溶血等给生化检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生化检验结果发生异常的原因。结果检验人员通过专业学习,不断的提升专业水平,标本采集严格根据规定执行,如果检验结果发生异常,应及时与临床进行沟通,对患者情况进行了解,才能提升生化检验水平。结论短时间内生化检验结果发生较大差异。对生化检验结果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加强质量控制,才能提升生化检验水平,为临床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报告。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肝患者的五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患者67例,以上患者均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进行乙肝五项检验,对以上患者的五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显示为HBsAg阳性,HBsAg阳性率为83.6%;54例患者显示为抗-HBc阳性,抗-HBc阳性率为80.6%;31-40岁的乙肝患者人数最多,占比34.3%,20岁以内的患者人数和60岁以上的患者人数较少,分别占比9.0%和4.5%。结论临床上在对乙肝患者进行诊断时应该参考乙肝五项的检验结果,其是诊断和治疗乙肝的重要临床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在我院接受体检的130例正常人群为观察对象,全部观察对象均抽取2份血液标本,分别进行不溶血和溶血处理,比较分析两份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不溶血标本与溶血标本的TBIL、DBIL、TP、ALB、CK、ALT、AST、LDH、K+、UA、GLU、BUN、Cr、TG和Ca2+等生化检验指标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本溶血现象的发生会对其生化检验结果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因而医务人员血压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尽量控制和减少血液标本溶血现象的发生,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查中出现异常结果的原因、临床意义并进行临床指导的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6年8月之间收治的需要进行生化标本检验的患者共100例,将100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50名患者采取质量严格控制的检验方法进行标本采集及生化检验,而对照组则采取临床常规标本采集及生化检验方式进行相关检验。结果实验组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异常的病例共有3例(6%),而对照组病例中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显示异常的共有17例(34%),两组患者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概率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一系列操作过程中,采取质量严格控制、采集标本途径科学、采集标本条件适宜的方法进行检验能够有效降低临床生化检验出现异常结果的概率,提高生化检验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能够有效降低治疗成本,为医生的诊断及对症治疗提供科学而有效的理论依据,对于临床治疗及护理都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女体检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及其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2015年11月入我院健康体检的600例妇女,并按年龄进行分组,分为甲组(31-40岁)、乙组(41-50岁)、丙组(51-60岁)、丁组(≥60岁)四组,均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600例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霉菌阳性、滴虫阳性、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细菌性阴道病合并霉菌和(或)滴虫阳性、清洁度Ⅲ-Ⅳ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5.33%、3.83%、13.50%、1.50%、25.83%,甲组(31-40岁)、乙组(41-50岁)、丙组(51-60岁)、丁组(≥60岁)的总阳性率分别为15.89%、22.99%、27.86%、19.05%。结论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因此需要加强宣教,提高妇女健康意识,积极防治。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05月到2015年05月在医院检验科进行常规升华检验的10256例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使用国外先进的生化定制多项3水平质控品在检验之前、之中、之后对质控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结果84例在复核之后产生10%以上的偏差,占据总体的0.82%,检验之前的不良事件是出现检验结果偏差的关键因素,占总体偏差的78.57%,患者因素和标本处理不当占据总体偏差的39.39%与36.36%,原因不明溶血和标本采集方法不合理也是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在检验中仪器故障比例为46.67%,试剂过期或者失效占33.33%,定标品或者定标曲线过期占20%。检验完成后的影响因素是审核不及时、不细致。结论在临床常规升华检验的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会造成检验结构的不准确,尤其是患者因素、标本采集方法不合理和处理不正确这几种因素,相关护士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