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开放骨折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53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一周后待皮肤软组织条件稳定后可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结果53例患者均随访,时间7~24个月。除1例因钢板移位影响骨折愈合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3~6个月,骨折愈合率为98.1%;并发症发生率4.35%。按照Enneking评分系统评估疗效优40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为96.2%膝关节活动度伸0°,屈140°,踝关节活动度背伸35°,跖屈45°。结论骨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开放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为骨折愈合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0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空心加压螺丝钉治疗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中优15例,良20例,中12例,差3例,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中优11例,良18例,中10例,差11例,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Id-1,-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CIN与CSCC患者的组织标本分别为22例与6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二步法检测标本组织中Id-1,-3蛋白表达水平(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对CSCC的临床分期标准进行CSCC临床分期。本组CSCC患者中,FIGOⅠA、ⅠB、ⅡA、ⅡB期分别为4,29,28及6例。本组CIN标本中,CINⅠ-Ⅲ级分别为3例,5例和14例。结果在CINⅠ-Ⅲ级标本中,CINⅢ级(n=14)较CINⅠ-Ⅱ级(n=8)的Id-1,-3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CSCC标本来源于年龄≤40岁、FIGOⅠ-Ⅱ期、有脉管浸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时,则Id-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40岁、FIGOⅢ期、无脉管浸润、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SCC标本中癌组织分化程度、肌层浸润与癌灶直径对Id-1蛋白表达水平无影响(P〉0.05)。若CSCC标本来源于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则Id-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年龄、CSCC的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脉管浸润、肌层浸润及癌灶直径等对Id-3表达水平无影响(P〉0.05)。结论Id-1,-3在CIN、CSCC中均有表达,表达水平与CIN级别及CSC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Id-1,-3或许可作为CIN、CSCC基因治疗的候选靶基因位点。
简介:Prostatecancergene3(PCA3,alsoknownasDD3)isanewbiomarkerthatcouldimprovetheaccuracyofprostatecancerdiagnosis.Itisagreatbiomarkerwithfairlyhighspecificityandsensitivity.Theincidenceofprostatecancerisrisingsteadilyinmostcountries.Thecommonlyused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testoncegavepeoplehopeforearlydiagnosisofprostatecancer.However,thelowspecificityofthePSAtesthasresultedinalargenumberofunnecessarybiopsiesandovertreatment.Duringthepastdecade,manynewprostatecancerbiomarkershavebeenfound.Amongthese,PCA3isthemostpromising.Duetoitsgreatperformanceindistinguishingprostatecancerfromotherprostateconditions,PCA3couldlikelybeappliedforearlydiagnosisofprostatecancer,patientfollow-up,prognosisprediction,andtargetedtherapy.Afteryearsofresearch,wehaveobtainedsomeknowledgeaboutthesequenceofPCA3gene.WehavealsodeterminedtherelationshipbetweenPCA3andtheproliferationofprostatecancercellsandlearnedsomeinformationabouthowPCA3affectstumor-relatedgenesandproteins.APCA3scorehasbeencreated,andithasbeenusedinavarietyofstudies.SomeresearchershaveevenappliedPCA3totargetedtherapyandobtainedagoodeffectinvitro.Thisreviewdescribesthecurrentstateofresearch,andexploresthefutureprospectsforPCA3.更多还原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其股四头肌发生萎缩的原因,同时采取全面的护理方法并给予正确引导。方法对曾经有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两年的随访,病人患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屈伸无力,并且都在术后的2、4、6、8周及6、12、18个月后,测量病人的膝关节伸直位髌骨上缘15cm处的大腿周径。调查结果表明,在骨折后的一个月之内病情发展迅速,后期变慢,恢复也较缓慢。结论影响病人早期恢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胫骨平台骨后股四头肌的萎缩。所以要在手术后给予病人全面的护理及呵护,按照其骨折的类型给予早期的指导和锻炼,从而使血液循环畅通,有利于患肢的恢复,对病人预后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I型为12例,II型8例,II型4例,IV型5例,V型3例,VI型4例,本组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模式下实施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法,手术前后实施综合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针对本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后,本组36例患者中,优24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88.9%,无患者发生术后感染与深静脉血栓。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除了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之外,还要将综合性护理措施贯穿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在手术围期,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9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MIPPO组(A组,n=39)和ORIF组(B组,n=30)两组。B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方案,A组则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方案。比对两组患者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结果、各手术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①治疗后,A组平均踝关节评分为(93.5±1.5)分,优良率达到89.7%,明显高于B组的(84.3±2.1)分和50.0%,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程及愈合时长分别为(247.2±48.9)ml、(40.2±6.3)min和(14.8±1.2)周,明显优于B组的(307.7±52.4)ml、(70.4±9.9)min和(19.2±2.1)周,对比差异明显(P<0.05);术后,A组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而B组钢板外露3例,愈合延迟及感染各2例,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方案,疗效显著,预后质量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本科收治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7-16岁,平均13.1岁。根据Meyers-Mckeever-Zaricnyi分型,Ⅱ型13例,Ⅲ型18例(ⅢA型11例,ⅢB型7例),采用关节镜监视下骨折复位,薇乔可吸收线固定14例,钢丝固定17例。结果术后随访26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7个月。术后膝关节Lyscholm评分,薇乔线组(90.4±3.6)分,钢丝组(90.7±2.9)分。薇乔线组与钢丝组术后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线片显示骨折块复位好,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骨折,创伤小,内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钢板经皮微创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5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重建钢板经皮微创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有效随访率为100%。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运用重建钢板经皮微创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膝后内、外侧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后区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08年以来,笔者用膝后内、外侧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17例,其中后内侧入路10例,外侧7例。骨折复位后,对小的骨折块,仅用1~3枚克氏针或空心螺纹钉固定,对有平台棘后区塌陷或骨折线累及胫骨近端的骨折,经撬拨复位、拼接,使关节面平整后,对有缺损者取髂骨块植骨,再用"T"型或"7"型钢板做支撑固定。结合国内同类临床研究,总结该两种入路的优缺点和应用经验。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2周内拍片复查骨折复位均达满意。17例均获随访,时间7~15月,平均12.4月,膝关节HSS功能评分:优15例,良2例。结论针对骨折块具体位置用后内或外侧入路进行复位固定,可以获得较好的视野和满意的操作。只要对解剖较熟悉,就可避免损伤重要组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Mckeown术与左胸径路食管切除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胸外科救治的325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5例患者采用微创Mckeown术治疗,170例运用左胸径路食管切除术治疗。对比微创Mckeown术与左胸径路食管切除术在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微创Mckeown术治疗与运用左胸径路食管切除术治疗相比,患者的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创Mckeown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具有显著优势,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少,运用微创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简介:200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出台并开始试点实施。2007年,我国又建立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虽然全民医保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参保率超过95%,但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据统计,我国覆盖8.3亿人的新农合和2.2亿人的城镇居民医保,最高的报销额度仅为3—10万元。大病仍可威胁家庭经济,这依然是医保制度的短板。2012年8月出台的大病医保新政,瞄准新农合和城乡居民群体,要求针对一些特别贵的大病,在基本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再次给予报销,且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50%。不过,这一新政如何兼顾公共服务与商业权益,仍有待实施效果的检验。而在此之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探索大病医保的商业模式,并形成了三大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川崎病病程及其治疗中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川崎病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病程第8天)、治疗后2、5天(病程第10、13天)采静脉血,其他感染性疾病组患儿于入院第1天及入院第5天采静脉血。以上标本均采用ELISA法进行IGF-1、IGFBP3测定。结果(1)川崎病组治疗前(病程第8天)的IGF-1、IGFBP3血清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而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川崎病组治疗后2天(病程第10天),其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治疗前(病程第8天)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3)川崎病组经治疗后5天(病程第13天),血清IGF-1、IGFBP3水平仍持续在高水平,与川崎病治疗后2天(病程第10天)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后5天)相比明显升高(P<0.05);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时)与入院后5天血清IGF-1、IGFBP3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川崎病组分为发生CAL组和未发生CAL组,两组IGF-1、IGFBP3血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5)川崎病组中分典型KD和不完全KD两组,其治疗前后IGF-1、IGFBP3血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川崎病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丙种球蛋白大剂量应用有关,其水平升高,可能减少了川崎病后期血管狭窄及血管瘤的形成,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